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封建王朝,雍正皇帝應該是非常特殊的一位帝王。
一方面,他大刀闊斧,是致力於革除弊政的實幹皇帝。
僅憑這一點,就可以說其是屈指可數的好皇帝之一。
但另一方面,雍正皇帝又被說成是得位不正、殺弟弒母的陰險毒辣的小人皇帝。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雍正皇帝到底是怎樣的為人?
關於他的種種不利說辭,究竟是子虛烏有,還是確有其事?
近些年來,由於各種影視作品的大肆渲染,極大提高了雍正皇帝在當代觀眾心目中的形象。
尤其是《雍正王朝》的熱播,更是將雍正皇帝描寫成一位一心為公的完美皇帝。
而雍正皇帝身前身後所背負的那些罵名,都是『反動派』們的栽贓嫁禍。
但筆者想說,小說不能當歷史看,歷史上真實的雍正皇帝,非但沒有如此完美,而且那些所謂『罵名』,恐怕也並非空穴來風這麼簡單。
有關雍正皇帝的『非議』點著實較多,筆者無法一一列舉,通過以下三方面的論述,我想關於雍正皇帝的人格,可見一斑。
上圖_ 允禮所作雍正皇帝像
迫害兄弟
『自古無情帝王家』!當權力的誘惑達到極限時,對權力的追求欲,就會遠勝於人類最基本、最真實的人倫之情。
因此在帝王之家,親情很多時候變成了『奢侈品』,父子兄弟之間相互屠戮的悲慘事件,也是屢見不鮮。
但是,雍正皇帝對付那些競爭者的兄弟們,尤其是弟弟們,手段之高明與陰險,恐怕是空前絕後。
康熙末年,所謂『九子奪嫡』,儲位之爭異常激烈,甚至是白熱化。
在如此非同尋常的大背景下,雍正皇帝上位之後,對於那些存在競爭關系,對立面的兄弟們,必定給予打擊與壓制,但雍正皇帝的所作所為,不但令人費解,甚至是『嘆為觀止』。
上圖_ 九子奪嫡
康熙皇帝突然駕崩《死因不明》,雍正皇帝在『舅舅』隆科多的『協助下』倉促繼位。
新皇帝將太多急需處理的國家政務放置一邊,立即著手對他的兄弟們進行防范與打壓,這迫不及待的程度,已然不合乎常理。
而打壓與防范的常規操作無非是棄之不用並重點監視,扼殺對方的政治生命,但這不是雍正皇帝的風格。
雍正皇帝上位後的第一項人事任命,便將允禩提升為首輔王大臣,隨後又封之為親王。
而允禩雖居首輔之位,非但沒有一件事他能說了算,而且不論做什麼,換來的都是皇帝哥哥的指責與挖苦。
康熙皇帝牌位進入太廟,就因為太廟新漆的柱子油漆未幹而有些油漆味,結果就罰允禩及工部大小官員在太廟跪了一晝夜。
雍正皇帝就是要用這種吹毛求疵式的人格打擊,徹底摧毀允禩的『賢王』形象和可能有所企圖的精神意志。
最後,如履薄冰的允禩還是被冠以各種大罪而被宗人府囚禁。
至於對付老九允禟,則以督軍名義『發配』西北,甚至秘密授意年羹堯找機會除之,年雖沒有動手,但監視允禟網絡罪證。
雍正皇帝後來以似有非有的罪名,將允禟囚禁。
上圖_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即允禩
這還不算完,允禩和允禟這哥倆,最終不但被用侮辱性名詞更名,逐出宗室,而且還是沒逃過,在囚所中死於非命的悲慘結局。
雍正皇帝對付自己的同母兄弟允禵算是額外開恩,將允禵囚禁在康熙皇帝的景陵,算是常規操作了一把,但這很可能是雍正皇帝礙於母親的這層關系,而放允禵一馬,因為雍正皇帝上位之初,是有諭旨要停掉允禵俸《米》祿,這大有要活活餓死允禵老弟的意思。
上圖_ 孝恭仁皇後
逼死生母
雍正元年,在康熙皇帝剛剛去世半年後,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後也隨之去了。
雍正皇帝給出的解釋是,皇太後因過度思念先帝而憂鬱而終,這個理由未免太過於冠冕堂皇了。
按照雍正皇帝在《大義覺迷錄》中的自述,自己是母親最為鐘愛的愛子,而允禵就是個冥頑不靈的紈絝惡少,一直被母親所厭惡。
但實際上,在雍正皇帝上位伊始,他的母親似乎並沒有給『愛子』多少面子。
正常情況下,自己的愛子當了皇帝,自己當上了皇太後,內心必定是喜悅的,會積極配合完成各種典禮而不讓兒子難堪。
但這位皇太後卻對於皇帝兒子安排的各類晉封儀式表現十分消極,借以大行皇帝剛剛離開為由,有意抵觸之。
她自己自始至終都沒有從皇妃時居住的永和宮,搬入皇太後應該居住的慈寧宮,這不就是無聲反抗嗎?
