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輕塵,蘇軾學王維作《陽關曲》,破解這種詩體4個特點。《網路歷史》

前言

讀翁方綱《石洲詩話》,其中一段說到了王維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七絕。

這首詩又稱為《渭城曲》、《陽關詞》、《陽關曲》,大家都知道是唐朝的七絕大多是可以歌唱的。

但是七絕都四種格式,是不是每一種都可以歌唱呢?

陽關曲,又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一、蘇軾仿效王維作《陽關曲》

《石洲詩話》中說到:

《東坡集》中《陽關詞三首》:一《贈張繼願》,一《答李公擇》,一《中秋月 》。

這裡特地提到了《陽關詞 》三個字,我們知道陽關曲即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叫做陽關詞,其中提到了』西出陽關無故人。

『但是蘇軾說自己的七絕,也是陽關詞,那麼陽關詞有什麼特點呢?

為什麼陽關詞這種七絕,可以歌唱呢?

二、陽關詞的4個特點

翁方綱《石洲詩話》中,錄入了這三首詩:

特以其調皆《陽關》之聲耳。

《陽關》之聲,今無可考。

第就此三詩繹之,與右丞《 渭城》之作,若合符節。

今錄於此以記之: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臺前古戰場。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右 《贈張繼願》 ■〔濟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龍山馬足輕。

使【君】莫忘霅溪女,時作《陽關》腸斷聲。

〕右《答李公擇》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右 《中秋月》

這三首詩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有什麼特點呢?為何這種詩被稱為陽關詞?翁方綱作了解讀:

其法以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與四 句之第五字,各以平仄互換。

又第二句之第五字,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聲,譬 如填詞一般。

漁洋先生謂〔絕句乃唐樂府〕,信不誣也。

1、第一句平起平收,

2、第三句又平起,其實是指失黏的折腰體。

3、第三句與四 句之第五字,平仄互換,是指半拗體,對句救拗。

4、第二句第5字,第三句第七字,必須用上聲。

三、不是陽關詞的七絕可以唱嗎?

假如陽關詞必須具備以上特點,那麼其他的七絕不能唱嗎?我們再看一個』旗亭畫壁『故事。

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異記》中記載,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飲酒,恰逢有梨園伶官十餘人的宴會。

三個人私下打賭,看看這些伶人們,唱誰的詩最多。

不久,歌女們就開始唱了: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昌齡引手畫壁曰:一絕句。

尋又一伶謳曰: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夜臺何寂寞,猶是子雲居。

適引手畫壁曰一絕句。

尋又一伶謳曰:

【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昌齡又畫壁曰:一絕句。

之渙自以得名已久。

因謂諸人曰:此軰皆巴人下俚詞耳。

陽春白雪。

俗物豈敢近哉。

指諸妓中最佳者曰。

待此子所唱。

如非吾詩。

終身不敢與子軰爭衡矣。

須臾。

雙鬟發聲。

則歌: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羗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從這上面的4首詩可以看出,王昌齡、王之渙的七絕都可以唱,而且並沒有《陽關詞》的幾個特點。

例如王昌齡的《長信秋詞五首》,是仄起平收的七絕。

也沒有在第二句的第5字、第三句第七字用上聲:

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王之渙的七絕,雖然是平起平收的七絕,但是也沒有在第二句的第5字用上聲: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羗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結束語

北宋紅杏尚書宋祁,也有陽關詞一首,《擬西出陽關無故人》:

雨中柳色醉中迷,上馬彎弓【散】馬蹄。

陽關門外故人【遠】,獨有殘陽相伴西。

這首詩具備以上提到的4個特點。

首句平起平收,2、3句兩個固定使用上聲的字, 折腰體《失黏》。

欽定詞譜中,也收錄了王維這首詩作為一個詞牌,即《陽關曲 》:

本名《渭城曲》。

宋秦觀雲:『《渭城曲》絕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陽關曲》。

屬雙調,又屬大石調』 按唐《教坊記》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陣樂》也,屬坐部伎。

詞譜為: 渭城朝雨裛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仄仄仄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平韻

不過,詞譜中,可以看出體現出了折腰體、首句平起平收,對句救拗,不過對於兩個上聲處沒有特別註明《隻是說可以用仄聲》。

@老街味道

蘇軾這5首七絕,都是罕見的七言古體絕句,被盛贊空絕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