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貢體制中對外國使團的限制,分析宋朝的外交政策。《網路歷史》

中國近代的著名外交家陸征祥在接受采訪時曾經說過:『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

他的這番感慨是基於清末民初極貧極弱的中國屢屢遭受外國列強的欺負而發表的。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一個積富積弱的朝代,那便是宋代,雖然經濟繁榮的程度空前,甚至超過了盛唐時期,但綜合國力並不怎麼樣。

尤其是軍力羸弱,在周邊少數民族紛紛崛起的時代,不斷喪失疆土。

處於這種環境裡,宋朝的外交政策又是怎麼樣的呢?

本文謹以朝貢體制中對外國使團的限制為管窺點,了解宋朝的外交活動發展狀況。

一. 兩宋的外交格局演變

1.北宋的外交狀況

自秦代到清朝,在中國的歷史上所有統一的封建王朝之中,宋朝的生存環境最為惡劣,來自於周邊的威脅也最大。

北宋初年,中國自唐季五代以來的亂世稍稍得到平靖,初具統一的格局。

但北方的遊牧民族已然崛起,特別是以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和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國為首的兩股勢力,嚴重威脅到北宋北方及西北部的邊境安全。

他們不僅繼承了先輩的彪悍善戰,而且通過長期學習唐朝優越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及各行業的先進技術,使自身的國力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在經歷了幾度戰爭之後,宋人雖處劣勢,卻未傷及元氣,但是宋人更喜歡采用割地輸款的方式來換取和平。

不但每年向外族交納大量『歲幣』,還將地勢險要的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失去了燕山及長城的屏障,北宋的防禦體系就更加脆弱了。

雖然北宋並不傾向使用武力來恢復中原王朝在東亞地區的霸主地位,但是卻未嘗停止過利用外交手段來制衡對自己有威脅的鄰國。

在北宋時期,遼國是中原最大的威脅,宋人曾聯合高麗、西夏以及新興的金國共同抗遼,最後與金國聯手滅了遼國。

北宋雖然在這次會盟中取得了勝利,也收復了部分失地,但主要是因人成事,自身依舊孱弱的軍力在強大的金國面前暴露無遺。

更糟糕的是,遼國被滅以後,金國與北宋領土接壤,再無緩沖地帶,這也為日後亡國埋下惡果。

2.南宋的外交處境

聯金滅遼的外交策略所取得的勝利非常短暫,不久就被金國反噬,半壁江山落入敵手,連皇帝也成了俘虜。

就這樣北宋滅亡了,康王趙構逃往江南,重新組建南宋朝廷。

這樣一來,南宋的生存空間就更加狹隘了。

即便如此,南宋還是有能力有機會抵抗金人的入侵甚至於反擊和收復故土。

這是中華民族在遇到危機時所爆發出來的強大抗力與韌性,嶽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的軍事行動印證了這一點。

然而以宋高宗為首的南宋政府出於私心的考慮並不打算與如日中天的金國硬碰硬,他們處死嶽飛、韓侂胄等主張匡復中原的大臣,依舊沿用前朝貢歲幣的方式換取和平,以便偷安一隅。

有詩描繪當時情景『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當然,南宋也並非一味偏安,在外交、軍事方面還是有動作的

但其思路不是讓自己變得更強來抵禦外敵,而是效法前朝引虎驅狼的故事,與後起之秀蒙古聯合,共同對付金國。

其結局與北宋一樣,唇亡齒寒,最終成就了元朝的大一統。

二.兩宋經濟外交的發展

1.宋朝外交經濟的趨勢

由於北宋在軍事及外交方面的示弱,中國第一次失去了東亞中心主導國的地位。

但憑借繁華的商業氛圍以及對外開放的國策,還是吸引著周邊諸國的交往。

在宋朝的對外貿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民間貿易,另一種是官方貿易,又稱為朝貢貿易。

《宋會要》載:『二聖《指太祖、太宗》以來,四夷朝貢曾無虛歲』除遼、夏外,高麗、交趾與北宋形成屬國關系,邊境貿易回來不斷。

由於遼國和西夏的勢力日漸強盛,以往西域與中原商貿往來的絲綢之路受到阻隔與封鎖,所幸唃廝囉在河湟地區建立青唐吐蕃之後,陸上絲路通過繞道而延續。

中亞諸國與宋朝的交往才得以維持,但頻度遠不如唐朝時期。

另外臨海的東南亞國家基本也是與宋朝維持經貿交往的關系,尤其是在南宋時期疆域大面積萎縮時更是如此。

宋人對他們采取的是『來而不拒、去而不追』的外交策略。

2.宋人重視外交貿易的原因

宋人寧願每年繳納大量的歲幣給周邊的強鄰,也不願意花大力氣整頓軍務,增強自身的實力是有原因的。

他們算過一筆賬,每年送出去的歲幣,不過是增加足夠抵禦外敵的駐軍所需軍費的十分之一。

既然小投入便可換取和平,又何必大費周章呢?

