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視角重看《雍正王朝》(1)。《網路歷史》

這些天,有網友給我提出了建議:

鑒於我迄今為止已經寫了很多和《雍正王朝》有關的文章,而且深挖了不少劇中的內容和細節,何不按照電視劇既有的劇情,再結合這些細節,重新把這部電視劇再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梳理和解讀呢?

我覺得這的確是個很好的建議。

不過仔細一想,想要完成這一切卻又是一件非常具有難度的事情。

之前,我曾經和不少網友探討、比較《雍正王朝》和另一部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

不可否認,《大明王朝1566》在歷史深度和廣度要更勝一籌。

但是如果從電視劇自身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雍正王朝》卻是做到了兼顧藝術性和觀賞性,各方面都幾近平衡、完美。

尤其是這些年在解讀《雍正王朝》中的劇情之時,越發感覺這部劇是一部可以無限放大細節的神劇,即使你用抽絲剝繭的手法去解讀劇中的一些細節,這部劇依舊可以展現出非常清晰的脈絡,絲毫不亂。

可見,在二十多年前,主創人員在拍攝這部戲的時候,是懷著一份對藝術創作高度負責的匠心和態度。

正如劇中胤禛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新政之路後,就再也沒有退縮一樣。

只要我下定決心去寫這樣一個系列文章,那我必將竭盡所能,將自己的全部創作熱情和心血註入。

從現在開始,我將和所有喜愛《雍正王朝》的讀者一樣,重新開啟一條認知這部劇的奇妙旅途。

眾所周知,電視劇《雍正王朝》開始於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8年。

這年,在位46年的康熙已經54歲了,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年齡階段——我們古人好說的知天命之年。

對於縱橫馳騁了多年的康熙來說,站在這樣一個人生階段去回首往事,往往更容易感慨良多。

因為當激情、夢想逐漸褪去之後,留下來的隻有平淡。

同時,對於康熙統治下的清王朝來說,同樣也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時期。

康熙前半生為了鞏固整個王朝的統治,可謂勵精圖治,幹了很多足以彪炳歷史千秋的大事,平三藩、平叛亂、收臺灣、抵禦沙俄侵略者。

而今,整個國家也如同康熙本人一樣,歷經長時間的平穩發展後,反而有一些危機在整個朝局、社會中潛滋暗長。

康熙顯然已經預料到危機的存在,隻是卻一時無法看透危機會在何時、何處爆發出來。

這種無法預知的危機,往往比有形的敵人更令人感覺到恐怖。

在過往的金戈鐵馬歲月中,康熙每每完成一件大事的背後,是一批有功之臣在傾力輔佐。

這也意味著康熙會給予他們足夠豐厚的封賞和特權,以此作為對這些人追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回報。

這正是那些文武百官敢於從國庫借款不還的原生動力。

當幹完這些大事後,康熙為了栽培未來接班人——太子胤礽,逐步將政務交給胤礽代替處理。

如果按照康熙自己所規劃的路線進行推演,接下來他的輝煌將慢慢謝幕,直至退出這個歷史舞臺。

太子胤礽將在眾皇子以及康熙多年來歷練出來的一大批朝臣擁護下,從康熙手中接過管理整個國家的最高權力。

然而,事情的變化,卻超出了康熙的預料。

因為康熙的太子和幾個皇子之間所產生的相互作用力,已經開始撕裂康熙多年來精心的佈局。

咱們先從太子胤礽聊起。

胤礽是自幼被康熙冊封為太子,提前鎖定了儲君之位。

為了幫助胤礽盡快進入皇儲角色,康熙為胤礽安排了整個王朝最優秀的老師,並逐漸將自己手中所掌控的權力,慢慢分配給胤礽。

然而,胤礽的表現,卻離康熙的要求相差甚遠。

康熙並沒有放棄胤礽,還在秉承自己的初心,不遺餘力地栽培他。

好在胤礽身邊還有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兩個兄弟全力協助,因此多年來,並沒有看到胤礽犯什麼嚴重的錯誤。

雖然身居太子之位,胤礽的內心卻並不輕松。

因為早早地就被康熙作為未來儲君進行培養,在胤礽的成長歷程中,有很多事物是缺失的,比如親情、友情,甚至於一個人在孩童時期應有的母愛。

當一個人的內心不夠強大,無法支撐他去面對這一切的時候,那麼這個人會朝著墮落的方向下滑,俗稱『躺平』。

胤礽之所以會和鄭春華發生不倫關系,說白了就是他自己放棄了康熙賦予他的理想和信念,甘願『擺爛』、『墮落』。

胤礽的表現之所以難以得到康熙的認可,除了他自身的能力、水平不足之外,還在於皇子之中覬覦他太子之位的大有人在。

比如大阿哥,比如八阿哥,也許還有更多。

接下來,咱們先聊一聊這位堪稱胤礽克星的大阿哥。

大阿哥比胤礽年歲要長,從後來馬國成等一幹武將甘願舍身追隨來看,大阿哥在軍中的威望並不低。

然而,僅僅因為大阿哥是庶出,從他一落生那一刻起,這個皇位就註定與他無緣。

這種生來註定的劣勢,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大阿哥。

大阿哥同樣過得很痛苦,為了將這種痛苦轉嫁到胤礽身上,同時為了從胤礽手中奪回原本屬於他的皇位,大阿哥針對胤礽的攻訐幾乎已經擺在明面上了。

有人說這是大阿哥沒腦子、低智商的表現。

試想當一個人被一種令他絕望的現狀長期折磨之下,他基本的理性往往會喪失。

相比較而言,三阿哥在眾皇子中的表現最為佛系。

長期以來,他已經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在自己府上,整理編纂傳世經典。

對於皇儲之位屬於誰,三阿哥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欲望。

難道三阿哥真的心甘情願當一輩子『文藝青年』?

