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後,襄陽最初是由李孝忠占據著。
李孝忠被范瓊打敗後,襄陽漸漸就被桑仲占據了。
李孝忠破襄陽府,守臣直徽猷閣黃叔敖棄城去。
孝忠入城肆焚掠,盡驅強壯為軍。
始,范瓊討李孝忠,至襄陽,留五百兵戍守,使東南第五將徐彥領之。
仲故識彥,遺以刀,千秋怒其通寇……千秋棄城奔中廬,仲遂據襄陽。
桑仲與嶽飛有著相似的起點,那就是都在杜充手下工作過。
及充為留守……時嶽飛自太行山王彥軍中歸京城,為統制,與桑仲、李寶皆屯於京城之西。
後來,嶽飛與桑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那是因為,桑仲霸氣沖天,大有成佛成祖的樣子,所以沒有一直積極向體制靠攏,而是割據一方,試圖打出一片天下來。
嶽飛則從始到終,都是一心想融入體制,混出一番名堂來。
對於他們這種選擇,我們很難說,誰的更正確。
許多人總認為,嶽飛應該如何如之何,總而言之,嶽飛如果不跟著趙構混,就能如何如之何了。
問題是,翻開那段歷史,不跟著趙構混的人,都是什麼下場呢?
不是被當作賊寇砍了腦袋,就是跟著金國共建王道樂土去了。
嶽飛如果就混成這副德性,他還是歷史上的嶽飛嗎?
當然了,最美好的結果,自然是嶽飛不跟趙構混,然後拳打大宋、腳踢大金,恢復我漢唐盛世。
問題是,這種結果,應該隻能在意淫的想象中出現。
說回桑仲,因為他霸氣沖天,所以最初混得比嶽飛好。
在嶽飛跟著杜充,還是一個團級軍官時,桑仲就已南下割據襄陽,成為一方藩鎮了。
當時的桑仲是標準的軍閥,而且完全是叛軍的風格。
因為,他們公然殺戮政府官員,而且還一心想殺入巴蜀,隻是因為無法打敗王彥,所以無法實現這個戰略目標。
癸未,襄陽鎮撫使桑仲陷鄧州,殺右武大夫、淮康軍承宣使、河東招捉使、知汝州王俊。
仲既陷均、房,有窺蜀之志,擁眾犯金州白土關,彥以官軍保長沙平。
仲故為彥部曲,以書請曰:『仲於公無所犯,願假道入蜀以就食耳』
……彥曰:『今敵在陜西,若賊至安康,則四川腹背受敵矣。
敢有言避賊者斬!』
隻是桑仲願意高舉南宋的旗幟,而且南宋中央政府為了拉攏他們,所以彼此並沒有撕破臉;所以面對桑仲軍閥、甚至叛軍的作派,政府也假裝不知道。
因為類似的原因,所以面對桑仲、王彥之間的戰爭。
政府並沒有說誰是誰非,隻是勸他們以國事為重,不要再打了。
己醜,詔襄鄧鎮撫使桑仲,金房鎮撫使王彥,釋怨體國,不得自相侵擾。
甚至而言,桑仲被政府誘殺後,政府還給予他烈士的待遇。
後鎮撫司參謀官趙去疾歸朝,帝問仲何如人,去疾曰:『忠義人也』帝問其說,去疾曰:『仲嘗為臣言,必欲取京師以獻朝廷,第乞二文資以祿其子』帝惻然感動,授仲二子昕、維將仕郎。
桑仲死後,李橫作為桑仲的繼任者,繼續割據著襄陽。
桑仲活著的時候是襄陽、鄧州鎮撫使;桑仲死後,李橫繼續占據襄陽,政府授予李橫襄陽鎮撫使之職。
嶽飛曾派人勸降李橫,但李橫沒有搭理他。
初,橫之在襄陽也,嶽飛遣統領官張憲招之,不從。
及橫自黃州渡江,飛責橫不相從之意,橫引罪而已。
總的來說,當時的襄陽就是宋、齊《金》之間的一塊緩沖區,所以在南宋開國後六七年時間裡,一直都是由軍閥甲、軍閥乙割據;或是由官員甲、官員乙管理。
至少,大多數人說起曾占據《或坐鎮》襄陽的李孝忠、程千秋、桑仲、李橫,跟說起張三、李四沒有多大區別;甚至很多談論宋史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歷史上還有這麼幾個人。
在宋金進入相持階段後,李橫割據襄陽,實在有點看不到前途了,因為這種緩沖區,經濟是難以發展起來的,所以李橫一直為後勤發愁。
事實上,嶽飛收復襄陽後,也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於是隻能把主力南撤到了鄂州。
時襄陽糧乏,橫不能軍,乃引兵而北。
江西安撫大使趙鼎奏:『……近有自襄陽來者,言橫正緣乏食兼無衣,則其出兵固非得已。
望詔有司時有資給,使橫衣食足,則不假它圖,然後責其守疆待敵,不得因小利出兵,則可久之計矣』
襄陽府等六郡『久罹兵火』,當地百姓『或被驅虜,或遭殺戮,甚為荒殘』,『百裡絕人,荊榛塞路,虎狼交跡』,『野無耕農,市無販商,城郭隳廢,邑屋蕩盡,而糧餉難於運漕』
為了免於千裡運糧,造成根本不能承受的後勤負擔,嶽飛隻能將大軍撤走,而留少量兵力戍守。
摘自王曾瑜《嶽飛新傳》
李橫在襄陽地區,一直為後勤困擾,當時有三種出路。
第一種出路,就是在襄陽搞大生產運動。
隻是這種方法似乎難以實現。
因為,這種緩沖區,隨時有可能變成大戰場的,誰沒事會往這種地方遷徙呢?
