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有個理想,就是直搗黃龍,迎回二聖,但在他帶領嶽家軍不斷取勝,在對金人作戰中占據優勢時,趙構卻要和金國議和,並讓嶽飛、韓世忠等人撤兵。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嶽飛要堅持抗金,不願撤兵,所以出現了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命令嶽飛撤軍的情況,這讓嶽飛十年之功毀於一旦,隻能被迫撤軍。
這是歷史的一大遺憾。
假如宋高宗趙構支持嶽飛抗金,不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同時命令張俊、劉琦等各路大軍全力抗金,嶽飛能否實現直搗黃龍,迎回二聖?
我認為很難實現。
第一、宋的國力強於金,但軍事力量弱於金。
宋朝是一個經濟文化很繁榮的國度,但是一個典型的軍事弱國。
宋朝由於它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以及圍繞此事件形成了重文輕武的社會文化和文官治軍的傳統,導致宋朝將軍出現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情況。
同時,由於將、兵分離,也導致宋朝軍隊疏於訓練,戰鬥力大打折扣。
宋朝的土地面積、人口和經濟等強於金國,對外貿易方面,由於宋有絲綢、瓷器等重要的手工制品,所以他們也占據著絕對優勢。
金國雖然在綜合國力方面不如宋朝,但它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導致金國的男性大多身強體壯,精於騎射,使得他們的軍隊戰鬥力遠強於宋國。
第二、宋軍占據戰場優勢,但內部矛盾重重。
嶽飛是在南宋的第四次北伐時,被趙構十二道金牌召回的。
當時南宋朝廷是派出三路大軍共同進攻金人,正是這三路大軍共同出擊,相互牽制,才使得宋軍在對戰金國時,占據了戰場上的優勢。
這三路大軍分別是:吳璘、郭浩、楊政等人率領的西線軍隊,這幾人是抗金名將吳玠的幕僚,所以帶兵作戰能力不俗,韓世忠率領東線部隊和嶽飛、劉琦、張俊率領的中路軍隊。
這三路軍隊,隻有嶽飛、劉琦、張俊率領的中路軍隊,和金人對持中占據優勢,其他的兩路軍隊隻是相持之勢,沒有在戰場上取得優勢。
中路軍隊雖然取得了優勢,但內部矛盾重重,主要是三支軍隊的將領不和,嶽飛、劉琦、張俊都取得了一定戰果,但他們協同作戰,互相支援的情況很少。
嶽飛是三人中抗金最積極的,而張俊軍閥氣嚴重,為了保存實力,在抗擊中表現得很懈怠,劉琦也在順昌大捷後,志得意滿,不願配合嶽飛作戰。
這也使得宋軍的軍事力量很難最大化地發揮出來,影響了他們對金人的威脅力。
同時,由於朝廷內部秦檜等人和嶽飛不和,對嶽飛的後勤支援相對不足,這也會影響嶽家軍的戰鬥力。
第三、南宋實力下降,不足支持宋軍滅掉金國。
宋朝的綜合實力是強於金國的,但北宋滅亡後,趙構雖然建立了南宋,但國土面積、人口等都有了縮減,相對於北宋,南宋的綜合國力有所下降。
雖然南宋軍隊常年作戰,再加上出現了一批名將和跟隨將領已久的親軍,這使得南宋軍隊的戰鬥力有所增強。
同時,金軍在奪取大量的財物、美女後,有些沉迷享樂,再加上內部矛盾重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這使得南宋的軍隊具備了抗擊金軍的實力。
但要直搗黃龍,迎回二聖,則需要滅掉金國,或者給金國予以重創,這會使金國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到時候金人為了保護家園,定會爆發出更強的戰鬥力,和宋軍殊死搏鬥,再加上金國還有偽齊這個援軍,使得他們具有很強的戰鬥力。
以當時的南宋軍隊力量,是很難消滅或擊潰這支金軍的。
即使趙構全力支持嶽飛北伐,但考慮到南宋的綜合國力,軍隊自身的問題等,他們是很難滅掉金國的。
但嶽飛不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他可以繼續擴大戰果,收復一些失地,同時也能給金軍更大的打擊,使金軍對南宋的威脅減弱,但要直搗黃龍,迎回二聖,以嶽家軍的實力,或者南宋軍隊的力量,是很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