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是《水滸傳》裡的第一反角。
《水滸傳》『反貪官不反朝廷』主旨中的『貪官』,指的就是以高俅為代表的一大幫害人蟲。
高俅在《水滸傳》中出場最早,金聖嘆在評《水滸》時說得很清楚:『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書中說高俅『最是踢得好腳氣毬』,更兼『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雜耍;亦胡亂學詩、書、辭、賦』,但『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
他先是在東京城外幫閑,陪有錢的公子哥鬥雞玩馬,風花雪月,後來得開堵坊的柳世權信,推薦到東京董將士家做事。
董將士嫌他是個破落戶,擔心他把壞風氣帶入自己家門,『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另造書信,轉送給了小蘇學士。
小蘇學士也不歡迎他,再造一封信,轉送入駙馬王晉卿府裡。
但是,高俅時來運轉,合該發跡,奉駙馬王晉卿命令,送一對羊脂玉做的鎮紙獅子入端王府。
端王正在踢球,高俅適時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球技,得到了寵幸。
不久,哲宗駕崩,端王即位,是為徽宗。
高俅因此一步登天,當上了殿帥府太尉。
按照《水滸傳》這種寫法,蘇軾和高俅其實談不上什麼關系,算是有過一面之緣吧。
但事實上,高俅曾是蘇軾手下文秘,而且,兩人有一定交情。
南宋人王明清的《揮麈後錄》記:『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吏,草札頗工。
東坡自翰苑出師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
即高俅原是蘇軾的小吏,頗具文采,得到蘇軾的欣賞。
元祐八年《
1093
年》蘇軾從翰林侍讀學士外調到中山府,前途險惡,因為愛才,有意要為高俅尋一個好歸宿,將高俅推薦給了曾文肅公——即曾佈。
但曾佈以自己手下文書眾多為由,婉拒了蘇軾的好意。
於是蘇軾又把高俅推薦給了好朋友王晉卿。
《宋史》沒有為高俅立傳,眾書對他的記載東一麟、西一爪,零零碎碎。
但《揮麈後錄》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關於高俅的上位,《揮麈後錄》隻是以『逾月,王登寶位。
上優寵之,眷渥其甚厚』,『數年間建節,循至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領殿前司職事』,寥寥數筆帶過。
這其中還穿插了一個小插曲,即有人對高俅的升遷提出了異議,宋徽宗直接回懟說:『汝曹爭如彼好腳跡邪!』
不過,根據《宋南渡十將傳》卷一《劉琦傳》中記載,宋徽宗為了提拔高俅,並沒有公開說『因為高俅踢球踢得棒,所以就應該居高官、坐高位』,而是將他送到邊塞鍛煉,最後『以邊功至殿帥』的。
有人因為高俅沒有列入『北宋六賊』的名單內《註:六賊分別為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李彥》,而《揮麈後錄》又寫他為人忠厚,知恩圖報,『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問候甚勤』,厚待蘇家後人。
所以,有些人認為是《水滸傳》醜化了高俅。
這是不對的。
『六賊』之名,最早出於太學生陳東在宣和七年《
1125
年》的上書,他在書中說:『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
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當時的陳東隻是太學生,對朝政了解不多,隻列舉和斥責了六個首惡人物而已。
而高俅的忠厚,也僅僅限於蘇家後人而已,對待其他人,卻是隨時都會露出吃人的本相。
宰相張商英曾勸宋徽宗『節華侈,息土木』,不要過度鋪張浪費,耗損國庫。
高俅惡狠狠地參了張商英一本,要宋徽宗以行樂為主,斬殺張商英以儆效尤。
還有,《宋史?
李若水傳》載,高俅死於靖康元年,宋徽宗打算掛服舉哀。
李若水勸阻說:『俅以幸臣躐躋顯位,敗壞軍政,金人長驅,其罪當與童貫等,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
應該說,李若水沒冤枉高俅。
據《靖康要錄》上載:高俅『身總軍政,而侵奪軍營,以廣私第,多占禁軍,以充力役』
他招募的士兵,以技藝工匠為主,不為了保家衛國、上陣殺敵,隻為他個人打工。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也記:高俅主持的軍隊水上爭標競賽,搞的全是雜耍百戲之類的花架子。
毫無疑問,軍隊『紀律廢弛』、『軍政不修』,後來成為金人隨心所欲宰屠的鼻涕軍,高俅作為總領軍政的頭號人物,難逃其責。
一句話,高俅的罪惡,實與童貫等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