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歐陽修,為何要彈劾戰功卓著的狄青?真相令人落淚。《網路歷史》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對於封建王朝而言,這一說法同樣適用,比如北宋和南宋。

宋太祖趙匡胤,本為後周將領,通過陳橋兵變當上皇帝,擔心武將效仿他的做法,於是玩了一招杯酒釋兵權。

從此之後,宋朝一直秉承重文輕武之原則,武將難以得到重用,朝堂之上,文臣地位較為突出。

盡管如此,宋朝依舊出現過兩位青史留名的將領,北宋的狄青和南宋的嶽飛。

嶽飛不必多言,稱得上家喻戶曉,率領嶽家軍征戰沙場,拋頭顱灑熱血,打得金兵聞風喪膽。

奸臣秦檜屢進讒言,且宋高宗一心求和,在前線作戰的嶽飛被要求退兵,之後又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

嶽飛被冤殺,無異於宋高宗自毀長城,千百年來,秦檜的雕像跪在嶽飛墓前,這是世人對嶽飛的敬仰,以及對秦檜的唾棄。

狄青,比嶽飛早近百年,北宋最著名將領,當時的皇帝是以仁德著稱的宋仁宗。

但是,狄青最終抑鬱而終,而且還是跟歐陽修有關。

眾所周知,歐陽修乃一代名臣,同時也是文學泰鬥,與蘇軾、王安石不分伯仲,他的作品《醉翁亭記》入選教材。

另外,歐陽修主張除積弊、行寬簡、務農節用,雖然對王安石變法有意見,卻基於事實出發,跟司馬光的態度不一樣。

但是,歐陽修為何要彈劾戰功卓著的狄青呢?

真相令人落淚。

狄青出身貧寒,擅長騎馬射箭,後來因哥哥犯罪,他替哥哥戍邊。

金子早晚都會發光,狄青被派到邊關抵禦西夏進攻,每次都沖在最前面,身先士卒毫無畏懼,因臉上有刺青而帶著面具,人稱『面涅將軍』。

後來,狄青的名氣越來越大,范仲淹稱贊道:『這是良將之材』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為了讓狄青更進一步,日後成為大宋的帥才,范仲淹叮叮囑道:『將帥不知古今歷史,就隻有匹夫之勇』從此以後,狄青一有時間就讀兵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幾乎戰無不勝,宋仁宗喜不勝收,提拔他為樞密副使,不久後升任樞密使。

樞密使是武將的最高職位,其權力比肩宰相,甚至比宰相還要大。

北宋建立後,由於皇帝對武將不放心,為防止黃袍加身之事重演,樞密使又文官擔任,武官最多做到樞密副使,狄青打破這種慣例。

自從狄青當上樞密使,多數文臣心裡都很不爽,以各種借口指責狄青。

彈劾狄青的奏折越來越多,理由千奇百怪,目的卻都相同,勸皇帝罷免狄青的樞密使之職,最好把他調離京城。

宋仁宗不愧為千古仁君,面對流言蜚語,並沒有為之所動,依然對狄青非常信任,更沒有答應那些為官的請求,為何狄青還是被罷免了呢?

嘉佑二年,群臣再次組團對狄青發難,歐陽修在彈劾奏折裡寫道

:『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欲乞罷青樞務,任以一州』

歐陽修的話動搖了宋仁宗的想法,給狄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官銜,罷免其樞密使之職,並調他去陳州任職。

後世人對歐陽修彈劾狄青之事非常不解,認為他嫉妒心強。

在筆者看來,歐陽修絕不是心胸狹隘之人,他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保全狄青,因為奏折中還有這樣的話

:『既以保全之,亦為國家消未萌之患』

即使歐陽修不彈劾狄青,別的大臣也會彈劾,甚至誣陷狄青有謀反之心。

由此可見,歐陽修其實是在幫狄青。

在重文輕武的宋朝,狄青已經做了四年樞密使,實屬不易,功成身退才是最佳選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或許狄青心有不甘,埋怨歐陽修的做法,次年就去世了,被追贈中書令。

你對歐陽修彈劾狄青這件事,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