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悲傷的詞作,結尾七字盡是愁意,如今卻成現代人口頭語。《網路歷史》

文章目錄

引言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這句詞就是評價中國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

作為古時文壇中少有的女性存在,她文采之精妙令很多人驚嘆,其中很多詩詞也被收入中小學教科書中,成為傳播度極高的存在。

『巾幗不讓須眉』這句話,在詞壇中被李清照詮釋得非常到位。

01

論起中國的女性詞人,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會是李清照。

李清照在中國文壇中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有一些豪放派的詞作。

其一生之中的經歷之坎坷也為世人感慨,也正是因為她『早歲不知世事艱』,才在中年經歷變故之後詞風大變,從寫文藝詩詞轉而到感慨世事。

世人對於李清照的評價如此之高,也是因為她的眼光不局限於深宅內院之中。

▲李清照畫像

1084年,李清照出生於一個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十分開明,母親也是名門之後,相當有文學修養。

在這樣文學氛圍濃厚的家庭中成長,李清照從小耳濡目染,再加上本人也十分聰慧,自幼便有詩名,曾經還受到過蘇軾大弟子晁補之的大力稱贊。

需要指出的是,李清照少年時代是與父親共同生活於汴京,因此寫的詩作也多是描述大家小姐的生活,如著名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最出名的一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汴京禦街近照《今河南開封》

宋徽宗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李清照18歲,與時年21歲的趙明誠在汴京成婚。

夫家是京中的高門大戶,趙明誠本人與李清照也同是品位高雅之人。

據李清照《金石錄後序》記載,兩人都是不喜歡奢華的人,因此很喜歡在當鋪中典當幾件衣服,然後在相國寺市場中買回他們喜愛的碑文和果實,而後兩人『相對展玩咀嚼』。

▲趙明誠與李清照塑像

02

兩年後趙明誠正式進入仕途,在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後夫妻二人仍舊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隻是在文學方面仍舊十分有探索的興趣。

他們通過親友將各大館閣收藏的罕見珍本借來,要是還在各處能收集到名人書畫和奇特器皿,就更會愛不釋手。

然而好景不長,朝廷內部的黨爭將李家卷入其中,李格非被罷免官職,隻得回到原籍。

▲李清照畫像

一段時間後李清照也受到了牽連,朝廷下詔『宗室不得與元佑奸黨為婚姻』,一對神仙眷侶面臨著被拆散的風險,汴京更是早已沒有李清照的立足之地。

1107年,趙家同樣被卷入黨爭之中,難以留居京師,李清照隨趙氏返回到在青州的私邸,開始了屏居鄉裡的生活。

在這裡兩人度過了十年時光,雖然稱不上富貴,但也是衣食有餘,還會一起勘校書本,欣賞青州各地的豐碑巨碣。

▲李清照故居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大舉南侵俘獲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北宋朝廷隨之崩潰。

44歲的李清照被迫整理書冊南渡,因為她隻能押運出15車書籍,其餘諸冊都會被焚毀。

憑借自己的機智,李清照在兵荒馬亂之中將這批稀世之寶成功押到江寧府中與趙明誠相遇。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趙明誠棄城而逃,與李清照繼續南渡,在度過烏江的時候李清照寫出了自己詩作中最豪放的一首《夏日絕句》,其中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流傳至今。

▲李清照畫像

在這段經歷中,趙明誠不幸於8月18日卒於建康。

安葬了丈夫後李清照大病一場,隨後攜輕便書帖典籍南逃,途中經歷多地,她所攜帶的文物和器具也因此大多散失,這令李清照悲痛不已。

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幾乎走投無路之際再嫁張汝舟,然而張汝舟隻是覬覦她的財產而不是真心待她,兩人爆發口角之時甚至拳腳相加,李清照被迫提出離婚。

▲李清照故居

南渡之後李清照的意志沒有消沉,但她詩詞創作風格由此大變,開始不再局限於院落之內,而把目光放到國家大事上。

在這段時間中,李清照感慨國破家亡、丈夫離世,自己幾經漂泊如浮萍孤苦無依,於是寫出了自己所有詞作中最為悲傷的一首詞作《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連用七個疊詞,刻畫出了相當淒慘的境遇,而末尾的『怎一個愁字了得』七字更是在說愁之中蘊含了無盡的愁緒,令人連連叫絕。

結語

如今,這最後的七個字也成為現代年輕人的口頭語,常常掛於口頭。

用來表達心中的愁緒和調侃。

雖然很少有人真正能感受到李清照後半生顛簸的愁苦,但這句話確實很適合年輕人表達愁緒。

借用古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這些口頭禪和改編有些也很瑯瑯上口,也成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傳承文化的一種方式。

參考資料: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聲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