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道臺是個什麼官?為何說這個官職很特殊?它有知府大嗎?《網路歷史》

道臺是清朝官職道員的尊稱,這個官職可謂是清朝所獨創,在官級上比知府大一些,通常情況下都是由知府升任道臺,屬於是知府晉升的必經官職。

清朝的官制基本承襲了明朝的官制,在地方上劃分省、府、縣三級行政機構,省級的最高行政長官叫巡撫,府級的最高行政長官叫知府,縣級的最高行政長官叫知縣。

巡撫官級是從二品,知府的官級是從四品,知縣的官級則是正七品。

在巡撫之上還設有正二品的總督,而總督可以管轄數個省的軍政大權,不過相比於巡撫主管政務,總督則是側重於監督治軍。

清朝的這一套地方官職體系制度基本承襲於明朝,但是總督和巡撫是設立於明朝中後期的官職,在明初時期是沒有總督和巡撫之職的。

在明初時期各省是行政、軍事、司法三權分立的,沒有統一的長官,主管一省行政的是佈政使司,主管一省司法的是按察使司,主管一省軍事的是都指揮使司,當時也稱之為三司機構。

隻是在名義上主管行政的佈政使算是一省之長官,但實際上這三個機構是獨立不相統屬的。

在明朝中後期,皇帝為了加強朝廷對地方各省的監管,經常會派京官巡視各省,這些派出巡視各省的官員權力很大,可以直接幹預各省軍、政、司法權,這些被外派巡視地方的京官就被稱之為巡撫。

但是這些巡撫巡視完地方之後,權力和職務也就被撤銷了,所以最初的時候巡撫有些類似於欽差的性質,屬於臨時任命的官員監察巡視地方,巡視任務結束之後職務也就撤銷了。

不過在明朝著名的道士皇帝嘉靖時候,嘉靖發現用巡撫管理地方各省很便利,朝廷隻需要對接巡撫一個人就行,不用像之前似的要對接佈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

於是在嘉靖之後就把巡撫變成了常設官職,成為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統一協調一省的行政、司法、軍事三大權。

總督和巡撫一樣最初也屬於臨時性質欽差似的官職,通常都是有戰事發生時皇帝派重要官員到前線統一協調多個省份督戰和備戰,比如明朝的三邊總督就是專門應對西北邊境戰事而設立的職務。

戰事發生派出總督,戰事結束總督卸職,所以註定了總督本身就是側重於軍事的官職。

總督這個職務在明朝其實一直都不是常設官職,都是臨時性質的欽差官職,但是明朝後期一直有戰事,所以總督的職務也一直沒能撤銷,比如薊遼總督一職,專門用來抵禦後金也就是清朝的前身,因此也算是最後變成常設官職了。

清朝承襲了明朝的官制,保留了總督和巡撫一職,並且把總督變為常設官職,雖然名義上總督可以協調管理數省的軍、政、司法大權,但是相比於專職於政務的巡撫,總督還是側重於管理軍事。

而清朝在保留總督和巡撫之職時,也對官職進行了改革,清朝取消了明朝的都指揮使的官職,改以提督代替,因此在清朝提督就成了一省的最高軍事長官。

同樣道員就是清朝獨創的改革性官職。

道臺的正式官名叫道員,道臺是民間對這個官職的尊稱。

民間對總督、巡撫、佈政使、按察使、道員、知府、知縣都有尊稱,民間尊稱總督為制臺,巡撫為撫臺,佈政使為藩臺,按察使為臬臺,知府為府臺,知縣為縣臺,而對道員的尊稱就是道臺。

清朝的道員是在明朝的佈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上演變而來,明朝的佈政使有四名副手,分別是左右參政和左右參議,按察使有兩名副手分別是副使和僉事,清朝最初設立道員時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設立了左右參政道、左右參議道、副使道、僉事道。

而道員又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佈政使之下的左右參政道和左右參議道就屬於分守道,這些道員常駐省城,輔助佈政使處理地方府縣上報的事務,而按察使之下的副使道和僉事道則屬於分巡道,這些道員由省裡分派到各府縣常駐,負責協調省城與府縣之間的聯系,並分別負責兩個或者多個府縣的專職事務。

因此說白了道員實際上屬於是佈政使和按察使的屬官,隸屬於佈政使和按察使管理,後來清朝在這個基礎上在一些產鹽省份設立鹽運使,而在鹽運使的下屬又設立的鹽法道,這也就形成了專職業務的道員。

再後來清朝的地方官制日趨完善詳細,除了負責行政和司法事務的道員之外,上面說的負責鹽務的鹽法道,還有負責水務的水利道,負責驛站傳送的驛傳道,負責糧食產收和運輸的糧道等等。