上圖_ 愛新覺羅·胤禵,清聖祖康熙帝第十四子 《別稱:允禵、胤禎》
作為生母,皇太後為什麼會如此對待雍正皇帝?
原因主要有二:
1. 對待弟弟太殘酷
2. 雍正皇帝的皇位可能得位不正,太後為允禵惋惜。
雍正皇帝對待允禵及允禟預置之死地式地打壓,讓皇太後難以接受。
皇太後本就是允禵生母,倫理上老母親心疼老《小》兒子,事理上這皇位有可能本應屬於允禵的,而允禟雖非皇太後親生,但從小被皇太後撫養。
因此無論是倫理上,還是事理上,皇太後都無法接受雍正皇帝對待親弟弟的做法。
可是,雍正皇帝並不會因此而罷手,尤其是在雍正皇帝要變著法整死允禵之時,皇太後隻能以死相逼,來保住老兒子一家老小的性命。
因此,關於太後撞柱而死的傳言,恐怕並不完全是捏造。
上圖_ 《大義覺迷錄》是清代雍正帝編著的一本清史文獻匯編著作
得位不正
關於雍正皇帝是否篡位,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懸案之一,時至今日尚未有定論,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無法從其他信息,側面了解一些蛛絲馬跡。
還是根據《大義覺迷錄》中雍正皇帝的自述,康熙皇帝早在死前八個時辰就將自己欽定為接班人,而且是當著老八、老九等七位皇子以及隆科多的面宣佈的。
而在這期間,雍正皇帝也多次探望父皇,甚至在病榻前盡孝,但康熙皇帝及眾兄弟,甚至是隆科多偏偏都對自己保密,自己是在康熙皇帝駕崩之後才得知繼承大寶的消息。
不得不說這一自述,簡直是漏洞百出。
指定皇位繼承人這等國家大事,但凡有可能,康熙皇帝怎麼能隻瞞著指定繼承人而先將消息告知他人?
而且在心儀繼承人多次在自己面前,這等公佈天下的大好時機,為什麼不當眾宣諭,反倒非等自己駕崩後,弄得不清不楚?
顯然不合乎常理。
後來連乾隆皇帝都覺得父皇這個謊話太不靠譜,承認隻有隆科多一人宣諭繼承大統。
上圖_ 佟佳·隆科多《?
—1728年》
關於雍正皇帝繼位是否有康熙皇帝的遺詔,也是個懸疑點。
確實,在康熙皇帝駕崩三天後,雍正皇帝終於拿出了父皇的『遺詔』。
這份『遺詔』有兩點主要疑點:
1. 為什麼在三天後,而不是在克承大統的當時就公佈於眾?
2. 為什麼遺詔隻有清《滿》文,而沒有漢文?
時間不及時,顯然有時間造假,而有悖於清王朝國家重要文件必定滿漢兩文寫成的規定,更會讓人懷疑,是不是因時間太緊而來不及趕制?
總而言之,這份所謂『遺詔』可信度太低。
上圖_ 雍正的書法
還有一個懸疑點就是對允禵的極力詆毀。
按照雍正皇帝的說法,允禵就是一個形骸放蕩,不學無術的浪蕩公子,說他在西北根本沒有什麼功勞,而且父皇對其也是大為不滿。
試想一下,在大清王朝可能丟掉半壁江山的危急情況下,康熙皇帝怎麼可能派一個吊兒郎當的兒子,全權代表自己出征呢?
而且一待就是四五年。
這期間允禵與康熙皇帝多次往來書信討論工作,甚至允禵親自回京向父皇述職。
如果康熙皇帝不滿意允禵,為什麼不及時將其換掉?
倘若康熙皇帝昏聵到如此地步,還叫什麼一代明君,大清恐怕都要亡於其手。
上圖_ 康熙皇帝
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
我們在現存的文檔,恐怕永遠也無法揭開雍正皇帝背後的那些秘密,以及佐證身後背負的種種罵名是否真實,但是有一點確實可以確定,那就是雍正皇帝絕對是歷史上少有的有作為的皇帝,同時也是一位奸詐多疑且陰狠毒辣的精明皇帝。
作者:王金百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雍正十三年》 林乾 中信出版社
[2]《清實錄》《永憲錄》《雍正朝起居註》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