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化書法:臨帖功底紮實,行書飄逸瀟灑,瘦金體頗得宋徽宗神韻
鄭智化是一代人的回憶,他的一曲《水手》,不知道激勵了多少年輕人,成為了迷茫人心目中的指路明燈。
不僅如此,鄭智化的個人經歷也是非常的傳奇。
他深有殘疾,卻能夠在音樂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此可見,鄭智化不僅是音樂界大牛,更是勵志學教父級人物。
在鄭智化的粉絲群體中,流傳著一種說法,即鄭智化早年是想當一名書畫家。
天意弄人,鄭智化最後成為了一個音樂人,人們反而忽略了鄭智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
其實,鄭智化書法確實是行家裡手,不像其他明星那樣帶著玩票性質,而是實打實的臨帖。
在鄭智化的社交平臺不難發現,他發了大量的臨帖習作。
由此可見,鄭智化日常生活中非常註重臨帖練習,臨帖功底也極為紮實。
其中,有兩幅臨帖書法作品很有代表性。
第一幅書法作品,所寫內容選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不得不說,這5行小字寫得是那叫一個飄逸瀟灑。
行書誰都會劃拉兩下,可寫出名堂就非常難了,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書法功力。
第二幅書法作品為王羲之的《喪亂帖》,暫且不說筆法結體如何,單單臨帖中的書法態度,就能看出來鄭智化絕非那種半路出家的人。
這兩幅行書書法作品寫得可謂是飄逸瀟灑,令人賞心悅目。
最讓人意外的是,鄭智化能夠寫一手漂亮的瘦金體。
瘦金體堪稱書法界的王冠,入門特別難,想要寫好更難。
瘦金體最核心的操作就是瘦、硬,稍有不慎一筆下去就是敗筆了。
然而,從鄭智化瘦金體書法作品來看,無論是筆法還是結體,無不流露出瘦金體的感覺。
瘦金體之硬,瘦金體之瘦,在鄭智化的書法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倘若說鄭智化瘦金體形似還不夠,最為關鍵的是鄭智化瘦金體氣質上與宋徽宗比較接近。
宋徽宗之瘦金體雍容華貴,明眼人一下都能被趙官家的天家威儀所震撼。
從這個角度來說,鄭智化之瘦金體頗得宋徽宗神韻。
那麼,鄭智化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筆者看來,鄭智化在三方面下功夫了。
一則,用心至誠。
對待書法的態度很端正,該臨帖就臨帖,完全把書法當作了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而不是謀取利益的途徑。
二則,練習勤奮。
瘦金體雖難,可潛心研究還是能夠做到形似的。
三則,鄭智化註重提高文化素養,注意研讀宋徽宗瘦金體,氣質上就與宋徽宗較為接近了。
綜合來看,鄭智化書法確實是很有幾分功力,還真不能劃歸到江湖書法或者名人書法中。
尤其是瘦金體能夠頗得宋徽宗神韻,這已經是殊為不易了。
毫不誇張地說,鄭智化書法已經到了一種境界,逐漸的從模仿走向了形成自己的風格。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鄭智化這條路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絕非一時之功能夠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