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位於東北的女真部落在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下反抗遼國,攻克了寧江州。
雖然這並不是一場很大的戰役,但作為未來金遼兩國的第一次正面沖突 ,在歷史的發展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此時宋朝經歷了一百餘年的發展,雖然經歷了與遼國和西夏的多年戰爭,但自宋仁宗以來,以每年幾十萬歲幣的代價,大體上保持了數十年的和平,整個宋朝內部工商、娛樂、農業發達,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當然了,這都隻是『道君皇帝』徽宗趙佶自以為是的感覺罷了。
『道君皇帝』宋徽宗趙佶
此時的宋朝雖經歷過范仲淹、王安石的改革,卻最終在保守派的阻撓下功虧一簣。
而宋太祖趙匡胤當時為了防止再出現像唐朝一樣藩鎮割據的局面,設立了嚴重削弱軍隊及將領的制度,這的確有效的避免了邊關將領擁兵自重的局面,可也讓整個北宋一朝軍隊戰鬥力弱的可憐。
大約兩百年前,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對抗後唐向契丹求援,並以臣禮見契丹皇帝,將數千年來的漢人之地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
雖說自宋開國以來從未擁有過這片土地,但歷來中原王朝的正統,都將其視為中國的土地,即便與遼國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但每位宋朝皇帝都沒忘記要努力將其收復。
終於,女真人的崛起,讓宋朝看到了希望。
對於北宋來說,女真人崛起的結果無非是兩種:打敗遼國人或者是被遼國人打敗。
現實地來講,宋遼之間已經很久沒有過戰爭,契丹人也已經從遊牧生活轉變到農耕文明,不再有那麼多戰爭掠奪的需求。
但對於宋朝來說,作為中原王朝,幾千年來的大一統思想讓這個國家從皇帝到大臣再到士兵和百姓,都無法忘記丟掉燕雲十六州的恥辱:這是屬於大宋的土地。
燕雲十六州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主戰派的童貫作為副使奉命前往遼國,在路上碰到一位名叫馬植的人。
馬植,字良嗣,本是遼國人,但作為燕地漢人願意幫助北宋重新奪回十六州。
這時阿骨打尚未舉事反遼,但馬植卻已看到女真反抗的苗頭,於是他向童貫提議聯合女真進攻遼國。
此計讓童貫非常滿意,於是將馬植留在身邊,用假名李良嗣騙過遼國官員,帶回了北宋都城汴京。
宋徽宗聽到這個策略後也非常開心,覺得可以有所作為,並為馬植賜姓趙,從此馬植改名為趙良嗣,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生。
但女真地處遙遠的東北,中間隔著數千裡遼國的地盤,想要取得聯系並不容易。
重和元年《公元1117年》,已經建國大金的女真人基本統一了東北地區,由登州《今山東蓬萊》穿越渤海到蘇州《今遼寧大連》的海路打通,宋徽宗終於決定派出使團,與女真人進行第一次真正的接觸。
但這一次宋金兩國的接觸並不順利,由於金國同時正在接受遼國的議和,完顏阿骨打並沒有很重視北宋的提議,反而將之當成了一種談判的籌碼。
在來往兩國的北宋使臣在一次路途中得病死去後,阿骨打終於失去了耐心,並告訴使臣:是北宋要結盟,不是金國,如果沒有誠意就幹脆別來了。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徽宗終於想起了童貫帶回來的趙良嗣,於是派其擔任使節負責再次與金國進行聯系。
在他所撰的《燕雲奉使錄》中記載,當趙良嗣對阿骨打提出兩國夾攻遼國、共同瓜分地盤時,阿骨打基本上表示了同意,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但阿骨打提出這個活不能白幹,畢竟是你們上門來找我幫忙,總得給點好處吧?要求也不高,把原先給遼國的五十萬歲幣給我們就行。
營、平、灤三州
此外趙良嗣還試圖為宋朝爭取營、平、灤三州,此三州在長城以南,是一塊很重要的土地。
但這三州不屬於燕雲十六州,歸屬於遼國的時間也更久,於是阿骨打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總的來說,此次宋金兩國的交流還算通暢,基本達成了共識,表面上來看,趙良嗣隻需要回去稟明宋徽宗,約定好共同進攻的日期即可。
但事情的發展,遠不是他所想的那麼簡單。
在金國回信的國書上,隻寫明了燕地,卻未寫明雲州《今大同,遼國西京》,而隻是口頭約定。
並且在女真人的眼裡,雖說約定共同進攻遼國,但能占領多少土地全憑自己實力。
如果金國先北宋一步攻占了燕西二京,倒是可以按約定交予北宋,但北宋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如人口和金銀補償,即歲幣。
第二年《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當金國派出使臣前往汴京時,北宋此時卻正焦頭爛額地面對著方臘、宋江起義,為了不讓金國看到宋朝內部的混亂,宋徽宗遲遲不肯接見金使,這一等就是幾個月。
