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側面:作詩、繪畫、書法、騎射收藏樣樣精通,為何還是被後世不斷吐槽?《網路歷史》

撰文|趙立波

文物造假一直是文化界的重點話題,對於這事兒,乾隆挺專業的,但是還是要從全盤看一下他的文玩鑒賞、收藏和打假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理解為何他的收藏被後世形容為『泥石流』的奔湧。

乾隆可能沒想到,他盛世心態的收藏愛好,讓今日的故宮增添了許多斑斕色彩,透過泛黃的帶著宮廷體溫的這些東西讓人浮現出一段有趣的歷史畫面,然而這裡確實有許多關於文物丟失和追繳的細節,加上綜合方面,讓乾隆成了有清一代收藏界的泥石流大家。

從青年執掌帝國開始,他努力克服天性的多欲、好動,帶著對大清的責任感,開啟了前半生兢兢業業的治理。

猶如拋物線的軌跡,乾隆到了中後期放松了政治上的努力,開始把目光貪婪地傾註到收藏上來。

單就乾隆的書畫收藏來看,數量和價值都非常可觀,大體從三個方面為主要來源。

乾隆畫像

一是靠進貢。

在1761年的一幅畫裡,春節那天,來自外國的朝貢使團正在向皇帝進貢,畫中的人物攜帶了大量的珍貴禮物,大部分禮物都用佈包裹,其他如象牙、駿馬、象背上巨大的鑲絲寶藍花瓶以及珍貴的寶劍。

萬國來朝

這幅畫不僅不是誇張,甚至在乾隆收受貢奉的寶物中或許隻是一個不經意的小畫面。

時光進入乾隆四十一年《1776後,六十六歲的乾隆開啟了對山東的巡視,這次出行,乾隆開創了一次歷史記錄,從收到的進貢數量和質量都堪稱一流。

從凈重五百九十二兩的黃金到『貢緞袍五十端、貂皮一百張、烏雲豹一千張、銀鼠一千張』到『洋瓷小刀三十六把、海龍帽沿五十付、象牙火鐮包三十六個』從大到小的清單厚厚的一沓,光是貢奉的物件名稱看得讓人耳目發暈。

『這些東西雖然沒有什麼實際用處,但中國官吏卻醉心追求,示意他們的屬下不惜任何代價收買』《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進貢圖

這些賬單隻是成千上萬的貢品之一,從某種愛好來講,相對於其他類別,在收藏方面,乾隆對書畫更加癡迷,其搜羅傳世書畫背後是其強烈的占有欲,對歷代流傳的珍品畫作不得到誓不罷休。

宋權、宋犖父子為清朝政權做出過貢獻,他們又非常熱衷字畫收藏,並多次得到順治、康熙名畫賞賜,其中包括《雪山肅寺圖》、《溪山林屬圖》等等珍品,到了乾隆時期,又都被乾隆想著法的弄了回來。

對於有的藏家堅決不出賣,不捐獻者,乾隆在臣工的配合下,想方設法將東西搞到手,其中包括『真定相國』梁清標和隱退的孫承澤家裡的名畫後來都被乾隆『一網打盡』。

吳彬《十八應真圖》

踩著歷史的皇帝們的賬單來看,乾隆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皇家收藏也蘊含了某種規律,加上乾隆的性格,使得自唐太宗、宋徽宗、元文宗後出現了宮廷收藏的最大高峰。

明代的皇帝『大都無鑒藏書畫的嗜好』,內府『書畫收藏詳細記載缺失,無法窺見其全貌』《國寶浮沉錄》。

乾隆在接受臣下的進貢的態度雖然經過幾次變化,從早期純粹的禮節外,乾隆開始是拒絕臣下進貢的。

韓滉《五牛圖》

但是當1752年萬壽節,陜甘總督尹繼善向乾隆進貢韓滉的《五牛圖》珍品,乾隆雖然說過不許進貢的話,但是對於這幅珍品實在喜歡,最後又賜給他幾樣別的禮品,顯示並非貪婪的帝王胸襟。

此後乾隆漸進式將此規定全面打開,為此他說:『或遇國家大慶,間有進書畫玩器慶祝者,酌留一二,亦以通上下之情而已』。

此後臣下了然乾隆心思,在君臣上下的默契下,開啟了一次次進貢大潮,各省的珍寶如同潮水湧進,奔騰不息。

乾隆朱筆奏折

在這種情況下,有的臣下也投機取巧,想以次充好,糊弄乾隆,誰知乾隆在這方面的造詣已經頗深,對於贗品往往一錘定音。

以此,在江南充任稅關監督的一個內府包衣,弄到一紙米芾字跡,在進獻時故意忐忑表明自己眼界粗鄙,懇求乾隆高超鑒定眼光。

乾隆一撇便知是偽作,於是在折子上用朱筆批了四字:『假的,不要!』,在當時,乾隆算得上一流的『鑒寶大師』了。

二是靠抄家。

清朝內府收藏的質量較高的書畫主要來源於抄家所得,清代雍正、乾隆兩朝抄家事件非常頻繁,雍正曾在上諭中直言不諱地說:『朕即位以來,外間流言有謂好抄沒人家之家產者……近聞市井中鬥牌名色,有稱‘抄家湖’者,公然於賭博遊戲中譏刺朝政,甚屬可惡』到了乾隆時期,更是『屢興大獄,鈔沒貨產,動至數十百萬之多,為他代所罕睹』

