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年,19歲的蘇轍和哥哥蘇軾一起參加禮部會試,兄弟兩個都進士及第,被置於高等,蘇軾名列第一,蘇轍雖然沒有哥哥的成績好,但也名登五甲。
這次進士考試之後,兩兄弟並沒有馬上步入仕途,因為他們收到了母親故去的消息,馬上陪同父親趕回家鄉為母親守孝。
但是,這次考試已經足以讓兩個人在京城名聲大噪,為他們之後成功入仕打下了基礎。
一、嶄露頭角
1061
年,蘇轍和蘇軾返回京城,參加由大臣推薦的制科考試。
蘇軾塑像,網絡圖
在這次考試中,蘇轍表現出和蘇軾極為相似的特點:敢於秉筆直言。
在他的策問試卷中,他針對當時的政事得失大膽議論,完全不顧及當政者宋仁宗的感受。
果然,試卷送上去之後,初考官胡宿認為蘇轍對宋仁宗不恭敬,不準備錄用他。
但是另一位考官司馬光卻很欣賞蘇轍的文章,他建議將蘇轍置於第三等—–蘇軾這次考試的成績就是第三等,被譽為『百年第一』。
—-無奈胡宿強烈反對,最後隻好將蘇轍置於下等。
但是即便蘇轍被置於下等,不如哥哥蘇軾,這成績也足以值得老父親蘇洵驕傲:
因為這次考試最終隻錄取了四人,蘇軾和蘇轍兄弟就占了兩席之位。
在此之前,蘇洵被韓琦推薦做官,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奉命在京城修《禮書》。
此次考試之後,蘇軾被委派了鳳翔判官的官職,蘇轍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蘇軾去鳳翔任職,蘇轍請求留在京城照顧父親,獲得朝廷批準。
二、反對青苗法
蘇轍步入仕途後,有一段時間在三司條例司任職。
三司條例司是主持熙寧變法的決策機構,權力極大,凌駕於三司之上,由參知政事王安石和宰相陳升之共同掌管。
當時呂惠卿也在三司條例司,對王安石變法的主張,呂惠卿都表示同意,因此他很快成為新黨的核心成員。
蘇轍畫像,網絡圖
蘇轍卻並非如此,尤其在王安石讓他對青苗法表達意見時,蘇轍直接指出了青苗法的缺陷。
王安石為此很長時間都沒有再提青苗法。
蘇轍在三司條例司呆了沒有一年,就被貶到外地,擔任河南留守推官。
不久,蘇軾也被貶出京。
在對待王安石變法這件事上,兄弟二人的態度不謀而合。
三、烏臺詩案
此時,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到外地做官的,還有張方平、文彥博等人。
蘇轍文名在外,很早就受到張方平的器重,他擔任推官不久,就被張方平征召到陳州,擔任陳州教授之職。
三年後,蘇轍又被文彥博征召為學官。
1079
年,蘇軾因為寫《湖州謝上表》被人誣陷入獄,不久被貶為黃州團練使。
蘇軾書法,網絡圖
此時蘇轍正在張方平處擔任應天府判官之職,他為了救蘇軾向朝廷上書,請求免去自己的官職為哥哥贖罪。
但是朝廷並沒有同意他的請求,絲毫沒有減免蘇軾的懲罰,同時還將蘇轍貶為監筠州鹽酒稅,還規定五年內不得有任何升調。
蘇轍不僅沒有救出哥哥,反倒把自己的前途也搭了進去,昔日的好兄弟成了難兄難弟。
四、起復
1085
年,宋哲宗即位,反對變法的司馬光被起用為副宰相,原來反對新法的官員相繼被召回朝中,蘇軾和蘇轍兄弟都在此列。
回到京城之後,蘇轍繼續擔任秘書省校書郎,很快又擔任右司諫,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專門負責諫諍之職,但凡官員有做得不恰當的都可以彈劾。
被蘇轍彈劾的官員包括宰相蔡確、尚書右仆射韓縝、樞密使章惇,以及蘇轍的前同事呂惠卿,這些人都是支持新法的官員,在蘇轍的彈劾下,都被貶到外地任職。
對於司馬光的『盡廢新法』,蘇轍也提出了不同意見,但是司馬光卻從來不聽。
雖然不聽蘇轍的意見,司馬光卻始終重用蘇轍,很快蘇轍就升到了吏部尚書。
蘇轍書法,網絡圖
同時,他的哥哥蘇軾又踏上了外地就任之路,到杭州擔任知州。
蘇轍想要和哥哥一起去外地,接連上書四次,卻都沒有被批準,他仍然留在京中任職。
直到1094年,哲宗親政,新黨再次得勢,蘇轍再次被貶,到汝州擔任知州。
五、兄弟一別
這次,蘇軾比他更慘,被貶到了距離京城千裡之遙的惠州《今廣東惠陽》,不久又被貶到海南儋州,接受的是僅次於滿門抄斬的處罰。
蘇軾遠赴海南的時候,蘇轍也正在貶謫途中,二人在藤州相遇,兄弟兩個依依惜別。
從此分手,竟是永別!
1100
年,天下大赦,蘇東坡踏上北歸之路,不久即病逝於常州。
三蘇祠,網絡圖
蘇軾臨終之前,最遺憾的事就是沒有見到自己的弟弟蘇轍,此時的蘇轍正遠在他鄉擔任濠州團練副使的職位。
得到兄長病逝的消息後,蘇轍十分悲痛,但是他仍然強忍住悲傷的心情,遵從之前兄弟二人的約定,為哥哥寫下了《東坡先生墓志銘》。
蘇軾病逝於被赦途中,或許是他的幸運。
因為隨之而來的,是奸相蔡京一手主導的黨禍,這一次,蘇轍被降為朝議大夫,直到1103年致仕。
65
歲的蘇轍選擇在潁川定居。
此時,曾經和他一起反對新法的那些老臣已經所剩無幾,蘇轍因此自號『潁濱遺老』,他每天隻是默坐參禪,讀書著述,閉口不談時事。
蘇轍的著作頗豐,他留下的著作有《春秋集解》、《論語拾遺》、《道德經解》等。
在詩詞創作方面,蘇轍一直在努力追趕兄長蘇軾,但是無論是思想和才力,他都略顯遜色。
蘇轍的散文寫得很好,尤其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曾經稱贊他的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1112
年,74歲的蘇轍病逝。
到宋高宗時,因為他的長子得到重用,蘇轍獲贈太師,被封為『魏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