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救命恩人,因一句荒唐讒言被處死,但真實原因卻大有深意。《網路歷史》

文/格瓦拉同志

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武將出身,但為人寬厚,鮮有用嚴厲手段對付大臣的舉動,並且幾乎沒有殺過一個功臣。

但令人不解的是,僅僅因為一句荒唐、拙劣的讒言,宋太祖竟然對救命恩人張瓊痛下殺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張瓊被讒殺的背後,是否還隱藏著不能為外人明言的秘密?

張瓊是大名館陶人,祖上數代都在魏博軍鎮做牙兵,均以驍悍、善打硬仗著稱《從中唐到五代,魏博牙兵的戰鬥力極強,遠超其他藩鎮》,而張瓊自然也繼承了這種良好『家風』。

據正史記載,張瓊『少有勇力,善射』《見《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很早便追隨趙匡胤南征北戰,立下過赫赫戰功,是後者手下最能打、最忠誠的將領之一。

張瓊

顯德三年《956年》,後周世宗柴榮親征南唐,趙匡胤作為前鋒大將,奉命攻取壽春。

某日,趙匡胤見戰局不利,便親自站在城下督戰。

守將劉仁瞻見狀,便命士兵使用車弩禦敵,射出的箭矢跟椽子那般大。

張瓊見情勢危急,便用身體死死地護住趙匡胤,結果被車弩射中大腿,昏死後良久才復蘇。

趙匡胤死裡逃生後,對張瓊感激不盡。

4年後《960年》,趙匡胤逼迫周恭帝柴宗訓禪位,由此建立起宋朝。

趙匡胤稱帝後,提拔張瓊做禁軍首領,不久又晉升他為內外馬步軍都軍頭,領愛州刺史。

等到皇弟趙光義調任大內都部署、行開封府尹後,宋太祖便任命張瓊接任殿前都虞候,並宣稱『殿前衛士如狼虎者不啻萬人,非瓊不能統制』《引文同上》,由此可見對他的器重。

宋太祖畫像

張瓊是行伍出身,性格剛強、嫉惡如仇,自持與皇帝有著過命的交情,所以便不把石漢卿、史珪等佞臣放在眼裡,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侮辱他們,把二人稱之為『巫婆』。

石漢卿、史珪咽不下這口窩囊氣,便將張瓊恨入骨髓,必欲除之而後快。

張瓊在得罪石漢卿、史珪的同時,還數次在皇帝面前告發趙光義的陰事,由此也惹惱了趙光義。

為了除掉共同的敵人,石漢卿、史珪與趙光義合作,四下收羅張瓊的『罪行』,最終以張瓊『擅乘官馬,納李筠隸仆,畜部曲百餘人,恣作威福,禁軍皆懼』《引文同上》的罪名,請求宋太祖對他進行嚴懲。

被奸臣蒙蔽的宋太祖聞訊大怒,於是下令在朝堂上審訊張瓊,在後者拒絕認罪的情況下,竟指使石漢卿用鐵撾將他打得半死,隨後又將他關進大牢嚴刑拷打。

宋太宗畫像

張瓊因為熬刑不過,便『招認』了全部的罪名,隨即被賜死於汴梁城西的井亭,時在乾德元年《965年》。

事後,宋太祖命人查抄張瓊的家產,結果卻發現他的家中並沒有多餘的財產,而且奴仆也僅有3個人而已。

宋太祖發覺自己上當後,便將石漢卿等人召來一頓臭罵,但卻已是後悔不及。

從正史記載來看,宋太祖是受了石漢卿等人的蒙蔽,所以才錯殺張瓊,但這種說法大有問題。

因為,宋太祖跟張瓊相知多年,很了解他的脾氣秉性,相信他不會做出石漢卿等人羅列的『罪行』。

更何況,就算是張瓊的確有錯,宋太祖念及他對自己的救命之恩,斷不會將他處死,以免讓自己留下『忘恩負義』的污名。

張瓊曾向宋太祖告發趙光義

如此一來,張瓊之死必然另有隱情,而解開真相的關鍵點,就在於《宋史》中極隱晦地提及的一句話『誣毀太宗為殿前都虞候時事』。

那麼,張瓊究竟說過趙光義哪些『壞話』?

為什麼他要『誣陷』皇弟?

正史當中並沒有給出答案。

不過,在宋朝名僧文瑩所著的《玉壺清話》中,倒是給出詳細的答案,或許可以解開張瓊之死的真相。

據該書記載,趙光義擔任殿前都虞候期間,曾在暗中拉攏天下豪傑和滿朝權貴,並招納亡命之徒做心腹,意圖令人生疑。

不僅如此,趙光義還放縱屬吏、奴仆多行不法,影響極為惡劣。

張瓊接任殿前都虞候後,暗中查明趙光義的陰事,便巨細無遺地密報給宋太祖,要求他小心提防趙光義的一舉一動。

宋太祖因一句荒唐讒言處死張瓊

張瓊出於忠心告發趙光義,卻不想犯下『疏不間親』的大忌,徹底惹惱看重手足之情的宋太祖,由此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

因此,宋太祖憑借石漢卿等人捏造的罪狀處死張瓊,不過是表面文章而已,就算沒有奸臣的誣陷,他也會找借口處死張瓊。

隻可惜宋太祖把趙光義當兄弟,趙光義卻不把他當哥哥,11年後便暗害兄長,並奪了皇位,實在是令人無語。

史料來源:《宋史》、《續資治通鑒》、《玉壺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