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6年之久,為什麼他始終沒有將兒子趙德昭立為太子?《網路歷史》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趙匡胤都將趙光義當做趙德昭的備胎來培養。

而在這個過程中,趙匡胤從大局考慮,遲遲沒有將趙德昭立為太子。

誰知到了最後,趙光義尾大不掉,趙匡胤已經無法駕馭,最終讓兒子趙德昭丟了皇位。

甚至連趙匡胤的死,都與這立太子之事有關。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去世,其子柴宗訓繼位,史稱周恭帝。

柴榮在去世前,由於擔心柴宗訓年幼,無法駕馭下面的大臣,於是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其中很關鍵的一個人便是趙匡胤。

後周最精銳的一支禁軍,就由趙匡胤掌管。

由此可見柴榮對於趙匡胤是多麼的信任。

柴榮萬萬沒想到,他的一系列安排,最終卻成全了趙匡胤。

就在柴榮去世僅僅幾個月後,後周朝廷收到消息,北漢與匈奴趁著後周新帝繼位『主少國疑』之際,聯手南犯。

朝堂上頓時吵成一鍋粥。

當時,那些文官驚恐不已,而朝中武將大多是些庸碌無能之輩,有能力的武將不是被柴榮打壓,就是被趕出了京城。

當時唯一有能力且夠資格領軍出征的,隻有擔任檢校太尉的趙匡胤。

於是,便有了後來的『陳橋兵變』和『黃袍加身』,趙匡胤搖身一變,從後周的臣子變成了大宋的皇帝。

當趙匡胤率領大軍折返的時候,城中的禁軍將領隻有侍衛親軍副指揮使韓通想負隅頑抗,結果還沒召集起軍隊,就被趙匡胤的人給幹掉了。

其他武將,要麼是趙匡胤的人,要麼選擇觀望。

至此,幼帝柴宗訓和那些文官們才知道上了趙匡胤的當,那份緊急軍情是趙匡胤偽造的。

然而此時趙匡胤手握大軍,徹底控制住了京城,他們已經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了,隻得俯首稱臣。

就這樣,趙匡胤接受柴宗訓的禪讓,登基稱帝,建立了大宋。

然而,一切才剛剛開始,一個巨大的難題正擺在此時的趙匡胤面前。

五代十國時期,武將弒君奪權的事情屢有發生。

正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今天他趙匡胤能篡柴宗訓的位,改天就有人敢篡他兒子的位。

這是趙匡胤不願看到的,他不得不防。

這並非杞人憂天,事實上,就在趙匡胤當上皇帝後不久,便接連遭遇了兩次反叛。

先是昭義節度使李筠串通北漢,以光復後周的名義起兵反宋。

雖然李筠手下兵少,而後漢的軍隊又軟弱,但是趙匡胤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別看他是皇帝了,但是由於繼位不久,軍中將領多為後周舊人,這群人就是些墻頭草,根本不能指望。

最終,趙匡胤不得不禦駕親征,這才一舉擊敗了李筠和後漢聯軍。

要知道,禦駕親征屬於沒有辦法的辦法,一般都是戰局不利,為了振奮士氣,皇帝才會禦駕親征。

畢竟戰場上刀劍無眼,萬一傷到皇帝,會動搖江山社稷的。

由此可以看出,趙匡胤的處境挺糟糕的。

就在趙匡胤平定李筠後不久,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又起兵反宋。

其實李重進早已與李筠有聯系,原本二人約好一起起兵的。

然而李重進的幕僚翟守珣卻不看好李重進,於是他偷偷將此事泄露給了趙匡胤。

趙匡胤向翟守珣許諾了榮華富貴,只要他做一件事,那就是拖延李重進的起病時間。

使得趙匡胤避免陷入兩面作戰的窘境。

畢竟以當時的情況,一旦兩面作戰,即使趙匡胤禦駕親征,勝算依然很低。

於是翟守珣回去後,按照趙匡胤的要求,故意挑撥李重進和李筠的關系,說李筠如何如何看不起李重進,李重進果然上當,眼睜睜的看著李筠起兵又兵敗身亡。

等李重進起兵的時候,趙匡胤已經騰出手來了,他再次禦駕親征,很順利地消滅了李重進及其勢力。

雖然這兩仗趙匡胤都打贏了,但是並不意味著不會再有此類事情發生。

至於能不能一直贏下去,他沒有把握。

為了應對殘酷的現實,趙匡胤決定暫緩立太子之事,轉而扶植弟弟趙光義,將趙光義當做兒子趙德昭的備胎來培養。

之所以說是暫緩立太子,是因為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呢?隻可惜趙匡胤死得突然,還來不及安排罷了。

