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今年的9月28日,是譚嗣同殉難124周年紀念日。
作為『戊戌變法』的主唱者中唯一從容就義者,他是殉難者,亦是殉道者。
那年,他隻有34歲。
康有為、梁啟超,在變法失敗後遠走他鄉,得以避禍。
而譚嗣同為什麼會死?
根本原因在於何處?
譚嗣同比康梁強很多
雖然同屬於改良派陣營,但譚嗣同的出身、性格、行為方式,都與康有為、梁啟超完全不同。
譚嗣同的青少年時代,大半在甘肅度過。
他的父親譚繼洵在甘任按察使、佈政使,他即隨父在府中讀書。
他也曾朝著西北的更西方向馳驅,遠走大漠邊塞,也曾和仆從一道,張弓縱鷹,與邊民同在凜冽朔風中疾馳競獵,他曾率仆從數人騎馬出塞,在冰天雪地中往復七晝夜,行程1600餘裡,返回後,髀股被馬鞍磨至血肉淋漓。
他被捕後候刑期間所題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何等氣概。
十餘歲時,即對王夫之的思想大感興趣,一方面是壓抑了兩百多年的民族主義思想的抬頭,一方面經世濟民的學問深植胸中,順理成章地厭憎窒息人性的八股科舉,曾在課本上寫下『豈有此理』。
後來他和北京的義俠大刀王五相交善,成為生死不渝的摯友。
譚嗣同是高官子弟,見過世面,也不怕死。
而康有為主要是對自己的命運不甘心,想當教主,當皇帝幕僚,而且性格一根筋,操作更是笨,一意孤行。
此時的梁啟超還遠遠不是後來的梁任公,更多還是一介書生而已。
他二人跟譚嗣同相比,差距是很明顯的。
他不跑,是因為他高貴
譚嗣同經歷了大清帝國衰落腐敗的過程,目睹了列強踐踏下的中國到處民不聊生的情景。
為救亡圖存,他奔走呼號,1897年在巡撫陳寶箴等的支持下開始在湖南嘗試推行新政,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抨擊舊政,成為維新運動的激進派。
湖南因譚嗣同等人的維新變法活動而成為當時『全國最富朝氣的一省』。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定國是詔』,宣佈變法,是為戊戌變法。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後突然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將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臺;然後發佈訓政詔書,再次臨朝『訓政』,戊戌變法失敗。
旋即,慈禧太後連發諭旨捉拿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維新派。
譚嗣同聽到政變失敗消息後並不驚慌,。
他對日本友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請自嗣同始』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
臨刑前,譚嗣同大喊『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不跑,一方面是因為他高貴,瞧不起逃跑的方式。
另一方面,是他想以一己的頸血喚醒麻木不仁的老中國兒女。
他是把死亡當成一種宗教的。
作為譚嗣同的粉絲
譚嗣同故居,位於瀏陽市北正南路,面街而立,於鬧市之中獨辟一處寧靜。
故居共有三進一廳,占地2000多平方米,前棟面闊五間進深兩間,中堂與後堂設過亭,兩廂設置亭榭樓閣。
漫步故居,仿佛每寸空間都飛揚著、飄蕩著、彌漫著一個頂天立地的靈魂。
小時候,我們都在初中歷史課本上看過譚嗣同的故事。
照片上的譚嗣同穿著一身武士裝,手叉腰站挺,非常瀟灑。
張維欣編有一本《譚嗣同年譜長編》,寫得非常精彩。
小魚也很佩服張維欣所下的苦功夫。
當年高考填志願的時候,來自山西的張維欣,把一本到三本的所有志願,都報到了譚嗣同的家鄉湖南。
她成功考入湖南大學。
從長沙到瀏陽的譚嗣同墓,車程大概兩個小時,在湖大的七年,她跑到瀏陽祭掃的次數,自己都數不過來。
譚嗣同所有的詩詞,張維欣都能全文背誦出來。
在人教版初一語文課本上,譚嗣同14歲時寫成的一首小詩《潼關》被收錄其中:
中古離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在小魚看來,譚嗣同的精神內核,可以總結為心憂天下的愛國精神、沖破一切網羅的批判精神、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還有一種『甘灑熱血寫春秋』的犧牲精神
看到今天的世界,當年的譚嗣同,是否會含笑九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