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白居易齊名的宋朝名臣寇凖,他的勸帝立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網路歷史》

寇凖,是宋朝時期有名的政治家和詩人,他和白居易、張仁願被稱為『渭南三賢』。

寇凖出身於名門望族,他的祖上蘇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時任司寇,因屢建大功而賜以官職為姓,他的父親寇湘在晉朝時期考中進士,後來屢建功勛而被封為國公。

所以寇凖的先天條件非常的雄厚,再加上他很是聰明勤奮,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寫出很多詩篇了。

公元980年,十九歲的寇凖考中進士。

當時的宋朝很是重視學識文化,宋太宗在選取進士時還到殿前的平臺親自考驗,所以一般年紀太輕的人才都沒有得到錄用。

所以為了更加順利被朝廷錄取,有人就教寇凖增報年齡,但是誠實的寇凖卻拒絕這一個方法。

後來寇凖表現的很好被成功考取了,被授官大理評事後被派往歸州巴東擔任知縣,任滿後改任為安知縣。

公元989年寇凖曾在朝中大膽進諫奏事,自古以來忠言逆耳,宋太宗聽不進去後便生氣地要回內宮。

然而寇凖卻拉住宋太宗的衣角,勸宋太宗重新落座聽他把進諫奏完。

不過事後宋太宗並沒有因為他的放肆而進行處罰或者處決,而是十分贊賞寇凖的行為,還高興地把寇凖比作為魏徵,所以寇凖在宋太宗執政的朝廷中很是正直。

宋太宗執政久了之後,在皇室中一直沒有立皇儲,而這件事也一直是令宋太宗憂慮的事情。

因為宋太祖走後,他的兒子德昭並沒有繼位,而宋太宗是以皇弟的身份登基的。

因此宋太宗的傳位就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立給自己的兒子,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立給宋太祖的兒子。

所以當時大臣普遍都直言宋太宗的立皇儲這件事情。

曾經有一位大臣馮拯直言不諱請求宋太宗立皇儲,結果就被貶到嶺南,使得朝廷上下再也不敢議論。

後來寇凖剛入朝覲見宋太宗,宋太宗當時正好患上足疾,讓寇凖看過傷情後,兩人之間開始交流了起來,接著宋太宗便向寇凖問起應立誰為皇太子。

當時寇凖已經猜到宋太宗這次召見他的目的,他早已成竹在胸,但他並沒有直接回答宋太宗的問題。

寇凖認為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後妃和中官商量,也不能與近臣進行謀劃,應當選擇最多人服氣的為太子。

宋太宗思考了很久後屏退了左右的人,並向寇凖詢問襄王如何,寇凖心中暗喜,便表示宋太宗滿意的就可以了。

果然第二天宋太宗便宣佈襄王趙恒為壽王,隨後立為了皇太子。

後來趙恒成為了宋朝的第三位皇帝,是為宋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