而趙匡胤這麼安排,實在是高明。

首先,他自己都說不準自己何時會去世。

看看周世宗柴榮,原本身體挺硬朗的,結果突發惡疾,就這麼走了,年僅39歲。

即使在當時,古人壽命比較短,39歲都不算活得長的。

要知道,宋代皇帝的平均壽命都有50歲了,柴榮的壽命明顯不達標。

而趙匡胤的情況比柴榮更糟。

他大半生都在南征北戰中度過的,他在後周能做到禁軍高級將領的位置,那是用命換來的。

他身上大傷小傷不計其數,指不定哪天舊疾復發,就一命嗚呼了。

如果他立自己的兒子趙德昭為太子,情況可想而知。

昨日的柴宗訓,就是明日的趙德昭。

要知道,趙匡胤登基稱帝的時候,趙德昭才9歲,雖然比柴宗訓繼位的時候大3歲,但是依然太年幼,依然是『主少國疑』,必然會有人想效仿趙匡胤將其取而代之。

但是趙匡胤不立太子會是什麼結果呢?

一旦趙匡胤突然去世,為了避免『主少國疑』的情況出現,皇族必定會在宗室裡選一個年長者繼位,而最有資格繼位的便是趙匡胤的兩個弟弟:趙光義和趙廷美。

既然如此,那為何不在二人中選一個出來當做儲君的備胎培養呢?

而在兄弟二人中,趙匡胤更看好趙光義。

畢竟趙光義不僅是趙匡胤的至親,更是其篡位團隊的核心成員,趙光義參與了整個陳橋兵變的謀劃和執行,沒有趙光義,趙匡胤篡位的成功率會降低不少。

由此可以看出,趙光義的能力是不差的。

加上兄弟二人感情也不錯,趙光義是理想的儲君備胎人選。

一旦趙匡胤死得太早,那麼保住大宋江山的重任就指望趙光義了。

這樣,雖然自己的兒子當不了皇帝了,但是至少能保住榮華富貴。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趙匡胤在當上皇帝後,不僅長期沒立太子,反而大力提拔趙光義。

在後周時期,趙光義隻是個不入流的小人物,人們對他的認識隻是趙匡胤的弟弟罷了。

然而當趙匡胤當上皇帝後,便封趙光義為殿前都虞候,同時領睦州防禦使。

後來又改領領泰寧軍節度使。

在擊敗李重進後,趙匡胤趁著大勝而歸無人敢廢話的機會,又加封趙光義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兼中書令。

