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聲盡是廣長舌,蘇軾這首禪詩廣受好評,卻被高僧評價為門外漢。《網路歷史》

前言

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由黃州改遷汝州團練副使。

他經過九江時與參寥子同遊廬山,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

其中最有名是《題西林壁》。

但是今天說的卻是另一首,《冷齋夜話》卷七寫道:

東坡遊廬山,至東林,作偈曰:《贈東林總長老》: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蘇軾的偈語是一首七言絕句,詩成以後頗受好評。

但是這首詩卻被一位得道的高僧指出了破綻,蘇軾也因此被認為是佛家的門外漢。

一、廣長舌與清凈身

1、什麼是廣長舌?

要了解為什麼這首詩,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

還是先從其詩中的幾個詞語說起。

什麼是廣長舌呢?

《大智度論》卷八寫道:

是時佛出廣長舌,覆面上至髮際,語婆羅門言:‘汝見經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不?’』

佛陀講究四種口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

據說歷經三世的人,才能做到不妄語,其舌才可以『覆面上至髮際』。

蘇軾說:溪聲盡是廣長舌。

溪水之聲,正是自然之音,天然無雕飾,當然不妄語,所以蘇軾用溪水發出的聲音,比喻為佛家的廣長舌。

讀到這句詩,老街的耳邊總是想起那首歌: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同齡人或有此感。

2、什麼是清凈身?

清凈身,《華嚴經探玄記·卷八》 :

凈德內充,名清凈身。

意思是佛身清凈,不染污垢。

山色無非清凈身,青山之色,不染塵埃,不惹俗事,便如佛陀清凈的法身。

溪水是廣長之舌,青山是清凈之身,山水是大自然的造化,沒有人世間的爾虞我詐。

3、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夜來八萬四千偈,偈語,指佛經中的唱詞,大多數偈語就是詩,但有的偈語不一定押韻。

此夜,領教了佛家的八萬四千偈語以後,將來要怎樣向他人弘傳呢?

二、蘇軾參禪三境界

蘇軾遊覽廬山,據說做了三首詩,有人說,這三首七絕分別是蘇軾參禪前、參禪時、參禪後的悟道感懷。

參禪前是這樣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參禪時是這樣的: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觀潮》

參禪後就是這樣的: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贈東林總長老》

從搞不懂,到有所悟,到參透自然本質,是蘇軾的三重境界。

但是,蘇軾真的參悟了嗎?

有人卻不這樣認為,直接評價說蘇軾是個門外漢而已。

三、庵雲禪師評價蘇軾為門外漢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記載了接下來的故事:

(證悟法師)乃謁護國此庵雲禪師,夜語次,師舉東坡《宿東林偈》,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

庵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曰:隻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

庵曰:是門外漢耳”。

證悟法師造訪護國此庵雲禪師,二人談論佛法時, 證悟講到的蘇東坡《宿東林坡偈》 ,證悟法師認為蘇軾已有相當佛學造詣:不易到此田地。

但是庵雲禪師不客氣地說,蘇東坡尚未見路徑,怎麼說『到』呢?

證悟說,蘇軾偈語:』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假如沒有到這個天地,如何有這種領悟呢?

庵雲禪師堅持說,蘇軾不過一個門外漢而已。

四、蘇軾為什麼是門外漢?

話說證悟法師回去想了一晚上,終於有所領悟,也做了偈語:

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

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

蘇東坡呀太囉嗦,想在聲色關中參悟,假如山水有聲有色,那麼沒有山沒有水的話,你怎麼辦呢?

證悟法師又去拜見了庵雲,並把自己的偈語讀給他聽,對方笑著說,我早就跟你講了嘛,蘇軾是個門外漢呀。

正如證悟法師一開始說的: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

假如沒有這些山山水水,就無法參悟了嗎?

這又讓我想起了六祖慧能的故事。

五祖選接班人的時候,神秀寫偈語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不以為然。

六祖慧能當時還是一個幹粗活的小和尚,卻悟道了其中奧妙,作偈語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兩首菩提詩,與蘇軾和證悟法師的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結束語

老街不是佛門子弟,對於佛學更是門外漢,忍不住囉嗦了幾句。

通過這個小故事,也算是讓自己有所領悟。

佛家的有和無,真是一對矛盾體。

心經中說: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看來蘇軾和神秀的心中,都沒有放下『有』,做不到『無』,所以五祖沒有選神秀作接班人,蘇軾也被認為是個門外漢。

老街也不知道自己領悟的對不對。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