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宋史專家鄧廣銘考證,嶽飛最著名的戰績『朱仙鎮大捷』確非史實
史學家呂思勉撰寫教科書,認為嶽飛被誇大,秦檜『冤枉極了』
在今天,如果有一本中學歷史教科書,這樣描述嶽飛和秦檜——『嶽飛隻郾城打了一個勝戰,郾城以外的《抗金》戰績,都是莫須有的,最可笑的,宗弼渡江的時候,嶽飛始終躲在江蘇,眼看著高宗受金人的追逐』、『我說秦檜一定要跑回來,正是他愛國之處;始終堅持和議,是他有識力,肯負責任之處;能看得出撻賴這個人,可用手段對付,是他眼力過人之處;能解除韓、嶽的兵柄,是他手段過人之處。
後世的人,卻把他唾罵到如此,中國的學術界,真堪浩嘆了』 ①——會引發怎樣的輿論爭議呢?
其實,在1923年,商務印書館真的出版了這樣一本中學歷史教科書。
書名叫做《白話中國史》。
書的作者,是非常著名的歷史學家呂思勉。
前引這兩段對嶽飛、秦檜的描述,正是來自這本書。
呂書中,就嶽飛和秦檜的問題,有5點結論:1、南宋初年,軍事實力沒有辦法跟金國抗衡。
大將如嶽飛、韓世忠等人,其部隊都是群盜糾合,『既未訓練,又無紀律,全靠不住』,平定盜寇尚可,遇到金兵,則非敗即遁。
偶有小勝,也無補大局。
2、大將們把持軍區內的財政大權和人事大權,乃是架空中央的軍閥。
金宋如果交戰,中央隻能繼續容忍大將割據;金宋如果議和,中央必然會謀求收回兵權。
3、各種史料對照分析,嶽飛戰功長期被誇大,最著名的『郾城大捷』也嚴重註水。
4、秦檜不是金人奸細,主持議和也不是賣國賊,『和議在當時,本是件不能避免的事。
然而主持的秦檜,卻因此而大負惡名,真冤枉極了』5、嶽飛被殺,其他大將的兵權被收歸中央後,『宋朝才可以勉強立國了』。
②
1941年除夕,光華大學同仁合影,前排左二為呂思勉
這本教科書流行十二年之後,因日軍侵華而引爆輿論,被勒令修改
呂思勉這本書,是作為中學歷史選修教材出版的,在當時評價很高,書中關於嶽飛和秦檜的描述,引發的爭議也很大。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輿論開始指責呂,說他貶低嶽飛、為秦檜喊冤,是在替主張對日和談的『民族敗類』辯解。
批評的聲音出來後,商務印書館考慮到商業方面的因素,邀請呂思勉對內容做了一些刪改,在1933年出了修訂本。
③
到1935年,該書終於釀成了一個大事件。
3月5日,南京市市長石瑛簽發訓令說:嶽飛忠,秦檜奸,是『千秋定論』,不容置疑;該書居然詆毀嶽飛,推崇秦檜,可謂居心叵測。
故嚴禁在南京銷售,嚴禁學生閱讀。
④訓令引起南京《朝報》的不滿,刊文為呂思勉喊冤。
《朝報》的競爭對手《救國日報》的總編輯龔德柏,看準商機,隨即用最大號的字體,在自家報紙上大罵呂思勉是漢奸,攻擊《朝報》替漢奸講話。
整個三月份,兩份報紙天天對罵,將此事一舉炒成了全國熱點,民間輿論也被炒得怒氣騰騰。
4月份,國民黨黨部介入,呂思勉隻得遵照訓令,對書進行了刪改。
龔德柏嘗到了被民意熱烈擁戴的甜頭,一意要將事情鬧大。
5月份,一紙訴狀將呂思勉和商務印書館告上了法庭,指控他們犯了『外患罪』——貶低嶽飛,是削弱國人的抗日意志,是向日本侵略者獻媚;為秦檜喊冤,是替『主和派』漢奸們開脫。
輿論雖然洶洶,法院的判決卻出人意料地冷靜。
法院認為:呂這本書,寫於東北淪陷之前,不可能有向侵略者獻媚、為漢奸開脫的用意,隻是『個人研究歷史之評論與見解』,不構成犯罪。
⑤
