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可謂是一代名臣,與大文豪歐陽修同時考中進士,同朝為官。
在宋仁宗時代曾任監察禦史、樞密院直學士等要職。
後來於嘉祐六年《1061年》任三司使,進入朝廷中樞,位高權重。
宋英宗繼位之後,有謠言傳來,說蔡襄當初對宋英宗被為太子一事並不支持,宋英宗怒氣沖沖。
蔡襄書法
不過,韓琦、歐陽修、曾公亮三大宰相都出面針對此謠言對宋英宗做了解釋,說沒有任何文字等證據說明蔡襄對宋英宗繼位的異議,希望宋英宗不要相信謠言。
面對韓琦、歐陽修、曾公亮三大宰相的勸諫,宋英宗回答說:『如果我相信謠言,蔡襄哪還有命在?
』
歐陽修《文忠集》卷一一九·奏事錄:蔡侍郎襄,自給事中、三司使,除禮部侍郎、端明殿學士、知杭州。
初,上入為皇子,中外相慶,知大計已定矣。
既而稍稍傳雲有異議者,指蔡公為一人。
及上即位,始親政,每語及三司事,便有忿然不樂之色。
蔡公終以此疑懼,請出。
既有除命,韓、曾二公因為上言:『蔡襄事出於流言,難以必信。
前世人主以疑似之嫌害及忠良者,可以為鑒也』臣修亦啟曰:『或聞蔡襄文字尚在禁中,陛下曾親見之乎?
』上曰:『文字即不曾見,無則不可知其必無』臣修奏曰:『若無文字,則事未可知。
就使陛下曾見文字,猶須更辨真偽。
往時夏竦欲陷富弼,乃先令婢子學石介書字,歲餘學成,乃偽作介與弼書,謀廢立事。
書未及上,為言者廉知而發之。
賴仁宗聖明,弼得免禍。
至如臣,自丁母憂服闋,初還朝時,有嫉臣者乃偽撰臣一札子,言乞沙汰內官,欲以激怒群閹。
是時家家有本,中外喧傳。
亦賴仁宗保全,得至今日。
由是而言,陛下曾見文字,猶須更辨真偽,何況止是傳聞疑似之言,何可為信?
』上曰:『官家若信傳聞,蔡襄豈有此命?
』
歐陽修
宋英宗嘴上說自己不相信謠言,實際上仍然處處針對蔡襄,曾拿蔡襄的母親生病請假之事來為難蔡襄。
據史料記載,宋英宗曾指使禦史傅堯俞去彈劾蔡襄,以便他治蔡襄的罪。
不過傅堯俞為人正直,不願意按照宋英宗的旨意彈劾蔡襄。
由此可見,即便韓琦、歐陽修、曾公亮等人多做解釋,宋英宗仍然相信謠言。
為什麼宋英宗對自己手下這三個大臣都不相信,卻相信謠言呢?
我認為原因是謠言未必就是空穴來風。
韓琦、歐陽修、曾公亮三大宰相都以沒有文字等記錄證明蔡襄對宋英宗繼位有異議,卻忽視的一點是,可能同樣沒有文字記錄等證據表明蔡襄支持宋英宗繼位。
宋英宗想了解這一點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他隻需要查看蔡襄的上書或相關的工作紀要即可。
宋仁宗
宋仁宗從至和年間開始就屢屢生病,引起朝臣的擔心。
到了嘉祐年間,宋仁宗仍然無子,朝中群臣更是憂心忡忡,紛紛上疏書或當面勸諫宋仁宗立儲。
朝臣因避忌諱,當然不會明確要求立宋英宗為太子,但宋仁宗隻有宋英宗這麼一個養子,宋英宗是唯一的皇位繼承人。
群臣上諫立儲最多的時間有兩個時間段:一個是至和三年《1056年》正月之後,當時宋仁宗大病一場;另一個是嘉祐三年《1058年》前後,宋仁宗當時以後宮董淑妃有身孕為由拒絕,但董淑妃於嘉祐四年《1059年》生下了一個女兒。
宋仁宗
從蔡襄的為官經歷來看,蔡襄於至和三年二月到嘉祐五年秋應該不在京城為官,而是在泉州任知州,蔡襄正好錯過了這兩次勸諫立儲的最佳時間。
蔡襄於嘉祐六年《1061年》,被授為翰林學士、權理三司使,回到京城,宋英宗是在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被立為太子。
顯然蔡襄在回京後到宋仁宗立儲前的這段時間,也並沒有對宋英宗表示支持。
宋英宗為人比較註重感情,如果蔡襄確實支持宋英宗繼位的話,宋英宗不可能會故意針對蔡襄。
宋英宗曾對名臣文彥博說過:『朕被立為太子,都是你的功勞』實際上嘉祐三年《1058年》前後到宋英宗被立為太子這段時間,文彥博根本就不在京城。
而在至和三年《1056年》時,宋仁宗大病之後,身為宰相的文彥博和富弼就曾建議宋仁宗立儲,後文彥博被外放出京。
文彥博這個建言,宋英宗在8年之後還記得,當他向文彥博說起此事時,心中顯然是充滿感激之情的。
趙曙小時候
可見,蔡襄對宋英宗被立為太子、並繼承皇位之事並沒有明確支持,宋英宗自己應該是了解這一點的。
本來宋英宗也並非小心眼之人,不會計較此事,但謠言隨風飄來,這讓宋英宗心中不得不懷疑:原來蔡襄對他繼位有意見。
於是,宋英宗就給蔡襄小鞋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