簡而言之就是能用錢擺平的事都不是問題。

但是錢又從何而來呢?

中國封建時代歷來都是重農抑商的,而到了宋朝,政策變為農商並舉,對外開放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

《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記載宋神宗的話:『東南利國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

昔錢鏐竊據浙廣,內足自富、外足抗中國者,亦由籠海商得術也』。

《宋會要輯稿》中也收錄了宋高宗對海外商貿的評價:『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當,所得動以百萬計,豈不勝取之於民?

』。

上層社會對商貿有如此認識,也就無怪乎外交經濟會在宋朝盛行。

3. 宋朝外交經濟的狀況

唐季以來,西北絲路斷斷續續難以為繼。

到了宋朝,經濟中心南移,沿海港口開發了許多新的貿易中心,以廣州、泉州、明州《今寧波》為首的外貿港口就有十幾個。

宋朝不僅貿易港口眾多,而且交易的規模和商品的種類也非常多。

據《夢粱錄》記載,宋代的航海船大者可承載五六百人,而經過今天福州一地的考古推斷,當年大型航海大船就有三百餘艘之多。

說到宋代進出口的商品,包括寶物、佈匹、香料、皮貨、瓷器、藥材等等有稅收記錄的貨物就達410種,可謂盛況空前。

北宋初期,對朝貢貿易不加限制,貢使可以隨意從任何口岸進入中國,所攜帶貨物均視為貢品,直送汴京。

朝廷還會對貢品給予高於其價值的回賜,另外還會對貢使進行額外的賞賜。

4. 宋朝外交經濟的弊端

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海內外大量的客商前來進行貿易。

比起民間貿易來說,這些海外商人更喜歡進行官方的朝貢貿易。

首先朝貢所獲得的回饋之利要高於貢品的價值,可以確保利潤;其次以進貢之名到埠的商船可以獲得免稅優惠,使得這種交易獲利更重;再者參與朝貢的使臣及隨行人員都能獲得額外的賞賜。

換言之,只要將貢船安全駛入宋境,便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有鑒於此,很多海外商人和來宋朝貢的外國使團合作,以朝貢的名義來達到為自己商品免稅的目的。

另外還有些外國使團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朝貢賞賜,擴充覲見人數。

更有的商旅為了降低成本提升回報,冒充使團來朝;也有部分敵國的間諜,混入外國使團當中做出刺探情報的行徑。

以上種種問題,都是出現在宋朝廣開海外朝貢貿易之初。

三.兩宋對外國經濟的限制

1.對進貢物品的限制

《宋會要輯稿·蕃夷》記載了一個關於朝貢法令改革的法案,由廣州官員提出,並得到了宋真宗的批準。

法案分為兩個要點,對進貢物品、進貢使團的規模人數都做了規定。

首先關於進貢物品的內容是這樣的:『海外藩國貢方物至廣州者,自今犀、象、珠貝、揀香、異寶聽譜持赴闕,其餘輦載重物,令悉納州帑估值聞奏,非供奉物悉收稅算……』,也就是說有公司會在港口對貢品先進行甄別,隻有奇珍異寶才有上朝進貢的資格,其餘物品由地方政府折價入庫,並將估價金額上報朝廷。

經朝廷批復後,給予進貢的使者相應的報酬。

更重要的是區分了貢品與非貢品,遏制了某些海外商船借進貢為名而為其交易的商品逃稅之現象。

2.對使團規模和人數的限制

同時,法案對外國使團的人數也有限制。

內中有:『每國使、副、判官各一人,其防援官大食、註輦、三佛齊、阇婆等國勿過二十人;占城、丹流眉、勃泥、古邏、摩迦等國勿過十人,並來往給券、料……』的記載。

同時,法案中還規定了假冒貢使的商客要依法入罪。

從以上這些規定看出,宋朝會根據所交往的國度之重要性,劃分出不同的朝貢使團規模標準

另一方面,以朝貢貿易為基礎的外交經濟制度因為賞賜無度、薄來厚往而導致成本不斷推高,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通過限制進京貢使的人數來削減朝貢貿易的規模,並嚴禁番商假冒貢使,從而降低了宋朝經濟外交的成本,有利於這項政策向良性方向持續發展。

結語

宋朝雖然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外交方面,還是相當失敗的。

無論在軍事沖突過程中是占上風還是下風,外交特點都體現出投降性和屈辱性,尤其是花錢買和平成了慣例。

在對強鄰的邦交上吃了虧,兩宋非但沒有痛定思痛,振作起來提升自身實力,反而熱衷於發展以海外朝貢貿易為主的外交經濟,以至於朝貢貿易泛濫成災。

雖說朝廷及時出臺政策規范了朝貢外交制度,對國民經濟和世界交流而言也是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在今天看來無疑是舍本逐末之舉。

參考文獻

1、《中國外交史《從夏至清》》

2、《中國古代外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