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處於人生的低谷期,建議讀讀蘇軾這首詩,或許會有啟發
蘇軾,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
不僅在文、詩、詞三方面取得極高的造詣,為後代文人所敬仰。
就受到後人廣泛喜愛的程度而言,蘇軾一騎絕塵,超越宋代所有文人。
而人們說到蘇軾,熱度最高的話題就是蘇軾的豁達精神。
每當遭遇困境、陷入低谷時,腦中總會蹦出一兩句蘇軾的詩詞寬慰自己。
蘇軾年未及冠,學通經史。
先學諸子百家,懂論辯之道,明古今之治。
之後讀《莊子》,喟然嘆息。
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加上家學熏陶,蘇軾在儒釋道三種思想中自由穿梭。
不僅欣然接受三種思想,而且認為他們本來就是相通的,儒釋不謀而同。
所以,蘇軾吸取儒家經世濟民的精神,積極進取。
22歲中進士,入仕後敢於進言,不隨波逐流。
他看重政策實行的實際效果,因此他在王安石掌權實行新政時反對,又在司馬光上位廢除新法時持有不同意見。
這就導致他兩次受排擠,裡外不是人。
之後烏臺詩案,差點沒命。
晚年又一再被貶,甚至流放到海南。
那個時候,海南還是荒蕪之地,流放海南的處罰也就比滿門抄斬輕一些。
面對苦難,蘇軾沒有逆來順受,而是采取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
他被貶到哪兒,就在哪兒做出卓越政績,疏通河道、維修水壩、滅蝗救災、捐修二橋。
他將儒家的堅毅精神和老莊的超越精神,以及禪宗的平常心結合在一起。
從而做到了執著於生活又超然物外,沉著、樂觀、堅定、曠達。
韓愈、柳宗元等人被貶,作詩多為淒苦之音。
蘇軾被貶到蠻荒之地時,卻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似乎嶺南隻有多汁的荔枝,沒有荒蕪的土地和落後的民風。
這樣堅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運屈服的精神刻在蘇軾的骨髓中,所以蘇軾在逆境中所作之詩依然辭采壯麗。
《六月二十日夜渡》便是最好的證明: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這首詩是蘇軾從儋州遇赦北歸時所作。
『參橫鬥轉』化用詩經『月沒參橫,北鬥闌幹』一句。
用星象的變化趨勢,表明黑夜將近,比喻自己得到新生。
即使命途多舛、陰雨連綿,也會有放晴的那天。
烏雲散去,明月高懸,這樣的景致是誰安置點綴的呢?
自己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又是誰幫了一把呢?
不過天容、海色本就是清白澄明的。
這一句也是暗喻自己本就是純潔清白的。
魯叟兩句摻雜了典故於其中,隻是蘇軾對用典這樣的技巧的掌握已臻化境,所以讀者絲毫看不出鍛煉之痕。
魯叟指的是孔子,孔子曾經說道不行,就乘一葉扁舟,飄搖水上。
蘇軾這裡在加了『空餘』二字,說明他本想這樣做,但是如今洗刷冤屈,重新被召回,那麼道將行,自己也用不著隱退。
屈原著有《離騷》,『雖九死吾猶未悔』,表明自己即使被小人污蔑、承受莫須有的罪名,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志向,也不會忘記解救民眾於倒懸。
蘇軾化用此句,是想說自己和屈原一樣。
他就算被貶到南荒之地,也不會為當初的耿直進言感到後悔。
為國為民,雖九死,那也值了。
何況,被貶海南對於他來說也是一次遊歷,見聞奇絕。
這首詩值得每一個人身處困境的人品讀,詩中流露出戰勝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寵辱不驚的寬大胸懷會給人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