嶽飛收復襄陽後,希望趙構給襄陽調撥更多的物資,趙構說了,現在國家需要做的事很多,如果控制襄陽,就是讓帝國耗費國力,把大量的物資向北調集,那我們不如暫時把襄陽當成緩沖區看待,總而言之,留一支軍隊在襄陽就可以了,主力撤回鄂州。
敕嶽飛:朕具聞卿已到襄陽,李成望風而退。
朕雖有慰於心,而深恐難善其後……若多留將兵,唯俟朝廷千裡饋糧,徒成自困,終莫能守,適足以為朕憂。
第二種出路,就是向南宋方面擴張。
這似乎也是看不到出路的;因為南宋中央軍一再擴張,各種叛軍都被收編、或是被清理出局,李橫向南宋方面擴張,那不是沒事找事嗎?
第三種出路,那就是向偽齊方面擴張。
從表面上看,這應該可以選擇的。
因為和金國打仗,李橫沒有多少信心,但是和偽軍打個仗,李橫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問題是,金國不可能坐視有人侵占偽齊地盤的。
李橫向偽齊方面擴張的結果,就是開始取得了一系列勝利,我們知道,嶽飛後來打過穎昌大捷。
李橫在此期間的北伐,也曾攻克過穎昌。
潁昌捷奏至。
詔李橫再進翊衛大夫,加賜空名告身一百,京西山寨並聽橫節制。
隻是,後來金軍大舉反攻,李橫隻能向南轉進了。
不管怎麼說,襄陽以前是宋、齊《金》的緩沖區,現在被齊《金》占據了。
南宋多少有點沒有安全感,於是就決定派軍收復襄陽。
大宋收復襄陽時,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恢復到李橫北伐前的狀態。
只要我們知道這些歷史背景下,大約就會知道,嶽飛收復襄陽的難度與戰略意義。
第一、嶽飛收復襄陽時的對手是李成,絕不是金國。
第二、有眾多北方南撤的藩鎮大佬調撥到了嶽飛帳下。
最著名的是牛皋、董先,這兩個人都是嶽家軍最著名的將領之一。
這是嶽家軍繼續擴編的一個重要階段,而且在北復襄陽前,又讓嶽飛節制了崔邦弼、顏孝恭等人的軍隊。
第三、嚴格地說,襄陽隻是幾個月前才丟失的;所以,趙構交給嶽飛軍事任務很簡單,那就是恢復到李橫北伐前的狀態。
因為趙構明確表示,戰爭的目標就是收回李橫從前的地盤;在這種背景下,偽齊自然不會玩命相爭,所以收復襄陽的戰爭,並沒有演變成宋、齊《金》之間的戰略大決戰。
因為這場戰爭的戰略目標就是恢復不久前的緩沖區。
所以,趙構一再告誡嶽飛,千萬不要提出北伐、收復中原的口號;偽齊軍隊撤退,也不要越界去追趕,你敢擅自擴大戰爭目標、范圍,即使取得勝利,也會處罰你的。
『追奔之際,慎無出李橫所守舊界,卻致引惹,有誤大計。
雖立奇功,必加爾罰』
『不得張皇事勢誇大過當,或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之類……』。
從當時的情形去看,趙構提出這種要求,並沒有任何值得非議的地方。
因為南宋的中央軍擴編,還沒有真正完成;而且南宋的重要防范地點在淮南,如果在中遊盲目擴大戰果,讓整個南宋的戰略佈局發生改動,自然是得不償失的。
許多人總是說,趙構竟然不讓嶽飛擅自擴大戰果,甚至警告嶽飛,如果敢擅自擴大戰果,就算勝利也要處罰,可見趙構就是一個賣國賊。
其實呢,整個戰略是一盤棋,如果為了一個局部的勝利,一個子的得失,讓全局陷入被動,這能被稱為好棋手嗎?
