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後主曾送宋太宗一幅畫,宋太宗搞懂此畫秘密,說:妙啊。《網路歷史》

南唐後主李煜在亡國之後,曾被囚禁於宋朝的都城。

為了向宋太宗獻媚,李煜特意為其獻上一幅特殊的畫作,而當宋太宗弄懂畫作的秘密後,立即稱贊道:『果然是古今第一名畫!』。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五代十國後期,後周武將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篡奪柴氏天下建立了北宋王朝,成為宋太祖。

宋太祖為了能夠一統山河,在公元975年時集結精兵數十萬,攻打江南地區的南唐國。

同年2月,宋軍攻克南唐國都金陵外圍城關,並對金陵城形成了合圍之勢。

外有大軍圍城,內無糧米為繼,城內守軍人心渙散,連南唐後主李煜也失去了守城的信心,隨即奉上降表正式出城投降。

公元976年正月,南朝後主李煜被押送至宋朝京師,由宋太祖封其為違命侯,拜左將軍千牛衛,從此成為了被困於籠中的金絲雀。

至宋太宗繼位時,李煜又被封為隴西公,直至身死,他也沒有走出京城一步,成為後人無比感慨的對象。

作為一代帝王,李煜雖無統禦江山之才,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其書畫水平的造詣可謂登峰造極,在當時無人能出其右。

李煜的詞,不僅意境優美而且感情純真,既能直抒胸臆,又能傾吐身世家國之感,在情真意切的語境中,令讀者與詩詞產生共鳴。

李煜的代表作有《玉樓春》、《浪淘沙》、以及《虞美人》等等,尤其是他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更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據史料記載,在李煜被囚禁期間,一直醉心於書畫,並且又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李煜曾為宋太宗獻上了一幅畫,名為《牧牛圖》。

《牧牛圖》中的畫面,是一頭老黃牛在圍欄外悠閑吃草,牛的神情與姿態頗具動感,稱得上是一幅上乘之作。

然而宋太宗對此並不太感興趣,因為他畢竟是一代帝王,見過的名畫不在少數,《牧牛圖》雖好,在其眼中也不過是泛泛之作。

可令宋太宗沒有想到的是,在一日夜裡,他偶然又發現了《牧牛圖》的不同之處,因為此時畫作的內容,已經變成了黃牛臥宿於圍欄之中。

同樣是一幅畫,為何會在白日與夜晚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內容呢?

宋太宗對此感到十分驚奇,可又不好意思當面詢問李煜,於是趕緊召來博學的臣子,試圖揭開其中的秘密。

不得不說,北宋王朝果然人才濟濟,大臣聽完宋太宗的描述後,便為其揭曉了畫作突變的謎底。

原來,《牧牛圖》是由兩種不同的色調繪制的作品,它們分別是海南珠脂調和色料,以及沃焦山石磨色料,前者可以在日光下顯色,而後者則能在月光下顯色。

正是因為如此,《牧牛圖》才會出現日夜內容不同的現象。

宋太宗頓時感覺豁然開朗,直嘆此畫是天下第一『神』作,本來就喜歡吟詩作畫的他,想著派人找來這兩種神奇的色料,以此在宮中的畫院推行,可是大臣的一番話卻令他再度恍然大悟。

據大臣稱,繪制《牧牛圖》的色料,都是極為珍貴之物,它們或是隱藏於深山,或是深匿於大海,如果想得到它們,必須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與人力。

南唐後主李煜之所以能夠繪制如此畫作,正是他不體恤民力,隻知自己享樂的結果,《牧牛圖》看似精致無比,實則正是亡國的征兆。

不得不說,大臣的肺腑之言的確頗有道理,而宋太宗也同樣也從諫如流,隨即便打消了尋找畫料的念頭,轉而將精力放在治國安邦的方向上,而這幅《牧牛圖》,也被他掛在墻上,當作是時刻提醒自己的『反面教材』。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