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情人:李清照與夫婿愛在瘟疫蔓延時。《網路歷史》

在醫療衛生不及現代發達的古代,每逢天災後就是重大疾病傳播的開始,如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河北地區發生大水災,來年三月就爆發疫災。

有學者依據宋代史料、醫書、地方志統計,兩宋約發生200多起大型傳染疾病,除上述水旱災的自然因素外,戰亂頻繁也是導致傳染病流行的另一個原因。

戰爭不僅會造成傷亡,在人口流動與物資短缺的情況下,提供了疾病的形成與傳播的良好條件。

雖然宋朝社會繁榮、文化與經濟高度發達,但兩宋共300多年,與遼、夏、金與蒙古之間發生多起戰爭,讓宋代疫病流行次數遠遠多於唐代。

其中,兩宋之交時發生的大型瘟疫,不僅加速了北宋的滅亡,也讓李清照失去了她的丈夫趙明誠。

《宋史》記載這場大疫:『建炎元年《1127年》三月,金人圍汴京,城中疫死者幾半。

"史書上寥寥幾語,不過根據李清照所著的《金石錄後序》,可以看出這場疫情爆發得有多突然。

《後序》裡李清照不僅寫下許多與丈夫相處的點滴,也細數著趙明誠將調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時,兩人相別的情景,以及趙因病而亡的過程:『《建炎三年》六月十三日,始負擔,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望舟中告別。

……途中奔馳,冒大暑,感疾。

至行在,病痁。

七月末,書報臥病。

餘驚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熱,必服寒藥,疾可憂。

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裡。

比至,果大服柴胡、黃芩藥,瘧且痢,病危在膏肓。

餘悲泣,倉皇不忍問後事。

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屨之意。

葬畢,餘無所之。

原來,趙明誠在趕著去就任的路上,就已經生病了,虛弱的身體當然不敵瘟疫的入侵,很快就臥病在床。

李清照一得知丈夫消息立刻趕往照顧,但趙終究不敵病魔。

僅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這對恩愛的夫妻就陰陽兩隔。

趙明誠的離去不僅讓李清照沒了生活依靠,也讓她失去精神上的寄托,加上國家的動亂,讓李清照一時茫然無所適從。

之後李清照一改過去文風,詞作充滿孤獨無依之悲的傷痛,如《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

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

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

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乍看是一闕詠梅的詞作,但內容卻無直接對梅花的外形、香味有任何描寫,也沒有著墨梅花高潔品格的字句,反倒有隱含孤雁失伴的意思。

整闕詞在情感的抒發上從淡轉濃,從『無佳思"到『情懷如水",再延伸至因笛聲和雨聲觸景生情而淚千行,全是因丈夫不在之故。

詞中引用春秋秦穆公之女弄玉嫁與擅於吹簫的蕭史之典故,以『吹簫人去玉樓空"暗喻趙明誠已亡故。

在人類漫長的與病毒、細菌抗爭歷史中,其實不隻中國古代的李清照寫下令人為之傷感的作品。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曾於1985年寫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

以哥倫比亞千日戰爭前後三十年為背景,描述男女主角歷經戰亂與霍亂,兩人的感情就如同瘟疫般,無法觸碰又充滿無奈,幸結尾兩人能於老年時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