北宋的表現已經讓來使非常不滿,更讓阿骨打不滿的是,宋徽宗這回並未再派使者,隻是回了一封書信,而且在書信中言辭模糊,沒有把兩方需要溝通的事情說明白。
這就給日後金國的行動留下了借口。
當年,女真人對遼國的進攻勢如破竹,無人可擋,到第二年正月時,遼國手中重要的地盤隻剩燕雲地區了,這也是關系到宋金兩國約定的地區。
新繼位的遼國天錫帝派出使者希望與北宋進行交流,而此時的宋徽宗卻忙著給他新修的園林寫美文,完全忘了要和金國共同夾攻遼國的事。
四月,宋徽宗可算想起來了要打燕京,派出童貫擔任宣撫使,領15萬大軍北上。
但是,這裡要說但是,契丹騎兵雖說打不過女真人,但也不是不是任由北宋捏的軟柿子。
燕京地區的兩千遼國士兵,愣是在五月底接連送給北宋兩場敗仗。
北宋軍隊的無能徹底暴露在遼金兩國面前。
與此同時,阿骨打的軍隊已經在沒有通知宋軍的情況下獨自攻占了西京雲州。
現在,按照金宋兩國的約定,就隻剩下燕京了。
阿骨打其實有點猶豫:如果北宋獨自攻下了燕京,那兩國約定中共同進攻就算是沒有實行,北宋就有理由不給金國金銀歲幣;如果自己派兵去打下燕京,那還有必要還給宋朝嗎?往後又該怎樣和這個南方的鄰居相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宋金兩國遲遲沒有進攻燕京。
九月,宋徽宗再次派出趙良嗣,但這位無能的皇帝卻在國書中寫道:宋軍多次打敗遼軍,但為了遵守約定,想和金國一起進攻燕京,所以才一直沒有發起進攻。
現在可以進攻了,不管我們兩國誰先打下來,宋朝都會給金國歲幣的。
這種話寫進國書,阿骨打除非是傻子才會看不懂宋軍壓根是沒有拿下燕京的本事。
但這時,事態向有利於北宋的方向發生了變化:遼國的漢人將領郭藥師和易州守將高鳳一起投降了宋朝。
屢戰屢敗的北宋突然之間不費一兵一卒收獲兩州,宋徽宗頓時高興地上了頭,敦促童貫趕快收復燕京。
十月底,金國二太子斡離不在和宋朝談判時,已經決定出兵燕京,至於怎麼給宋朝,到時候再說。
趙良嗣聞言十分錯愕,畢竟這與之前的約定大為不同,此次談判自然不歡而散。
第二天的談判中,金軍獲得消息,郭藥師帶領的常勝軍已經打進燕京城。
於是斡離不改變策略,同意將燕京歸還宋朝,但僅限於燕京和山前六州,不包括雲州等地。
而且說是山前六州,其中兩州在郭藥師投降北宋時已經歸於宋朝統治,實際上隻給了四州而已。
但讓兩國都沒有想到的是,遼軍支援的精兵很快卷土重來,郭藥師在損失了大半人馬後倉皇逃出燕京城。
剛到手的鴨子還沒聞著香味,就又拱手還給了遼軍。
吃了敗仗的宋軍再也沒膽量攻打燕京城了,包括軍隊中的最高統帥童貫和蔡京的兒子蔡攸也是這樣想的,並且偷偷派人請求金軍出馬,這正和阿骨打之意。
十一月初,趙良嗣與金使返回汴京商議如何解決土地爭端。
愚蠢的宋徽宗還想故技重施,告訴金使遼國已經遞了降書。
殊不知遼國的確是遞了降書,但給的不是北宋,而是金國,還被金國給拒絕了。
十二月初三,趙良嗣再次奉命,與金使一同返回金國,僅僅三天後,金國便占領了燕京。
此次出使的趙良嗣還帶著宋徽宗爭取營、平、灤三州的命令,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果不其然,趙良嗣甚至隻是假裝不在意地提到三州時,阿骨打就厲色道:如果再說這些,燕京你們也別想要了。
從古至今都有一個簡單的道理: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你也別想拿到。
趙良嗣作為北宋使者表現得已經足夠出色,但孱弱的軍隊根本支撐不起他為宋朝收回燕雲土地所做的努力。
最終,金國同意歸還燕京,但租稅和當地戶籍的人民,都要歸金國。
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在往返多次爭取西京雲州未果後,此時的金國已經徹底看清了北宋的無能,胃口也越來越大,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多。
四月,北宋終於從金軍的手中,接回了燕京的管理權。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趙良嗣終於幫助北宋拿回了這片本屬於漢人的土地——雖然這座城已經被金國軍隊洗劫一空。
這便是宋金『海上之盟』。
北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拿回了幾座期盼百年的空城,卻把脆弱的實力完完全全暴露在了金國面前。
不僅在主動進攻時吃下多次敗仗,勞民傷財、損兵折將,還把原本給遼國的50萬歲幣一分不少地給了金國,更是答應了金國所要的一百萬緡錢,進一步掏空了國力。
遼國的覆滅,讓北宋在接下來失去了重要緩沖,將直面更加強大驍勇的女真騎兵,不久後便導致了『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
而趙良嗣作為宋金聯盟的主要推動者,雖然在談判中長袖善舞,竭盡所能地為北宋爭取利益,但國家不夠強大,任憑他有三寸不爛之舌,又能起多大作用?完成談判的趙良嗣也從此退出了政治舞臺,並背上了喪權辱國的罵名。
三年後,即靖康元年,在金國大舉入侵時,宋欽宗為了平息官員與民憤,將趙良嗣貶郴州處死。
是忠是奸,亦全憑後人評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