或許是吧,不過我們不要忘了另一個事實:

康熙對這些經典文獻非常酷愛。

接下來,咱們該介紹本劇的第一主人公四阿哥胤禛。

胤禛是眾皇子中,最具有實幹精神的。

幹事踏實、認真,而且他和太子胤礽的關系非常密切,是妥妥的『太子一黨』的重要成員。

胤禛的這些卓越的辦事能力,或許得益於他經常深入民間辦差,包括曾經遠赴山西。

否則,胤禛不會對山西的風土人情如數家珍。

關於胤禛的介紹,後續還會有更多篇幅。

胤禛之後,咱們介紹本劇中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八阿哥。

在本劇開始之際,以八阿哥為首的八爺黨已然成型,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八阿哥何以能夠吸引這麼多官員追隨他呢?

難道是他有什麼個人魅力嗎?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交往,說到底純粹就是利益交換。

百官之所以願意支持八阿哥,必然是因為他們從八阿哥身上能夠獲得他們想要的利益。

那麼八阿哥能夠給他們提供什麼利益呢?

那就要看這些官員做官到底圖什麼?

想來隻有兩個字,一個是權,一個是錢。

對於前者,八阿哥需要把控恩科考試,同時操縱吏部,將支持者們輸送到有用的官職之上。

於是便有了胤禛後來所說的,自康熙四十年起,歷次恩科考試屢屢有考題泄露事件發生。

對於後者,八阿哥則需要給這些追隨者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於是八阿哥主動向康熙申請想要協助太子分管戶部。

為了得到太子的支持,八阿哥不惜默認太子借助他人名義從國庫中挪借了五十萬兩銀子。

當太子被八阿哥拉下水後,八阿哥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國庫的銀兩借給百官,進而廣泛收割百官們的人情。

這一通操作的背後,難以掩飾的是八阿哥為壯大自己的勢力,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哪怕最終導致禍國殃民,也在所不惜。

王掞所說的,有的皇子想學楊廣,其實指的就是八阿哥。

接下來,咱們繼續介紹圍繞八阿哥已然成型的八爺黨其他成員: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

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為什麼會追隨八阿哥呢?

想來或許是應了那句老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太子身邊聚集的是胤禛和十三阿哥,兩個人都是幹實事、懂道義的人。

而九阿哥卻是以逐利為主,和胤禛等人自然尿不到一個壺裡。

十阿哥雖然總是犯渾,但是其出身卻是非常高貴,使得他不甘願居於太子的籠罩之下,寧願追隨出身並不如自己的八阿哥。

至於十四阿哥,他和胤禛本身一母同胞,按理說這種天生的血緣關系使得哥倆應該最親近。

實際情況卻是十四阿哥對胤禛並沒有什麼好感。

究其原因,一方面胤禛不像十四阿哥那樣,他自幼並不是在母親烏雅氏身旁長大,天生對烏雅氏和自己的這個親弟弟感情要淡了不少。

另外,以太子為核心所建立的這個圈子,令十四阿哥望而卻步。

如果他進了這個圈子,會全程在太子和自己四哥的壓制下,出頭之日更加渺茫。

而且這個圈子中的胤禛、十三阿哥,論才識、論軍事水平,十四阿哥都不占什麼優勢。

所以,十四阿哥寧願疏遠自己的親哥哥,加入八爺黨,為的就是博得一個出頭的機會。

最後,咱們再說說有著俠王之稱的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身上有一半蒙古人的血統,自幼是在胤礽和胤禛的關照下成長起來的,而且個性豪爽、義薄雲天,胤礽和胤禛不僅非常喜愛這個兄弟,就連和十三阿哥打過交道的那些軍士、官員,也無不為十三阿哥的個性魅力所折服。

有觀眾認為胤禛城府深、心眼小,但是十三阿哥卻願意擁護他的這個四哥,說到底胤禛的待人嚴苛,是建立在心系蒼生、秉公辦事的基礎之上。

和八阿哥那避重就輕、隻知道收買人心的虛偽完全不同。

簡單介紹完了這幾位皇子。

接下來再簡單聊一聊《雍正王朝》中的幾個重臣:佟國維、馬齊、張廷玉。

我就不再費多少筆墨了。

在電視劇開始的這一年——1708年,索額圖、明珠等昔日裡康熙朝的權臣都已經過世,已經迎來了由佟國維、馬齊、張廷玉三人主宰上書房的時代。

或許會有觀眾問道,索額圖、明珠和佟國維相比,權勢怎麼樣?

我的回答是,不在一個層級上。

歷史上,索額圖的侄女嫁給了康熙,也就是孝誠仁皇後赫舍裡氏,而明珠並不是康熙寵妃惠妃的哥哥,跟康熙沒啥親戚關系。

單就親疏遠近而言,索額圖、明珠二人和佟國維就沒辦法比——佟國維既是康熙的舅舅,又是康熙的老丈人。

所以索額圖、明珠下場要淒慘得多。

以上就是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大幕在拉起之前,各個團體、各個圈子、各個角色所屬的狀態。

因為文筆有限、時間緊張,《雍正王朝》中很多深刻的細節,有待於今後在本系列文章的創作中,進一步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