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16:皇上想殺曹琴默的心思,原來早在這個時候就有了。《網路歷史》

甄嬛傳裡的許多人物都有兩面性,難以讓人完全討厭或是喜歡。

華妃如此,她的軍師曹琴默也是如此。

華妃不蠢,曹琴默卻更聰明。

後宮裡的妃子得了雨露恩澤,卻很少有人能夠順利生產,且不說華妃允不允許,就是皇後那一關就難過,可見曹琴默的精明。

曹琴默有驚無險地生下溫宜公主後,並沒有得到多少重視,雖然皇帝喜歡這個女兒,但是曹琴默卻僅僅升了個『貴人』的身份,在華妃旗下謹小慎微地度日,還常常被華妃用作爭寵的手段。

『會咬人的狗,不叫』似乎是對曹琴默最好的詮釋,無論是處境還是名字,都相得映彰得恰到好處。

曹琴默的智商明顯碾壓華妃。

華妃設計沈眉莊時,竟然就直接在翊坤宮附近派了太監周寧海將她推入池中,手法非常容易讓人看破。

曹琴默卻能把害人的過程醞釀得無比復雜,連環套醞釀得無比復雜,讓沈眉莊和甄嬛措手不及。

就比如曹琴默給華妃獻計,在沈眉莊身邊安上眼線,指使宮女和幾名太醫一起欺騙沈眉莊,制造了一場『假孕』事件,最終使得沈眉莊失寵,和皇帝分心。

華妃的狠毒之處,在於對敵人絕不松手,對自己的手下也不放松,無論是頌芝、周寧海還是曹琴默,只要不高興了,都可以動輒打罵威脅。

曹琴默在她手下的日子過得並不輕松。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講,她還不如頌芝在華妃心中的地位。

曹琴默作為華妃手下的一員,華妃不僅對她沒有同情心和同理心,還利用她的孩子爭寵,同時還不善待她的孩子——用成人服用的安神藥給女嬰灌下、大熱天讓頌芝抱著小娃娃在大太陽底下暴曬、大半夜不管公主哭鬧,其行徑算得上相當可惡。

稚子何其無辜,身為母親的曹琴默怎能不心疼不恨華妃呢?

對於華妃的許多行為,皇帝大部分都是默許的,即便知道也不多加幹涉。

或許他並不大知道華妃虐待溫宜,但默許華妃奪走曹琴默的的女兒的確是他縱容的結果。

為了得回自己的溫宜公主,華妃忍氣吞聲,讓華妃折騰孩子,然後私下去和皇上告狀,所使用的手段,就是給皇帝花點時間剝蓮子。

帝王與曹琴默的對話,寓意深遠,也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場景。

皇上說:『蓮子的心已無, 但你憐子之心卻是良苦,朕早起聽老太監們嚼閑話,說萬歷朝有位景妃,最喜歡利用親子爭寵,甚至不惜讓懷中小兒發熱,引皇帝注意。

你怎麼看?

曹琴默回話:『臣妾若是萬歷帝, 必定殺死景妃以正宮闈。

十月懷胎一朝臨產之苦,非為人母不能體會。

景妃她身為人母卻害其子,除非不是生母,景妃若不是有難言之隱,那麼便是連為人都不配了,怎還配活著?

皇上又說:『你一向溫順寡言,難得這麼激憤』

曹琴默很是虛偽:『臣妾失言了,隻是臣妾也身為人母,一時有感而發』皇上最後說:『憐子之心, 不僅母親有,父親也有。

難為你剝了這麼久,你既細心,又有耐心,華妃到底沒有生養過,你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回去帶吧』

曹琴默和女兒溫宜公主相應的是『蓮花』與『蓮子』。

可惜出淤泥卻反而被污泥所染的曹琴默,再怎麼樣也無法使人『憐”了,她之所以使皇上『寒心』,就是因為少了那點『含辛(茹苦)”來保護孩子的心,卻要來求皇帝的恩典,除了暗指天子『無心』之外,更暴露出自己為了生存而犧牲女兒、以之作為鬥爭工具的自私考量。

以『蓮心』來比喻『憐子之心』,除了是暗示皇上愛吃蓮子卻得剔除苦澀的蓮心(曹琴默的憐子之心)外,更是希望至尊不要縱容華妃對溫宜公主毫無憐愛之心的殘忍做派。

皇帝最終發了話,讓曹琴默去華妃那兒領回自己的女兒,不過卻從此對這個後宮女子的深沉心思起了殺意。

在華妃倒臺之時,曹琴默竟然第一個跳出來背叛,甚至還要求皇上殺死她,這種背叛舊主的作風,手段陰狠不下於曾經的華妃。

華妃利用溫宜公主,讓小女嬰食用木薯粉而吐奶,曹琴默默許之,事後卻借著這個事件倒打華妃一耙,若說華妃對別人的女兒那般殘忍也就罷了,一個親娘可以狠心到交出自己的女兒,還到帝王面前用這可憐的小女孩爭『寵』,平日放任華妃虐待幼兒,不都是為了一己之私麼?

君王雖冷心冷情,也是公主的親生父親,自然有憐愛兒女之情。

曹琴默犯了皇上的忌諱,天子表面上許了她得回女兒,暗地裡盤算的卻是改日必要曹琴默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