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對外戰爭勝率明明超七成,但為何都認為宋軍太弱呢。《網路歷史》

在眾多朝代中,提起宋朝,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孱弱、羸弱、慫,而事實上,宋朝的對外戰爭勝率不低,且士兵、將領打起仗來同樣英勇頑強,那麼為何大家還是說宋朝太弱呢?

皇帝們太慫

宋朝的皇帝,是掣肘戰事的一大要素,正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作為領導人,自然責任重大,而宋朝的皇帝總是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史料記載『準曰:「陛下欲了此,不過五日爾。

」因請帝幸澶州。

同列懼,欲退,準止之,令候駕起。

帝難之,欲還內,準曰:「陛下入則臣不得見,大事去矣,請毋還而行。

」帝乃議親征,召群臣問方略』

公元1004年,蕭太後和遼聖宗耶律隆緒率大軍20萬大舉南下,宋真宗聞聽消息,嚇得面無血色。

很明顯,宋真宗真的很害怕,一時間不知所措,還想跑回內宮躲避,皇帝是一國之主,怎麼能聞聽外敵入侵就嚇成這個樣子。

上圖_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

寇準規勸真宗親征澶州,好不容真宗才下定決心親征,可他心中仍有逃跑的想法,等到了澶州南城,真宗再度猶豫,想要跑,寇準再次苦口婆心地勸說,才好說歹說讓真宗上了澶州城樓。

皇帝禦駕親征,和將領帶兵寓意有很大不同,宋軍得知皇帝親臨前線,那時士氣大振,歡呼聲傳到幾十裡外。

在澶州城下,雙方爆發激烈戰鬥,宋軍將領李繼隆指揮得當,宋軍以一當十,將遼軍殺得大敗,並擊殺了遼軍主將蕭撻凜,因此,蕭太後向宋朝請和。

當時,宋軍占據主動,而遼軍孤軍深入,處處碰壁,到了澶州城下,已經是強弩之末,以宋軍的實力,足以消滅這股遼軍。

可是,宋真宗畏懼戰爭,喜歡和平,便同意了蕭太後和談條件。

宋軍以勝利方的立場,卻要每年給遼國歲幣10萬兩,絹20萬匹,面子裡子全丟了,盡管雙方達成了停戰協議,宋軍卻也浪費了最好的戰機。

宋真宗之慫,由此可見一斑。

上圖_ 宋真宗,趙恒《968年-1022年》

時常割地賠款

史料記載『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師,軍於城西北,遣使入城,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

朝廷方遣同知樞密院事李棁等使金,議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遣宰臣授地,親王送大軍過河』

靖康元年,金兵侵入宋境,攻到開封城下,礙於金軍的強悍實力,宋廷一味地委曲求全,天朝上國的尊嚴在此時蕩然無存。

金兵不急於攻入城內,而是要錢、要東西、要地盤,宋朝不僅賠了大量金銀,還將太原、中山、河間割給了金國,事實上,就算不給,當時基本也已經被金國人攻下了。

除此之外,徽欽二帝還成了亡國奴,被金軍擄走,歷朝歷代,皇帝被擄走的情況是有的,但像徽欽二帝如此之軟弱的真的不算多。

割地賠款,對於一個政權,是最屈辱的一件事,而在宋朝,這種事情時有發生,所以,宋朝給人的印象總是孱弱不堪。

上圖_ 金朝騎兵

士大夫嚴重拖後腿

宋朝是官員們的天堂,趙匡胤定下重文輕武的國策,也讓宋朝的士大夫過得極其逍遙自在,除此之外,在宋朝當官還有一個保障,那就是如果不是罪大惡極,就不會被殺,即使是打了敗仗,出了大亂子,也隻不過是貶官了事。