從襄陽一路向北,在南宋沒有做好決戰的準備前,拉開宋金決戰,真是一種好方法嗎?
因為,從這裡擴大戰果,南宋所有的軍隊,就會圍繞這一點做出全盤的變化。
收復襄陽後,嶽飛向趙構申請物資時,趙構對他說,如果你能就地解決最好,否則,你就把主力撤回鄂州。
總而言之,我們不必在襄陽屯紮太多的軍隊,只要保證偽齊不能占據襄陽就可以了。
在趙構看來,如果收復一塊失地的結果,就是帝國不斷向那裡輸血,那收復這塊失地的價值在什麼地方呢?
更主要的是,現在大舉北伐的時機並不成熟,把過多的血輸到襄陽,會破壞整個戰略的。
最簡單而言,當時的楊幺之亂還沒有平定。
因為,當時的襄陽隻是一個緩沖區,所以在宋收復襄陽的難度,並沒有傳說中那樣大;至於防守襄陽的難度,就更簡單了,至少在嶽家軍主力撤回鄂州後,偽齊也沒有試圖收復襄陽。
宋軍主力如果駐紮在襄陽,整個戰略格局就會發生變化。
宋軍主力如果駐紮在襄陽,大宋的戰略物資、軍隊就得向長江中遊傾斜。
更主要的是,在這種背景下,偽齊《金》也會向長江中遊調集更多的戰略物資、軍隊。
對於這種改變,南宋政府是不敢承擔的。
因為,大宋軍事重心移向襄陽,兩淮地區就會變得薄弱,一旦那裡出了問題,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因為長江中遊出現問題,南宋的回旋餘地比較大;如果長江下遊出現問題,帝國的軍政中心,隨時可能面臨滅頂之災的。
所以,趙構告訴嶽飛,你這種建議也許不錯,問題是,這怎麼看,也好像是在拿國家豪賭。
帝曰:『朕駐蹕於此,以淮甸為屏蔽。
若輟淮甸之兵,便能平定中原,朕亦何惜?
第恐中原未復而淮甸失守,則行朝未得奠枕而臥也』
基於嶽飛的角度,自然希望帝國把軍事重心向中遊轉移。
因為這樣一來,嶽家軍的軍事地位就會更上一層樓。
後來,嶽飛一再希望趙構給他增兵時,趙構明確告訴嶽飛,如果你覺得自己兵力不夠用,我可以調撥其它軍隊過去;但是,說到給你增加兵力,你想也不用想。
因為,俗語有雲,尾大不掉。
壬戌,湖北、京西宣撫使嶽飛請增兵,帝曰:『上流地分誠闊遠,寧與減地分,不可添兵。
今日諸將之兵,已患難於分合。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古人所戒。
今之事勢雖未至此,然與其添與大將,不若別置數項軍馬,庶幾緩急之際易為分合也』
趙構的這種選擇是不是正確,我們很難說清楚。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它與趙構賣國不賣國毫無關系。
嶽飛的建議是不是正確,我們也很難說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北伐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工程,絕不是趙構一聲令下,就能實現的事。
許多人總認為,既然嶽飛能收復襄陽,而且還有能力繼續向北打;所以只要趙構不攔著嶽飛,嶽飛就能如何如之何了。
其實呢,這就是一廂情願的想象。
大宋把戰略目標鎖定在襄陽一線,齊《金》自然不會全力以赴地和大宋爭奪,在這種背景下,嶽飛自然能打出大勝仗;問題是,如果大宋把戰略目標鎖定在汴梁一線,甚至是河北地區,齊《金》能不全力以赴地和大宋爭奪嗎?
這就好像,李橫隻是軍閥甲、軍閥乙的將領,但是他能長久地占據襄陽;甚至大舉北伐,都可以攻克穎昌。
問題是,如果引得金軍大舉反攻,他能扛住嗎?
嶽家軍雖然很牛,但是嶽家軍獨力應對金軍,也就是在嶽飛演義中才會出現。
因為,南宋當時有五大軍區,如果嶽飛一個軍區就能應對金軍,那南宋真是分分鐘鐘就可以吊打金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