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錄自圖書《一江潮客情:潮汕與客家歷史文化訪思錄》第二章 潮汕文化訪思錄,《第二節 從圍寨談起的潮汕人的宗族自衛歷史與宗親觀念》
歷史的車輪向前滾動,來到了明末清初、朝代更迭更加混亂的時期。
明崇禎之後,明宗室及其擁護者先後在東南沿海建立了幾個南明政權,其中有幾人還稱了帝。
清順治八年《1651年》之前,由於有鄭成功等人堅持反清鬥爭,潮州還出現了先助清滅明而後又反清復明的主政官員。
而為了防止沿海民眾接濟鄭成功等反清抗清勢力,清廷在1655年就下令禁海,到了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發佈了將潮州沿海居民遷入內地50裡的『遷界』政策。
當時清政府有告示文:
『既遷之後,不許出界耕種,不許復出界外蓋屋居住。
如有故犯, 俱以通賊處斬。
此系上諭森嚴,爾民倘濡滯觀望不行即遲遷移者,定以逆民發剿。
至遷移之民所需田地、房屋,候督撫衙門即行查勘撥給耕種、居住。
毋違』
一直延續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收回臺灣之後,整個潮汕地區才徹底解除海禁,澄海、南澳等地居民才回原籍耕種,準許對外貿易。
從元末明初到康熙復界的近400年時間裡,潮汕地區一方面長期處於海禁狀態,另一方面潮州沿海人民不時處於倭亂、海盜、山匪侵擾或朝代更替的兵荒馬亂之中,時而遷界、時而復界,甚至當時野獸侵襲事件也十分頻繁,從而導致潮州民間不得不長期依靠宗族和相鄰鄉村抱團自衛,並建設城寨以自保。
潮汕地區在明代早期時建設的絕大多數城寨在一次次的兵荒馬亂、臺風和遷界中已損毀殆盡,現存的圍寨,據我統計絕大多數都是在康熙復界後建設的,其原因有以下四個:
一是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沒有再發生大的毀滅性的戰爭;
二是復界後潮州經濟持續發展,民眾通過生產勞動積累了建設資金;
三是幾百年的建寨歷史,使得潮州民眾積累了建設堅固圍寨的成熟技術和經驗;
四是幾百年的生存經驗告訴潮州民眾,隻有緊密團結宗親《『膠己人』,即自己人》,建設堅固彌久的圍寨,才能使個人或家庭得以生存和繁衍,而封建官兵是靠不住的。
潮汕現存的圍寨,從其建造技術和形制上看,不少是源自客家地區的。
比如韓江以東當時隸屬饒平管轄的范圍,所建造的圓形圍樓寨明顯采用的就是饒平北部客家人建設圓土樓的技術,使用的材料是沿海石材、熟貝灰的結合。
而揭陽榕江南北河分佈的眾多方形圍寨,則明顯帶有客家圍屋和圍龍屋的形制——很多圍寨前面有個池塘,兩側建有從屋對著中間的祠堂《從屋,跟客家圍龍屋的橫屋一樣》,後包屋雖然少有弧形佈局,但很多建有一排甚至幾排後包屋。
畢竟,明清時期的客家人民的生活相對於潮州沿海地區要安穩一些,更有利於生產技術的發展。
至於潮汕沿海20公裡左右的地區現今少有圍寨的現象,我猜想或許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這片區域剛好是當年遷界的范圍,復界前的城寨幾乎都被拆毀了。
第二,復界後人們回來開展生活生產,開始時比較艱難,剛回遷時人口不多,村落不大。
現在沿海的村落都是從復界後逐步向海邊擴建的,有些也是百姓從丘陵地帶往沿海地帶遷移建成的。
第三,沿海漁民依然擔心哪天又須遷界,所以他們就算要建設圍寨,也選擇在離海灘50公裡左右不會被遷走的地方。
第四,復界後沿海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沿海漁民在雍正時開始過番去泰國謀生,所以沿海的潮州人逐漸展現出海洋文明的一面,勇於冒險開拓,更加註重個體和家庭利益,而不再熱衷於花巨資建圍寨。
隻有部分華僑巨賈或官員反哺家鄉,在家鄉建設祠堂、大宅和圍寨以供家鄉人使用。
第五,既然能出海過番,那麼今後再遇到社會動蕩,潮汕人便可以逃出國去謀生定居了,選擇性多了,求穩定的心態就變弱了。
第六,現在的不少沿海漁村,在清中後期其實隻是江河沖刷堆積起來的沙地,地基不穩固。
同時,離海邊太近,不利於抵抗臺風等自然災害,於是建設大圍寨的熱情就沒那麼高了。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處於韓江和榕江出海口交匯處的汕頭市區《清朝時稱為『沙汕』》,就是河沙堆積以及海水沖擊形成的小山頭。
現在海水依然能深入榕江腹地,直至揭陽的炮臺、漁湖等地區。
《本文摘錄自2022年3月出版的圖書《一江潮客情:潮汕與客家歷史文化訪思錄》,汕頭日報、潮州日報、梅州日報和揭陽日報先後發文推薦該書》
本書內容已分85節全部摘錄發佈,更多精彩內容和視頻,請根據《一江潮客情》的序號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