這個家族比楊家將作用還大,八代人浴血奮戰,為宋朝守衛西北近200年。《網路歷史》

宋仁宗時,西夏大軍進犯,忠勇的楊宗保率兵迎敵,不幸中箭身亡,其子楊文廣也被困於絕地。

當噩耗傳來,已經百歲高齡的佘太君毅然上朝請纓,率領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征西,一舉擊敗西夏大軍。

這是《楊家將》中對佘太君的記載,其實這隻是後人善意的杜撰,佘太君確實存在於歷史之中。

不過,她活到77歲的時候就已經駕崩了,是不可能有百歲掛帥的。

最重要的是,歷史中真實的佘太君並不姓佘,而是姓折。

折賽花,出生於公元934年,年僅15歲的時候就與楊繼業成了婚。

婚後兩人攜手殺敵,盡顯一代巾幗風流,公元1010年,折賽花不幸去世,享年77歲。

受民間文學的影響,楊家將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

而折太君背後是一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北宋延續最為悠久且唯一一個長期世襲知州的將門家族,即府州折氏。

而這個武將世家比楊家將還要厲害,不僅名將輩出,而且威震西北上百年,享受世襲的特權。

折家並不是漢人,而是屬於黨項族,自唐朝開始折家就一直居住在府州地區,在當地非常有勢力,與西夏以及契丹恩怨頗多。

自從唐朝末年,折家就控制了府州,府州折氏的第一位領袖,是唐末藩鎮折宗本。

從折宗本到兒子折嗣倫,再到孫子折從阮,折氏家族世居府州,三代人奠定了世襲藩鎮的基礎。

不過,他們一直都在向中原王朝稱臣,並在五代十國中長期依附於中原政權,成為西北邊境的屏障。

到了後周時期,折家更是得到了重用,折賽花的父親折德扆被冊封為了永安軍節度使,他的父親折從阮則擔任邠寧節度使。

在與北漢和黨項作戰的過程中,折德扆更是屢立戰功。

趙匡胤代周建立北宋之後,折德扆入朝歸附了宋朝,並得到了宋太祖趙匡胤的召見。

宋代的折家軍一般是從五代十國的折從阮算起,的確是西北之霸。

不僅如此,折德扆代表的折氏家族獲得了一項前所未有的特權,即可以世代擔任府州的知州。

要知道,北宋建立之後,在宰相趙普的建議下,宋太祖趙匡胤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有一項就是廢除世代世襲的藩鎮,在地方上改派文官擔任知州。

而且這些知州都是有一定任期的,不可以世襲。

不過,鑒於府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折家在府州當地的名望,宋太祖趙匡胤還是打破了慣例,授予了折家世襲的權利,可見對其重視程度之高。

在宋代,同樣出自黨項族的西夏李氏稱帝建國,起兵反宋,建立了一個長達189年之久的西北政權。

府州折氏家族卻一直為宋朝盡忠,成為了大宋西北邊境的守夜人。

折賽花的父親折德扆率領一家老小歸宋後,經常與兒子們入朝覲見。

當時的折家地位十分特殊,相當於藩鎮。

府州折氏對趙家感恩戴德,所以甘心成為宋朝的西北長城。

乾德二年《964年》,折德扆病死,折禦勛、折禦卿先後出任府州知州,官至節度使,而且都是當時的名將。

比如說折禦卿,他在子河汊之戰中,以少勝多,大破遼國軍隊,斬首五千級,獲馬千匹,史書稱『自是契丹知所畏』。

後來,折禦卿因病死於軍中,臨死前命人傳話給母親,『勿念我,忠孝豈兩全!』

折家的第三代是折惟正、折惟昌、折惟忠,第四代是折繼宣、折繼閔、折繼祖、折繼世,第五代是折克行,第六代是折可適、折可求等。

可以說折家是名將輩出,一直保衛著宋朝的西北邊疆。

北宋初年,折家的主要對手是北漢,隨著北漢的滅亡,遼國成為折家的敵人。

總的來說,折家就是北宋的柱石。

到了北宋中期,"澶淵之盟"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折家與遼軍的正面沖突變少。

此時西北真正的威脅,正是與折家同氣連枝的西夏黨項人。

元昊建立西夏,又成為折家的大敵。

折家為北宋抗擊著遼國、西夏,立下了汗馬功勞。

折可適於十六歲從軍,四十餘年,每戰必克,屢立奇功,甚至險些擒住了西夏的梁太後。

可是到了北宋末年,折家卻迎來了一位更加強悍的對手,那就是金國。

靖康之變之時,折家軍率部東進勤王,為守護大宋軍投入了兩百多年積攢的全部家底。

當時折家的第七代、最後一任府州知州折可求,帶著兩萬人馬馳援太原。

雖然宋軍連戰失利,折可求卻一直堅守在第一線,沒有給折家祖先丟臉,卻也耗盡了折家軍的最後一絲力氣。

北宋滅亡後,府州城由於孤立無援,頓時陷入了金國與西夏的層層包圍,折可求在死守兩年之後,隻能選擇義麟、府、豐三州降金。

可就在降金十年後,折可求就被金人殘忍地毒殺了。

折可求死後,府州城群龍無首,被西夏軍攻占。

折家失去了府州,就失去了一切,自此折家將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

不僅如此,西夏黨項人對折家將恨之入骨,他們闖入折家,將折氏祖墳搗毀,開棺戮屍。

折可適之子折彥質隨宋高宗南渡後,成為堅定的主戰派,受命在河南佈置防線,一度位居中樞,本有希望恢復折家往日的榮耀。

但在秦檜獨攬大權後,折彥質作為主戰派受到陷害。

他不畏權貴,痛罵秦檜,被貶到海南島。

從折從阮抗遼,到折彥質抗金,折家前後歷經8代,父子兄弟前仆後繼,鎮守在風沙滾滾的陜北一角,出了4任節度使、12任知州,延續近200年,可謂滿門忠勇,世代忠良。

圖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轉自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