其實呢,嶽飛究竟是不是軍閥,秦檜究竟冤不冤,隻是這場沖突的表象。
沖突的實質,是歷史教科書的編寫,究竟該以什麼為第一原則。
當局認為,應該以傳播愛國主義為先;呂思勉卻主張將『求真』放在第一位,他甚至公開講,當『激發學生愛國精神』和『講述歷史真相』這兩者發生沖突時,他將明確選擇後者。
當然了,在1935年,呂最終沒有能承受住壓力,還是違心修改了自己的著作。
其實,當時的學術界,關於嶽飛和秦檜,與呂意見相近者很多。
如清華歷史系教授、宋史專家張蔭麟,即『對嶽飛評價不高,同意呂思勉在《白話本國史》中說嶽飛是‘軍閥’的觀點』,考試時還曾出題『論嶽飛』,引導學生參考各種不同史料來評價嶽飛其人。
⑥1925年,胡適也在《現代評論》上公開刊文,分析了嶽飛等大將割據一方,朝廷無力供養,地方財源被斷等狀況,認為『宋高宗與秦檜主張和議,確有不得已的苦衷。
……秦檜有大功而世人唾罵他至於今日,真是冤枉』⑦隻不過,呂是唯一一個在教科書中,按自己『求真』所得結論為秦檜喊冤的學者。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一本1923年出版的暢銷教科書,賣了12年才釀成全國性事件,『憤怒的民意』滯後這麼久,乃是因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當局和『民意』所需要的『嶽飛』,並不一樣。
在1900-1910年前後,輿論界流行『民族主義救中國』,故媒體竭力塑造嶽飛的『民族英雄』形象。
1920年前後,民眾深受軍閥割據之苦,呂思勉還原嶽飛的『軍閥』形象,恰好迎合了『民意』所需。
1931年後,日寇侵略步步緊逼,嶽飛『抗擊外敵』的形象復蘇,蔣介石不止一次在黨內提倡學習嶽飛的『精忠報國』精神,薛嶽這樣的抗日將領,甚至會在戲臺上將自己直接扮成嶽飛。
1949年後,在臺灣,嶽飛作為『還我河山』的歷史標簽,長期備受蔣氏父子推崇;在大陸,則因階級立場,被指鎮壓農民起義,『民族英雄』的光環也被摘下。
⑧故而,1952年,『三反運動』中的呂思勉,在『思想改造匯報』中,仍敢於為自己當年的貶嶽尊秦之舉辯護。
⑨
1957年,呂思勉去世,10年後,嶽墓被平毀。
圖為『文革』結束後重修的杭州西湖嶽飛墓
註釋
①②呂思勉,《白話中國史》,第三冊,P76-81。
③李永圻、張耕華/編撰:《呂思勉先生年譜長編》,上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P458-465。
④石瑛,禁止呂思勉著白話本國史於未刪正以前在本市銷售案,1935年3月5日。
《南京市政府公報》1935年第151期,P50-72。
⑤胡喜雲、胡喜瑞,《誰言良辰輕喚回——民國出版史訴訟案中的呂思勉》,《書屋》2015年第6期。
⑥趙捷民,《西南聯大的師生們》,《文史精華》總第18期。
⑦胡適,《南宋初年的軍費》,1925年1月3日,《現代評論》第1卷第4期。
⑧孫江、黃東蘭,《嶽飛敘述、公共記憶與國族認同》,收錄於《嶽飛研究》第5輯,中華書局,2004。
⑨呂在匯報中說道:『其實欲言民族主義,欲言反抗侵略,不當重在崇拜戰將,即予表揚戰將,亦當詳考史實,求其真相,不當禁遏考證也』見:呂思勉,《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學習總結》,《史學理論研究》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