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雍熙北伐失利以後,北宋對遼由進攻逐漸轉變成防禦,而北宋的退讓引來的是遼國進無止境的騷擾,遼國因是遊牧民族居多,而他們熱衷於的騎兵戰術對北宋邊境地區人民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
1004年,遼國20萬大軍在太後蕭綽,與遼聖宗的統帥下,開始對北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他們先聲奪人,很快攻破了北宋威虜軍和安順軍的防禦駐紮地,之後又攻破遂城與定州,直逼黃河南岸的檀州,威懾北宋的首都開封,遼國大軍一到,北宋朝廷慌成一片,有的大臣主張遷都,有人主張皇帝親征,有人搖旗不定,關鍵時刻宰相寇準表示『如果皇帝親征,遼軍不足為慮』
當宋真宗的大車出現在檀州戰場的前線時,所有的士兵的怒火被徹底點燃,眾人大喊『萬歲,萬歲』由此,北宋很快聚集起一支數十萬士兵的軍隊,而就在戰爭開始前,宋軍設計殺死了遼國大將蕭撻凜,這一消息傳來,徹底鼓舞了眾位士兵,遼軍未戰先損失大將,士氣大減,而蕭太後派去的援軍也遲遲不到,不得已,遼國蕭太後為此決定陣前議和。
第一次議和被宋真宗拒絕,他說『朕念往昔全盛之時,亦以和戎為利』蕭太後得知後,迅速率軍揮師南下,一舉掃蕩了宋朝的天雄軍,德清軍的駐地,一把火燒到了黃河南岸,宋真宗此時不得不考慮議和的問題,隨後,他派出曹利出使遼國具體商議議和條件,最後得出,每年北宋向遼提供30萬的歲幣,雙方安定於現今固有領土,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各自撤兵,這也標志了《檀淵之盟》的正式簽訂。
《檀淵之盟》的簽訂,數百年來一直被認為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恥辱,如同《南京條約》《辛醜條約》般,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背後的好處你想不到。
後人無數次的證明,北宋年間,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繁華的時期,當時的北宋年入1億兩白銀,如果和遼國打仗,每年都要投入五千萬兩,而簽訂《檀淵之盟》北宋隻需要用每年10萬兩銀子換來和平,這樣的結果為何不換?
而在檀淵之盟前,北宋有約451萬戶人口,20年後,北宋已經達到868萬戶,和平就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礎。
好處不僅如此,當宋與遼在其中開通自由貿易以後,宋朝的經濟再次拔高,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為了保障2國的和平,北宋一年隻需拿出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就換來了兩國長達數十年的和平,這樣的好生意為何不做呢?
這樣的後果,我們來看,似乎《檀淵之盟》的簽訂,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不帶有一點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