理論上講,如此寬松的為官環境,應該有不少仁人志士,但事實上,宋朝最不缺的就是萎靡的官僚。

澶淵之戰時,寇準勸說宋真宗親征,而參知政事王欽若卻勸皇帝去金陵避難,因為王欽若是江南人,陳堯叟勸說皇帝逃到成都,因為陳堯叟是蜀人。

這就皇帝身邊頂級高官幹的事,在他們心中,保家衛國好像跟他們沒什麼關系,保住自己的官爵地位才是最重要的。

上圖_ 澶淵之戰

北宋時期,除了太祖、太宗,最有想法、最有魄力也就屬宋神宗,宋神宗從即位開始,就一直致力於富國強兵,他和王安石搭檔,搞起了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而且做出了很大的成績。

財政上,國家稅收大幅度上升,軍事上,王韶熙河開邊效果顯著,熙寧九年,郭逵平定交趾也是打得有聲有色。

誠然,王安石的熙寧變法也有諸多問題,但真的一舉改變了北宋當時的現狀,宋朝國力大增。

然而,在變法途中,反對派一直以各種理由阻撓變法,而待到神宗去世後,反對派的士大夫們,馬上推翻新法,恢復舊法。

這些士大夫反對新法的初衷是什麼?是為國為民嗎?非也,其中的大多數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和地位。

上圖_ 高滔滔《1032—1093年》,宋英宗的皇後,宋神宗趙頊之母 《高皇後、高太後》

神宗去世後,反對派馬上跳出來,將新法駁斥得一文不值,其中的代表人物就司馬光。

不可否認,司馬光的確是一代史學宗師,但在軍國大事上,司馬光一直沒帶什麼好頭。

高太後高滔滔是反對派的主心骨,為此,她一心要恢復舊法,廢除新法,司馬光給她出了個主意。

理論上講,宋哲宗即位後,要延續神宗的法制三年,這才是尊崇孝道的體現,而司馬光避開矛頭,轉換思路,搞出來個『以母改子』。

換言之,就是高滔滔要廢除新法,而不是宋哲宗,規避了主要矛盾,但事實上,司馬光如此理論更是觸犯了大忌,那就是後宮幹政。

總而言之,宋朝之所以長時間萎靡不振,跟這群士大夫們有著密切的關系。

上圖_ 趙匡胤《927年-976年》

關鍵戰役總出幺蛾子

宋太祖趙匡胤文武兼備,建國之後,宋軍南征北討,幾乎是無往而不利,而從太宗開始,宋朝的對外戰爭時常籠罩著一層陰霾,關鍵時刻總出幺蛾子。

以元豐五路伐夏為例,這是自北宋開國以來最大的軍事行動,其目的就是覆滅整個西夏,而在戰役進行的最關鍵時刻,出了一個差頭。

史料記載『城未及闔,先鋒奪門幾入,遵裕馳遣使止之,昌祚曰:「城不足下,脫朝廷謂我爭功,奈何?」命按甲勿攻』

涇原軍的指揮官名為劉昌祚,劉昌祚率軍一路攻城拔寨,最後直達靈州城下,就在宋軍將要攻入城門之時,高遵裕的命令到了,命令劉昌祚停止進攻。

高遵裕主管環慶路,是劉昌祚的頂頭上司,高遵裕為何要阻止劉昌祚攻城?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爭功,是時,五路宋軍在西北勢如破竹,除了王中正、高遵裕,李憲的熙河軍、種諤的鄜延軍、劉昌祚涇原軍均斬獲頗豐,宋軍在野戰中將西夏人打得丟盔棄甲,毫無還手之力。

上圖_ 元豐五路伐夏

可是,就是因為高遵裕這一命令,讓整個作戰計劃陷入混亂,加之當時天寒地凍,宋軍補給也出了問題,遂不得不撤軍。

宋朝幾乎投入了全部本錢,全毀在了高遵裕一人之手。

倘若沒有高遵裕,哪怕換一個一般將領,元豐五路伐夏,其戰果將是極其輝煌的,甚至可以改變整個宋朝的國運,可是,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失敗了就是失敗了。

總而言之,宋朝之孱弱,主要體現在了統治階級和士大夫群體身上,宋軍的實力一直很強,哪怕到了南宋同樣如此,每每看到宋朝種種頹廢之舉,隻能留下一聲嘆息!

作者:九魚亭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宋史•列傳第四十》《宋史•列傳第一百八》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