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一塊石頭上睡覺把錢丟了,包拯命人打了石頭,案子竟然破了。《網路歷史》

包拯是北宋時期的一代明名臣,一直以來他都被人們稱作『包青天』、『青天大老爺』。

人們都說這是因為他不畏權貴,為老百姓說話得來的,其實不然。

不畏權貴當然是個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個就是他擁有高超的斷案能力,否則你隻是不畏權貴,面對稍微復雜的案子就查不出來,大家也不會信服。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一個包公斷案的故事。

話說那年包拯公辦路過端州城,見到一個小孩兒坐在路邊一塊大石旁哭泣。

包拯見了就讓馬漢過去問個究竟。

原來這個小孩兒叫做張小友,今年已經十歲了。

他的父親是賣炸糍粑的,老子在攤上賣,兒子就用小籃子裝些,沿街邊玩耍邊叫賣。

今天許是人們體諒他一個小孩兒,生意出奇的好,滿滿一籃子炸糍粑,剛過中午就賣完了。

張小友貪玩,賣完了也不回家,就在和小夥伴玩了起來,玩累了就在躺在大石上睡了。

誰知道醒來之後,籃子裡的三十幾枚銅錢不見了,因此才坐在大石旁哭泣。

包拯一向是嫉惡如仇的,更何況碰到這種偷小孩子錢的事情,他決定親自查一查這個案子。

於是,包拯帶著小孩上了公堂,並且命人將石頭也抬了過去。

一路上百姓們見一位大官帶著人,還有人抬著一塊大石頭,紛紛感到好奇,跟了上去。

到了大堂之上,包拯重新向張小友詳細詢問了案情。

待張小友回答完畢,包拯就命人將大石頭抬上大堂,而後竟然張口像審犯人一樣審問大石頭。

慢說是包拯問,就是皇帝老子問,這大石頭也不會說話呀。

包拯見大石頭不回答,將令箭一扔,召上左右命打這石頭四十板子。

一眾人都懵了,不知道大老爺這葫蘆裡今天賣的什麼藥,不過懵歸懵,他們還是按包拯說的打了石頭四十大板。

別說四十大板,你就是敲碎了,那石頭也不會說話呀。

於是在用刑之後,包拯又開口了,他對著大堂之外圍觀的人群說,這石頭死不承認,可是它也沒錢,但這張小友才十歲,辛辛苦苦掙了幾十個銅板,現在被偷了也是可憐,不如大家一人出一個銅板,幫幫他吧。

大家聽了這話,紛紛點頭,畢竟一個銅板算不得什麼,幫幫這個小孩子也不算事兒。

見大家都點頭同意,包拯就命人抬出一口大缸,缸中有水,讓大家把捐獻的銅板投入缸中,於是大家就紛紛掏出銅板扔了進去。

一個、兩個……包拯站在大缸旁微笑看著,當一個漢子將銅錢投進去的之後,包拯突然大喊抓賊,命左右將那漢子抓了起來。

那漢子被扭住之後大聲喊冤,眾人也是紛紛表示疑惑。

這時包拯說出了原因,原來這個漢子的銅板扔到水中之後,水上飄起了油花,那張小友正是將銅板放在糍粑籃子裡,銅板定然會沾染油漬,而觀這漢子衣著又並非屠豬販肉之人,所以多半是偷錢的賊。

果然經此一番分析,那漢子嚇的面如土色,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承認是自己偷了錢。

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包拯破案這種另辟蹊徑的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不單單是在破案,平時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都可以靈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