只要過段時間,趙光義的位置就坐穩了。

就算趙匡胤出了狀況,趙光義也有能力控制住京師的局勢,至少能確保朝堂不會亂。

這裡先要提一件事情,那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可能真的存在。

所謂『金匱之盟』,就是一旦趙匡胤去世,便傳位給弟弟趙光義,如果趙光義去世了,就傳位給弟弟趙廷美。

很多人都覺得一個正常人不會這麼做,因此認為『金匱之盟』是趙光義編造出來的,為的是給自己繼位找個借口。

但是看看趙匡胤繼位之初所面對的情況,選弟弟至少能保全家榮華富貴,選兒子則全家死翹翹,他會怎麼選不難猜想。

也就是說,這『金匱之盟』是趙匡胤即位初期所提出來的,這事趙光義自然心知肚明,甚至趙匡胤集團的核心人物都應該知道。

有一件事情可以作為佐證。

在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的時候,他手下有個判官叫姚恕。

這判官,也就是個小官,在地方上也許還能仗勢欺人一番,但是在京師開封府,那就是個芝麻綠豆官。

就是這麼一個小官,竟然膨脹到敢招惹宰相趙普。

有一次,姚恕又是去趙普府上求見。

趙普的門房一見他官太小,就把他攔在了門外。

換做一般人,要麼認命離開,要麼說些好話,求對方行個方便。

然而姚恕很有性格,一邊罵罵咧咧,一邊轉身就走。

搞得好像是趙普求著他一樣。

結果趙普的反應更有意思,他得知此事後不僅沒有暴跳如雷,反而追了出去,向姚恕道歉。

然而姚恕根本不吃這套,繼續轉身就走,使得大宋宰相顏面無存。

這姚恕可沒有那麼大本事,需要趙普來求著他。

但是看到當時的開封府尹是誰,這一切都好解釋了。

趙普這麼做,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姚恕是趙光義的人,而趙光義是未來的儲君。

這也就是為什麼,每當趙匡胤離開京城的時候,朝中大小事務都由趙光義說了算,這顯然是趙匡胤安排的。

但是光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後周的制度就容易孕育武將奪權。

因此,趙匡胤同時在積極的改革兵制,努力實現中央集權。

他先是通過『杯酒釋兵權』,將禁軍高級軍官的兵權全部收回。

這些人都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是他堅定的支持者,但是想要變革制度,就必須讓他們挪挪位置。

好在趙匡胤不是劉邦、朱元璋那樣的皇帝,能用文的解決問題,他絕不用武的。

這些兄弟沒讓他失望,全都主動交出了兵權。

趙匡胤順勢取消了殿前都點檢一職,京城禁軍直接由皇帝統領。

至於下面的將領,則全部換成了一些要麼資歷淺薄、要麼缺乏才幹之人。

同時,趙匡胤將禁軍分為三部分,稱作『三衙』,『三衙』的主帥稱作『三帥』。

三帥地位相當,之間沒有從屬關系,直接對皇帝負責。

而且在趙匡胤的有意安排下,三帥之間互相牽制。

這還沒完,在三衙之外,趙匡胤又設置了樞密院,由文官掌控。

樞密院有調兵權,無統兵權。

而三衙有統兵權,卻無調兵權。

此舉奠定了宋朝以文抑武的基調。

此外,趙匡胤還大力實施『強幹弱枝』的策略。

將地方上的精兵調入京師,同時從各地選拔精壯編入禁軍,使得地方上的節度使難以做大。

但是趙匡胤同時還要防范京城中的將領,因此他將當時的22萬禁軍,隻留了10萬人在京師。

剩下的派往地方上,以實現『內外均衡』。

這樣,地方上有人作亂,京師可以直接征討。

而京師有將領反叛,皇帝也可以從地方上召集勤王大軍。

此外,他還不斷找理由讓禁軍頻繁調防,以便『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樣即使將領想反,士兵也不會聽他的。

最後,趙匡胤還大力削弱節度使的權力。

將財權和斷案權力都收歸朝廷,節度使手裡隻有可憐巴巴的一點兵權。

當然,作為補償,趙匡胤大幅提升了他們的待遇,一家人享受榮華富貴是沒問題的。

隨著朝局逐漸穩固,加上初步實現了中央集權後,趙匡胤反悔了。

沒錯,他不願傳位給趙光義,而是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德昭了。

但是他不能直接立趙德昭為太子,倒不是趙匡胤講信義,不好意思違背『金匱之盟』,那事就沒幾個人知道。

而是他發現趙光義的勢力發展過大,已經尾大不掉。

沒錯,此時趙光義反而成為了皇權最大的威脅。

一旦趙匡胤立趙德昭為太子,必然會刺激到趙光義,萬一趙光義狗急跳墻,那可不是趙匡胤承受得了的。

那麼趙光義到底有多可怕呢?

