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是一道東北風味的大眾菜肴,它原名『鍋爆肉』,亦稱『焦燒肉片』,後來,由最初的鮮咸改為甜酸口味。
最根溯源,這道名菜起源於北京,成名於哈爾濱,隨後,盛行於東北。
清廷當政時,則屬於身份特殊的『官家菜』。
其實,鍋包肉作為清室宮廷名菜,又叫『黃金肉』。
在愛新覺羅的范疇內,被譽為『珍饈第一味』。
清軍入關以來,每逢大典盛會,餐桌上的第一道菜就是它。
相傳,大名鼎鼎的『黃金肉』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所創制,殊不知,風靡民間的『鍋包肉』趕到光緒年間才出現,兩者相差二百多年。
回顧這道名菜的歷史,並非努爾哈赤的創造,而是由一位旗人始創於哈爾濱的道臺府,其中,最負盛名的主創廚師,名叫鄭興文。
鄭興文是清末正藍旗人,父親鄭明全屬於北京極有實力的茶商。
由於愛好不同,鄭明全不得不把兒子鄭興文送到北京西城恭王府學習廚藝。
隨後,又到哈爾濱設立的『濱江官道』——俗稱『道臺府』,當上了『廚師長』。
此後,名聲大噪的『鍋包肉』,就誕生在鄭興文的手心兒裡。
有關『鍋包肉』的發家過程,存在兩種說法:一,這道菜是由鄭興文的重孫子鄭興國弘揚起來,畢竟,自己『太爺爺』鄭興文的老婆本是俄羅斯人,愛吃『焦溜肉片』。
為了討其歡心,做成了俄羅斯人的酸甜口味,也就是『鍋包肉』。
二,因為道臺府屬於官家外交機構,會有很多外國人來往,因此,時常出現許多宴席。
作為一代名廚,鄭興文隨即被派往中東鐵路公司旅館,學習西方烹飪技術。
為了適應外國人口味,鄭興文特意將肉條放到鍋裡爆炒後,再加入糖醋。
末了,將湯汁淋到肉上,這就是原始的『鍋包肉』。
後來,曾更名為『鍋爆肉』。
接下來,由於發音問題,『鍋包肉』才正式得名了。
1911年04月03日,清廷在奉天《今沈陽市》召開了英、法、美、俄、日等11個國家的『萬國鼠疫研究會』。
二十多天的會期,鄭興文成為一把手『主廚』,他詳細理了中西菜式340多種,保證每天的菜式都不相同。
可惜,每天的『鍋包肉』卻不搶手。
查明原因發現,由於鍋包肉長期存放,脆度降低,於是,改變烹飪方法,把原來的烹汁水改成了『溜汁』。
區別很簡單,『烹汁』不加淀粉,『溜汁』則加淀粉。
溜汁鍋包肉使菜的顏色更加鮮艷悅目,即便放久了,菜品的味道依舊鮮脆酸甜,於是,『鍋包肉』被各國朋友譽為『中國第一美食』。
據說,那場大會閉幕時,鄭興文身為主廚,還被授予了『濱江膳祖』牌匾,一下子,『鍋包肉』躋身於天下名菜的尊崇地位。
很遺憾,能征善戰的努爾哈赤,還是被鄭興文搶跑了開創『鍋包肉』的金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