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歷朝歷代都少不了貪官的影子,他們就如同那個每個朝代的大毒瘤、國家的蛀蟲,無論是統治階級還是老百姓,對這些貪官污吏無不深惡痛絕。
如果這些貪官在喜歡權利的話,那就更無法無天了,因為貪官擅權就有可能誤國誤民誤蒼生。
最終導致原本盛世太平的國家,產生各種的不公和怨氣,緊接而來的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旦風吹草動農民起義就會如同星火燎原一般爆發,因此說貪官就是影響社會穩定的最大毒瘤,確實是有道理的。
我們知道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大貪官名字叫做和珅,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貪官。
因為據史料記載,在嘉慶四年也就是1799年,和珅被抄家的時候,經過官員查勘,和珅一生搜刮聚斂的財富大約價值八億至十一億白銀之巨,其所擁有的黃金、白銀加上其他的珍寶、古玩總價值都大清國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總和還要多。
因此,我們可以判定和珅之貪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過,和珅雖然很貪,可是他卻和歷朝歷代的貪官有一點不同,那就是不弄權。
和接下來我們要提及的這位貪官比起來,和珅就要顯得高尚多了,因為此人比和珅還要無恥,號稱是『晚清第一貪』,曾經一頓飯的花銷就是一萬兩白銀。
此人就是清末貴族大臣慶親奕劻,奕劻愛新覺羅氏,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孫。
說起這位奕劻那可是晚清出了名的名人,曾經同醇親王奕寰同為海軍總理大臣,而且在1901年的時候,還接替李鴻章成為滿清全權代表,同八國聯軍簽訂了歷史上著名的《辛醜條約》。
其實,在這個奕劻身上還有很多不光彩的事情,例如在1911年的時候,當時的朝廷郵傳部尚書一職出現空缺,奕劻買官賣官的老毛病就犯了,他讓心腹放出口飯,說如果有人想要得到郵傳部尚書這個職位的話,最低需要準備30萬兩的銀子,否則一概免談。
當時的大清國已經是氣息奄奄,各式各樣的戰爭賠款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滿清政府的財政,像奕劻這種賣光買官的行為,已經發不出工資的滿清政府大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奕劻這種獅子大開口的行為還是驚呆了眾人,正所謂『無利不起早』,盡管奕劻開出了天價,還真是有人找到了奕劻,答應以30萬兩的銀子買官。
此人就是被譽為『晚清第一商神』的盛宣懷,不過,奕劻看到盛宣懷要買官,立刻就坐地起價,將這個價碼提到了60萬兩。
而且,奕劻還說了,相信60萬兩對於盛宣懷這個晚清財神來說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雖然,盛宣懷對奕劻這種言而無信、反復無常的行為非常深惡痛絕,可是沒有辦法,最後還是托關系找到了李鴻章,在最終以30萬兩的價格,買下了這頂紅頂烏紗帽。
後來,奕劻改任內閣總理大臣的時候,也做過一些荒唐事,其中最荒唐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一頓飯局花掉了一萬兩白銀。
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晚清時期已經是貪腐成風了,慶親王奕劻在內閣總理大臣這個位置上,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為軍隊采購軍裝。
奕劻就將這種肥差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載搏,希望他能夠借此機會打撈一筆,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載搏在撈銀子這方面的確繼承了奕劻的基因。
載搏將這個給部隊制作軍裝的生意給了一個叫做黃老板的服裝商,這個黃老板也的確會來事,不但滿口答應會給載搏一萬兩銀子的回扣,而且還特地給載搏花萬金買了一個京城名妓蘇寶寶。
據說,奕劻就曾帶著這個蘇寶寶和兒子載博去西餐廳吃飯,一次就花掉了白銀一萬兩,奕劻這種行為比當時的慈禧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奕劻的惡行累累,譬如私自收受袁世凱300萬兩白銀,甘願充當袁世凱殿前逼迫溥儀退位的馬前卒。
晚清這種早就已經日落西山搖搖欲墜的政權,再遇上了奕劻這種貪官污吏,不滅亡的話簡直就是天理不容。
難怪後來後人說,奕劻才是名副其實的大清第一貪,比和珅無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