仇英《人物故事圖》

浙江巡撫王亶望因為虛報旱災,並牽出多年前貪污的大案,數額高達達百萬之多,轟動一時。

他被抄家後,乾隆對查抄書畫非常關心,在看了查抄來的書畫後,乾隆下發諭旨說:『王亶望平日收藏古玩字畫最為留心,其從前呈進各件未經賞收者尚較他人為優,乃昨歲王亶望家產內,多系不堪入目之物……』並且心細的乾隆發現更讓他震驚的事情。

『從前查抄高樸家產內,有王亶望所刻米貼墨榻一種,內廷諸臣皆所共見,此種墨榻必有石刻留存,或在任所,或在本籍,乃節次解到及發交崇文門物件並無此項,其私行藏匿顯而易見』

趙孟頫《浴馬圖》

原來一年前,乾隆七十大壽的時候,王亶望向他進貢了一份大厚禮,幾乎件件都是珍寶,一向挑剔的乾隆,對此非常滿意。

隻不過,按照當時進貢的潛規則,有進九回三的慣例。

乾隆百般琢磨後,將一對墨榻石刻退給了他,可是退回之後又非常後悔,正好趕上王亶望案發,乾隆立馬將自己的遺憾挽回來。

雖然兩件珍寶又被陳輝祖藏匿,在大臣阿桂和福長安的追查下,終於水落石出。

原來王亶望的寶物不僅乾隆喜歡,陳輝祖更是垂誕不已,為此掉包而最終丟了性命。

乾隆筆墨

這種皇帝和臣下爭寶的事情實數歷史罕見,卻反映出乾隆處處強調的盛世大豐收衍生出的大收藏、大占有的心態。

另一件抄家數量相當大的是雲南佈政使錢度。

他的家裡共有108件幾乎包含了宋明畫家的所有精品,如米芾、劉松年、趙孟頫、王蒙、文征明、唐伯虎等字畫,一下子全都落入乾隆的口袋,乾隆挑選後,將那些沒有看上的東西交給內府『估值變價,銀交內務府廣處司』和珅當權後,對明珠家的財產垂誕已久,他向明珠的四世孫,任伊犁領隊大臣的承安勒索不成,後編造罪名,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被革職,籍沒家產。

他的家傳書畫『有天府所未有者』。

當時在山東巡視的乾隆正在收納地方進貢,聽說和珅有了『尋寶』大發現,迅速下發旨意說:『所有字畫冊頁交懋勤殿認看,書籍交武英殿查檢,分別呈覽。

三希堂

就這樣,乾隆一邊抄家一邊選擇自己求之不得的字畫,這樣做既不必領誰的人情,又能得到喜歡的東西,可謂一舉兩得。

此後乾隆的『三希堂』和『四美具』幾乎收納了當時民間流入的所有精品,真可謂天下的好東西都逃不出朕的手掌心。

三是靠繪制。

早在乾隆剛登基的第四年,他就已經注意到留給後世的形象問題,為此在南苑舉行閱兵陣仗時,特意對身邊人說:『俟大閱之日,著海望將畫畫人金昆帶著』這幅話就是後來的宮廷精品《乾隆大閱圖》。

乾隆大閱圖

後來繪制過程中,乾隆期初對畫作很滿意,然而仔細看又發現八旗列陣的順序居然搞錯了,十分震怒,並對金昆停發工資。

此後在繪畫自己畫像時,他召集了40多名畫師為他繪畫帝王標準相。

乾隆在其畫像明確提出不能使用深綠色畫佈,對畫中的佈局和細節均有明確要求。

在眾多畫師中他比較細化耶穌會的外國畫師,認為他畫的更生動,更有精氣神。

對於乾隆找他畫像,另一位外國畫師在其筆記中有著記錄:『三日晨,皇帝屈尊前來見他。

他想看看那些業已完成的畫作,結果發現兩幅關於他的人物畫中,他的身體都略向後方傾斜,他要求立刻糾正這一錯誤,為了幫助畫師,他甚至做到王位上擺好了姿態。

他把他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讓畫師按他意見畫』

郎世寧《嵩獻英芝圖》

乾隆18歲開始學習繪畫,但是從僅存的作品來看,其繪畫資質平常,『憶餘已酉歲偶習繪事,而獨愛寫花鳥』由於水平一般,此後逐漸將精力轉向到書畫收藏,並且在歷代精品書畫中題詩或是蓋章。

為了畫一幅展現乾隆『騎射武功』的威猛圖畫,乾隆先自己繪畫了一副騎馬追虎圖,然後讓畫師對騎手《他自己》的姿態加以潤色。

幾天後,乾隆又讓畫師給他繪制一幅全身肖像畫,同時又提出了一個特殊要求『為了美化他的形象,在畫中他的頭要比實際更大一些』《耶穌會士王致誠》

乾隆射獵圖

在諸多個畫像中,乾隆所展示出來的都是一個書齋中的文人形象,其四周是典雅的畫卷和作為文人標志紙墨筆硯等物品。

在這些畫像中,乾隆往往身著漢族文人寬松飄逸的長袍,而非滿洲宮廷服裝,以此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漢人文化經營不乏高大秀美的形象。

乾隆之所以如此喜歡自我畫像,除了自己的自戀外,更要在歷史上留下一個風度翩翩與眾不同的帝王形象,然而他或許不知道,一生好大喜功的盛世收藏占有,最後又回到了群眾的展臺視線。

乾隆漢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