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案:曾國藩人生中的『滑鐵盧』,因偏向洋人導致其晚節不保。《網路歷史》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晚清最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和理學家,曾國藩在國家危亡之際力挽狂瀾,剿滅為患江南極深的太平軍,有維護道統、再造國家之大功,故而有『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更被梁啟超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然而,幾乎達到『完人』境界的曾國藩,晚年卻因天津教案而名望大損,最終抑鬱而終。

那麼,曾國藩在該事件中究竟做了什麼,以至於晚節不保?

同治八年《1869年》,法國傳教士在天津三岔河口地區,即今河北區獅子林大街西端北側,建造一座天主教堂,為此不惜拆除在當地很有名氣的崇禧觀、望海樓和附近大量的民房店鋪,致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怨聲四起。

望海樓教堂建成後,當地一批地痞惡霸、流氓無賴被發展成為教徒,他們依仗著法國人的勢力為非作歹、魚肉百姓,同樣引起當地百姓的憎惡。

天津望海樓教堂舊照

同治九年《1870年》6月,望海樓教堂所屬的仁慈堂收容的中國兒童,因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將他們葬在海河東岸的鹽坨。

由於死者較多,加之法國人工作疏慢,竟出現死嬰每2-3人入殮一棺、屍骸暴露的情況,實在是慘不忍睹。

恰在此時,天津不斷發生迷拐兒童事件,被捕案犯謊稱系受望海樓教堂指使。

一時間輿論大嘩,很快便發生民眾圍攻教堂,與傳教士擲磚鬥毆的事件。

6月21日,就在圍攻教堂事件發生的當天,天津知縣劉傑率兵丁前去彈壓,並帶著被抓獲的拐犯武蘭珍到望海樓教堂對質《結果證實,所謂望海樓教堂指使無賴迷拐兒童的事件純系謠言》。

沒想到,聞訊趕來的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不分青紅皂白,竟然指使手下人向劉傑及其隨從開槍射擊,雖然沒有擊中劉傑,但打傷他的侄子劉七。

天津教案中被燒毀的望海樓教堂

法國人的野蠻行徑惹惱圍攻教堂的民眾,他們在激憤之下先殺死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然後又沖入教堂殺死2名神父、10名修女、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並放火焚毀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位於教堂旁邊的法國領事館,以及當地由英美傳教士開辦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

破壞行動持續3小時,此即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

教案發生後,西方列強集體暴怒,法國、英國、美國、沙俄、普魯士《德國》、比利時、西班牙7國聯合向清廷提出抗議,要求道歉、懲兇、賠償。

為迫使清政府就范,1870年6月24日,以法國為首的7國除派公使向總理衙門遞交抗議書外,還調集軍艦到大沽口進行恐嚇

一時間,京津兩地乃至整個華北陷入巨大的恐慌當中,如果清廷處理不善,勢必引發新一輪的中外戰爭。

慈禧太後

此時,距離清廷『剿滅』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僅6年時間,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軍事方面,都無力承擔新一輪的大規模戰爭,更何況對手還是整個西方列強集團。

因此,清廷的實際『當家人』慈禧太後在權衡再三後,決定請聲震中外、熟悉洋務的時任兩江總督曾國藩『出山』,讓他以直隸總督的身份處理這場無比棘手的教案

曾國藩此時已是花甲老翁,身體孱弱多病,加之天津教案非常棘手,深感一旦處置不當,不僅會有引發戰爭的危險,還將毀掉自己的一世英名。

正因如此,曾國藩認為此行必定兇多吉少,因此在兒子曾紀澤的遺書中寫道:『外人性情兇悍,津民習氣浮囂,俱復難和解,將來構怨興兵,恐致激成大變。

今老年病軀,危難之際,斷不肯吝於一死,以自負其初心』《見《曾國藩家書·赴天津示二子》》。

曾國藩全身像

當時,朝中的『主戰派』明顯占據上風,他們力主對列強采取強硬態度,堅持不道歉、不賠償,並不惜為此一戰。

但是,曾國藩到任後考量當時的局勢,認為與法國乃至整個列強集團開戰的想法過於瘋狂,其結果必然是災難性的。

最終,曾國藩決定按照慈禧太後『息事寧人,維持和局,民心隻是其次』的旨意,僅用簡單粗暴的『一命抵一命』方式來偵辦天津教案。

同年六月初十,曾國藩甫到天津即發佈《諭天津士民》,對當地民眾多方指責,並經調查確認育嬰堂不存在誘拐傷害孩童之事。

因此,在法國的要求下,曾國藩最終決定將教案『元兇』馬宏亮、崔福生、馮瘸子等16人處死,4名『從犯』處以死緩,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革職充軍。

與此同時,曾國藩還決定賠償洋人損失46萬兩白銀,並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出使法國道歉

中法就教案處理意見達成協議

曾國藩的處理意見雖然令法國人很滿意,卻引起朝野上下的同聲討伐,以至於『詬詈之聲大作,賣國賊之徽號竟加於國藩』《見《國聞周報》第6卷第83期》。

其中,在京師的湖南同鄉更是視曾國藩為『鄉人之大恥』,他們不僅毀掉京城會館中所懸曾國藩題字匾額,並將曾國藩的名籍削去,而湖南老家的紳民們則砸毀曾國藩的家宅。

由此,曾國藩的名望一落千丈,由『再造中華』的偉人而退變為令人不齒的『賣國賊』。

天津教案的處理結果,對於全國其他地方亦有重大影響,對於西方傳教士的謠傳及不信任在各地蔓延,此後陸續制造了更多的教案。

由於朝野上下怨聲四起,先前作為曾國藩『靠山』的慈禧太後見勢不妙,馬上『調轉槍口』,嚴厲斥責曾國藩辦事不力、對洋人屈從過甚,讓他回任兩江總督,而直隸總督一職則改由李鴻章接任。

天津教案堪稱曾國藩的『滑鐵盧』,使其晚節不保

曾國藩卸任直隸總督後,深感自己的不稱職,同時不斷受到保守派的譴責,非常灰心喪氣,在致友人書中曾痛陳自己:『外慚清議,內疚神明』。

對於立志要做聖人、愛惜羽毛的曾國藩來講,天津教案的處理失當,無疑是他道德上的大『污點』,堪稱人生中的『滑鐵盧』。

正因如此,背負罵名的曾國藩每日生活在悔恨當中,導致病情不斷加重,最終在兩年後撒手人寰,終年62歲

參考書目

1.曾國藩[清]:《曾國藩全集《修訂版》》,嶽麓書社2011年版。

2.曾國藩[清]:《曾國藩家書》,廣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3.趙爾巽[清/民國]:《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版。

4.清朝官修史料:《清實錄》,中華書局2008年版。

5.唐瑞裕:《清季天津教案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6.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