總之道員後來越發專職,專人專職負責專業,管兩個府縣或數個府縣的專業事務,道員的設立有效地加強了省對各府縣之間的管理協調,也強化了各府縣之間的聯系,這樣省的跨區域辦事時,同省內各府縣之間的不熟悉,不協調的問題,提高了省內各府縣之間跨區域辦事的效率性。

道臺的官職品級在清初時期並不是很固定,清初時期道臺的官級甚至橫跨一品官到四品官之間,跨度非常大。

比如康熙時期參與平定三藩之亂有功的謀臣周培公,三藩之亂時,平涼提督王輔臣跟隨吳三桂反叛,周培公跟隨大學士圖海征討王輔臣,後來周培公自告奮勇孤身入平涼城勸降了王輔臣。

由於周培公兵不血刃就收服了叛將王輔臣,這讓康熙十分高興,當時康熙賜周培公黃馬褂和一品官銜待遇。

但是後來清朝並沒有給周培公安排與他官級對應的一品官職,而是給他外放為山東登萊兵備道。

這個兵備道屬於是憲兵性質,是隸屬於山東按察使之下的屬官,主要負責巡視糾察地方駐軍的軍紀問題。

而要知道作為周培公的頂頭上司山東按察使也不過是正三品官,巡撫加六部侍郎銜也不過是正二品官,而總督加六部尚書銜也不過是從一品官,而周培公一個道臺就享受到了正一品官的待遇,官級遠比直屬上司按察使高得多,都比巡撫和總督還高了。

所以周培公帶著正一品高官的品級出任兵備道,也使得他備受同僚和上司們的排擠,這也使得他最後一氣之下辭官歸隱。

直到後來他又給康熙上平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的謀劃書,康熙才封他為正一品的盛京將軍之職,至此周培公的官級才算是與職務對等了。

有鑒於此,因此在乾隆時期,乾隆正式把道臺的官級固定為正四品官,不過到了晚清時期道臺的官級又變得混亂起來,晚清時期洋務運動興起,新增設了不少道臺,加上人才匱乏,為了留住人才清朝不惜以高官厚祿來招攬人才,這時候道臺的官級又變得不固定起來。

光緒時期,禦史李慈銘就曾上書稱:今則外官道員多至二品,其封皆至一品矣……得之太易,則人不知恩,予之太驟,則士無由勸。

尊卑不別,等級不明。

李慈銘就是希望清朝明確道臺品級,不要給道臺越級加官。

可是由於晚清時期政局混亂,人才匱乏,為了留住人才,越級加官的事屢見不鮮。

就像袁世凱曾幫助清朝平定了朝鮮的壬午兵變,於是清朝就任命袁世凱為駐朝鮮道員,享受正三品官待遇,遠比一般的道臺待遇要高。

再加上道臺的人數並沒有定數,都是各省根據實際情況和事務設立,所以晚清時期道臺這個官職最混亂,稍微有點功勞,有點才能,就會被各省的巡撫或總督報請朝廷留為道臺,而朝廷為了留住人才也都會批準,甚至還會越級加官為道臺,這也造成了晚清時期道臺的官級又開始陷入混亂的緣故。

說完道臺再說說知府,知府屬於清朝省府縣三級地方行政機構之一,在清初時期知府屬於正四品官,而順天府和奉天府的知府品級則要高一些,這兩個府的知府屬於是正三品官。

在乾隆時期正式固定確立了道臺為正四品官之後,乾隆就定知府為從四品官,順天府和奉天府的知府品級不變。

雖然官級上道臺比知府高,但是在權力上當然是知府權力大,道臺屬於是省級行政機構的派生產物,而知府則是一級行政機構,全權管理一個府也就是相當於我們現代的一個市的行政、司法等事務,所以在權力上知府比道臺大了不少。

但是在乾隆晚年嘉慶初期,道臺被皇帝賦予了密折專奏的權力,可以直接和皇帝對接,這樣一來道臺的地位就很尊崇了,在這一點上遠比知府要高得多。

而且道臺是知府晉升的必經官職,知府想晉升通常都是先晉升為道臺,之後就晉升為按察使,再之後晉升為佈政使,再往後就是晉升為巡撫,最終晉升成總督就算是官場巔峰了。

所以單從晉升途徑就能看出道臺肯定是比知府大的,但是在權力上知府集一府的軍、政、司法大權於一身,肯定不是道臺能比的。

所以通常不想在知府位置上繼續晉升的人,也就更願意當一個知府守著一畝三分地了,畢竟不是每一個知府最後都能熬成總督的,升職無望不如留住手裡的權力為好。

因此道臺這個官職肯定是比知府大的,不過隻是在官級上高了半級而已,但是在受到皇帝關注的方面則要比知府好太多了,地位也要比知府更加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