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黨,是宋朝宋神宗熙寧變法之後形成的一個反對變法的朋黨;與之相對應的是支持變法的元豐黨。
元佑黨人案:北宋末年的重大案件,歷經神、哲、徽、欽、高宗五朝。
持續時間近百年,卷人人數500多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黨政。
元佑黨碑則是指宋徽宗宰相蔡京,編寫了的一份元祐黨人名單,將這些人定性為奸黨。
隨後將名單發往全國,讓全國都刻碑記錄『奸黨』名單,讓他們遺臭萬年的事件。
可惜蔡京沒能如願,機緣巧合之下反而讓蘇軾聲譽大振。
一起看看事情始末吧!
蘇軾
新舊黨政開始
宋神宗年間王安石為宰相,為了革除弊政實行變法。
以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派一直反對變法,於是王安石將反對變法的人統統貶謫出京城。
這裡面就有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後來由於王安石識人不明,再加上投機派呂惠卿反戈反對變法,王安石被逼辭去宰相之位,熙寧變法失敗。
宋哲宗繼位之後,高太後主持朝政,元佑元年司馬光任宰相。
於是司馬光罷廢新法,改革派官員章悼、蔡京、蔡確等先後被逐出朝廷,史稱『元佑更化』。
這也是『元祐黨人』的由來。
前有王安石貶謫反對變法之人,後有司馬光逐出支持變法之人,變法與反對變法之人黨爭,也從國家興衰政策之爭變成了純粹的黨爭。
《以下支持變法稱為新黨,反對變法稱為舊黨》
司馬光
舊黨分裂
司馬光擔任宰相時間很短,到元祐元年九月就病逝。
司馬光病逝之後,舊黨失去統一領袖之後分裂為三個派系。
以程頤為首洛黨、以蘇軾為首的蜀黨和以劉摯為首的朔黨。
這三個黨派並沒有在當政之後改革朝政,而是在內部進行了一系列的鬥爭。
蘇軾因為厭倦朝堂爭鬥,很快自請離京,到杭州當起了地方官,在杭州蘇軾興修水利造福百姓,我們現在熟知的蘇堤就蘇軾這一時期修建。
舊黨隨後對新黨人的迫害其實與蘇軾並無瓜葛。
程頤
新黨迫害『元祐黨人』
元佑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後離世,哲宗開始親政。
為紹述熙寧、元豐之法,改元佑年號為紹聖,起用章惇相,曾佈、蔡卞、林希等也分居要職。
章惇執政伊始,便大肆報復,紹聖元年(1094年)將舊黨官員全部貶至現在的廣西、廣東等地,蘇軾在這一時期被貶至廣東惠州,後來又被貶到海南島。
蘇軾來到海南島也是一番施政造福百姓,興辦教育、興修水利。
蘇軾離開儋州《海南》之後海南開始有了鄉試、東坡井、東坡路、東坡帽等等。
但是無論蘇軾做官怎麼樣,這一時期『元祐黨人』的名字被扣上了。
蘇轍被貶廣州
窮兇極惡的『元佑黨碑』鬧劇
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任宰相,九月,徽宗下詔開具元符臣僚章疏姓名,把元符年間曾經上書的官員分為正上、正中、正下、邪上尤甚、邪上、邪中、邪下七等。
結果被列入正上的六人,是吹捧奉承蔡京的無恥之徒,正中、正下兩等共計三十五人,被列入『邪』字榜上的竟達593人。
後來宋徽宗又下詔書說:『應系元祐責籍並元符末敘復過當之人,各具元籍定姓名人數進入,仍常切契勘,不得與在京差遣』於是蔡京把『元祐黨人』、政敵統統上報,定性為奸黨共計120人上報宋徽宗。
這120人裡面包含司馬光、蘇軾、黃庭堅等等舊黨所有的名人都在內。
另外還有曾佈、張商英等人也因為與蔡京政見不合被定性為奸黨。
隨後宋徽宗禦筆書寫,鐫刻於端禮門的石碑上,用以昭示天下。
宋徽宗書法
後來有官員上書說不知道端禮門上的『奸黨』名單,要求在自己的州裡面也刻一個『元佑黨人碑』。
蔡京一聽之後幹脆把前面的列入『邪』等的和『奸黨』一起,直接通報全國,要求全國州縣,每地刻『元佑黨碑』一個,讓『奸黨』名單遺留萬年。
現在來看這個『元佑黨人碑』事件,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鬧劇,也註定以鬧劇收場。
蔡京書法
司馬光、蘇軾聲譽之碑
『元祐黨人碑』名單裡面包含司馬光、蘇軾、黃庭堅等當時影響力巨大的文學名士,在名單傳達到各地之後可謂是狀況百出,有的州縣直接不予理睬,有的州縣則是積極響應。
可是當名單傳達到長安時候,士,一個叫安民的石工被征鐫字,他推辭說:『民愚人,固不知立碑之意,但如司馬相公者,海內稱其正直,今謂之奸邪,民不忍刻也』官府大怒,欲加罪於他,他哭泣著說:『被役不敢辭,乞免鐫刻安民二字於石末,恐得罪後世。
在九江有一碑工奉命鏟掉蘇軾、黃庭堅書寫過的匾額,他說:『小人家舊貧簍,止因開蘇內翰、黃學士詞翰,遂至飽暖。
今日以奸人為名,誠不忍下手』經過這兩件事一鬧騰,民眾都知道了司馬光、蘇軾等人被列為『奸黨』的時期,紛紛為他們鳴不平。
一時之間,蘇軾等人在民間聲譽大振。
蔡京真是搬起石頭給別人做了墊腳石啊!
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元祐黨人碑消失
崇寧五年(1106年)正月,因慧星出現,徽宗下詔準許中外臣僚直言朝政網失,中書侍郎劉逛『首勸徽宗碎元枯黨人碑,寬上書邪籍之禁』徽宗馬上采納,夜半派遣黃門到端禮門拆毀元枯黨人碑,恢復他們的仕籍,外地『奸黨』石刻也一律除毀,不許言官再彈勸此事。
至此元祐黨人碑鬧劇結束。
喜歡請關注,每天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對於蔡京的做法你有什麼想說的,留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