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小民不尊宰相,不敬皇帝。要在清朝:來,看你族譜有多少人。《網路歷史》

宋仁宗趙禎時期,有一個叫宋祁的官員到開封城外遊賞景色,見到老農在田間勞作,便打趣說道:『老丈辛苦了。

看來今年您大豐收啊。

您覺得應該感謝老天爺眷顧風調雨順呢,還是感謝皇上任政愛民呢?』老農低頭不答,繼而仰頭而笑,然後將宋祁痛罵一頓:『我每日辛勤勞作,如今的收獲,全是我的汗水換來的,為何要感謝老天爺?我按時納稅,官吏也不能強我所難,我為什麼要感謝皇上?我年紀這麼大,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沒見過,但像你這麼蠢的,我也是頭一次見到,不怪後世有雲:活久見(手動狗頭》』宋祁被老農罵得悻悻然,也不敢生氣,扭頭就走了。

官至尚書郎的莊綽在《雞肋編》中也記錄了一件事:他路過贛州,叫吏卒到附近店鋪買些日用品,但店家不肯賣東西給他們,因為吏卒帶去的制錢是徽宗朝所鑄造。

贛州百姓看到徽宗朝制錢,便不客氣地說:『這種無道昏君的制錢,我們這裡不收』這不是某一個人的意氣用事,而是整個贛州乃至江西的民風。

南宋人周密在他的筆記中記述了一件事:嚴州有個知州,叫方回,為人貪鄙,喜歡給人的詩集作序,然後收點潤筆費。

毫無半點知州的架子,只要給點錢,就可請他寫一篇序。

更有意思的是,有個市井小人對方大人的序不滿意,居然敢擲回去,要方大人退錢,不退錢就揍他。

這個方大人,後來寓居杭州旅舍,不小心將鄰居的壁土震落了。

那鄰居也不客氣,馬上就將方大人告上縣衙。

當時的臨安市民,無論遠近,不管強弱,受了官員的委屈就敢一紙訴狀告他丫的,根本不慣著,換今天想都不敢想的事。

北宋的汴梁人,也動輒控告官長。

京城之民不畏官長,常抓著政府的短處不放,跟官長爭長短,也不給官長好面色看,急了就寫檢舉信,什麼進京城告禦狀這種橋段戲文小說野史多得是,以至於後來我們在電視劇中也常看到此類橋段。

宋史范正平專中也有記錄,紹聖年間,范仲淹之孫范正平任開封府尉,有皇後向氏的娘家人想在農民的墳地上建造慈雲寺。

戶部尚書蔡京為了討好皇後向氏,上奏擴展四鄰田舍。

有百姓上訴,正平前去察看,認為所擴展的都是百姓產業,不能侵奪。

百姓不滿意處理結果,百姓又擊鼓上訴,最終蔡京獲罪罰銅二十斤。

為此范正平還得罪了蔡京,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但也反映了當時市井小民還是不怕官的,僅僅還地還不行,還得罰你才罷休。

市井人物這麼硬氣,士子就更不用說了。

宋人筆記《國老談苑》錄有一則故事:王旦在中書當宰相,祥符末年大旱。

一天,王旦路經潘氏酒館,有一個狂生叫王行者,指著王旦大聲喊道:『百姓困苦幹旱,焦勞極矣,相公卻享受高官厚祿,心安理得嗎?』於是拿書扔王旦,正中靶心,王旦的隨從抓住了狂生,準備送交京尹,王旦急忙說:『他說的都是我的過錯,他有什麼罪呢?』於是下令放了狂生。

一個書生不但當路擋住宰相大罵,而且向宰相扔書本表達抗議,而宰相還得承認他罵得有道理。

這樣的官民關系,這種廣開言論,除了後來的開局一個碗的朱元璋,後世基本沒有了,特別是大行文字獄的韃清,市井小民,文人士子全是包衣奴才哪有什麼文中所言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