據說有一年,擔任三司使《又稱計相,掌管全國財政》的楚昭輔告訴趙匡胤,糧倉裡的糧食隻夠吃幾個月了。

想要解決這場危機,必須征調民船,讓禁軍全都去運糧。

趙匡胤大怒,他告訴楚昭輔,要是真的出現饑荒,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他。

楚昭輔很害怕,就去找趙光義求助,希望趙光義能替自己說情。

趙光義與楚昭輔私交不錯,便答應幫他。

但是他並沒有幫楚昭輔求情,而是直接發動自己的勢力去從各地調撥糧草,硬是填滿了糧倉,避免了饑荒的出現。

朝廷機器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趙光義卻能解決,可見他的勢力是多麼龐大。

而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趙匡胤決定采取『溫水煮青蛙』戰術。

一方面,他開始著手培養自己的兒子趙德昭。

公元973年,趙匡胤任命趙德昭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要知道,在此之前,趙德昭隻是掛名一個貴州防禦使的官職罷了。

而趙匡胤的這一番任命,很顯然是希望趙德昭到地方上去發展自己的勢力。

所以讓他做的是興元尹,而不是開封府尹。

畢竟開封府那是趙光義的老窩,整個開封府衙門上上下下都是趙光義的人。

而讓他兼任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都是些虛名,不過等趙德昭在地方上歷練得差不多了,可能就會變成實職了。

因為另一方面,趙匡胤在著手解除趙光義的權力。

趙匡胤任命趙光義為東都留守,同時加封趙光義為晉王,其地位在宰相之上。

這招在官場上叫『明升暗降』。

所謂東都留守,可以理解為皇帝在京師的全權代理人。

如果皇帝不在京師了,則由東都留守說了算。

看起來比趙光義之前的開封府尹高多了,但是當時趙匡胤已經不需要禦駕親征了,也就不會離開京師,這東都留守自然是擺設。

至於加封晉王,此時已經不是漢朝,封王隻是地位尊崇,並沒有什麼實權的。

趙匡胤此舉,看上去是在封賞趙光義,實際上是在剝奪其手中的權力。

照這樣發展下去,過不了幾年,趙匡胤就可以將趙光義在朝中的勢力給清除幹凈,到時候自然會立趙德昭為太子。

可惜,還沒等趙匡胤的計劃完成,便出現了『燭影斧聲』的事情,趙匡胤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

當時,宋皇後派宦官王繼恩召換趙德芳入宮《趙德昭不在京城》。

結果這王繼恩是趙光義的人,他沒去找趙德芳,反而趕緊去通知趙光義了。

於是趙光義匆匆進宮,奪取了皇位。

趙匡胤死得蹊蹺,加上趙光義當時的處境不妙,我們可以看出,趙匡胤的死與趙光義絕對脫不了幹系。

既然趙光義當上了皇帝,自然不會放過趙匡胤的兒子。

他們在世一天,趙光義就寢食難安。

對於趙德昭,由於他是趙匡胤心目中的接班人,加上其較年長,又有一定實力。

因此趙光義對其加官進爵,以凸顯自己大度。

公元979年,趙光義率領大軍攻打幽州,趙德昭隨行《由此可以看出趙光義對他不放心》。

一天夜裡,宋軍大營遭到突襲,一片大亂。

人們竟然找不到皇帝趙光義了,於是有人提議推舉趙德昭當皇帝。

後來趙光義又回來了,此事才作罷。

後來大軍班師回朝,由於戰事不利,趙光義賭氣沒有論功行賞。

於是趙德昭跑去找趙光義商量,希望能給予將士們封賞。

趙光義就回了一句話:等你當上皇帝再說這話吧。

結果就在當晚,趙德昭回到家中便自刎了。

至於趙匡胤的另一個兒子趙德芳,在二十二歲的時候,直接病逝了。

無論是自刎還是病逝,其實都是趙光義的一面之詞。

自刎也可能是處死,病逝也可能是毒殺。

關鍵這事情一旦牽扯到皇權和權力爭鬥,就說不清楚了。

趙匡胤之所以在位16年之久,都不立趙德昭為太子,就是因為趙光義。

前期他想讓趙光義當趙德昭的備胎,大力扶持他,因此沒有立趙德昭為太子。

後期他發現趙光義尾大不掉,為了不刺激他,不敢立趙德昭為太子。

可惜他千算萬算,還是算不過趙光義,他還沒完成自己的計劃就去世了。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他辛苦奮鬥了這麼多年,最後卻為趙光義做了嫁衣。

而趙光義因為得位不正,為了防止武將反對他,於是將趙匡胤的以文抑武改成了重文輕武,宋朝的積弱便是始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