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在中國古代的意義即對國家事務的管理,『政者事也』,『治者理也』。
到了近代,盡管政治的實際生態發生了很大變化, 但這一古老的觀念仍沒有改變,政治仍被解釋為對國家事務的管理。
孫中山說:『政治兩字的意思, 淺而言之, 政就是眾人的事, 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秦統一六國之後,建立了高度集權的君主政體。
秦始皇自稱『朕』,表示其至尊無上的地位, 號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 故稱『皇帝』,並規定皇帝按世代排列,『傳之無窮』。
自秦至清末,中國政治體制表現為皇權至高無上、中央集權和官 僚政治,其中心則是集中權力。
皇權至高無上表現為帝位終身制與皇位世襲制,皇權不受監督和制約。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形成了『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局面。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家事務, 皇帝可以靠權術駕馭臣下,但用這套來治理萬民卻不合適。
權力無邊的帝王發現,他仍然需要一套官僚體系來治理國家,這就是政治。
圖源網絡
▼
中國古代歷代王朝,要進行有效統治,必須具備一個有統一信仰的官僚階層。
皇權與官僚階層之間存在互相利用的關系,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皇權來不及集中權力,造成官僚體系的權力膨脹,便會引發皇帝與官僚體系的權力之爭。
比如西漢初年,由於連年內戰,人口大大減少,有些地方人口甚至減少到原來的五分之一,整個社會極端貧困。
在這種情況下,漢朝初年的統治者在國家治理上采取了比較寬松的政策, 其重點不在於集權,而在於恢復發展生產,盡快解決民生問題。
待『文景之治』恢復國力後,漢武帝便開始強化權力了。
漢武帝首先強化皇權,限制相權。
他提拔平民出身的公孫弘為相,公孫弘在朝中無人支持,隻能對皇帝唯唯諾諾,成為漢武帝的工具。
漢武帝選拔中下層官員作為自己的高級侍從和助手,替他出謀劃策、發號施令,形成了以漢武帝為中心點的『中朝』。
『中朝』成為實際的政務決策機關, 以丞相為首的『外朝』逐漸成為一般的政務機關,隻負責具體執行『中朝』的決策。
漢武帝還行使手段控制全國經濟, 如國家壟斷鑄幣權和鹽鐵專賣權,對富商大賈課以重稅,鼓勵告發偷漏稅者,等等。
漢武帝的系列措施,加強了皇帝的政治、經濟權力。
再如明朝建立之初,集權專制的色彩並不十分強烈。
明朝初年,中央設左右丞相,地方設行中書省。
朝中大小事由丞相處理後奏聞皇帝,行中書省則總管一省軍、政、司法。
朱元璋不久便發現丞相和行中書省權力過大,於是,他首先廢行中書省,在全國設十三承宣佈政使司,置左右佈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民政和財政;另設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軍隊。
三者合稱『三司』,互不統屬,分別歸中央有關部門管轄。
這種權力分散、條塊分割的機構設置,利於皇帝集所有大權於一身。
朱元璋又以『謀不軌』的罪名,殺左丞相胡惟庸,分相權於六部。
六部尚書執行皇帝命令,直接對皇帝負責。
隨後朱元璋宣佈不許再議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請者,處以重刑。
明朝還實行特務統治,以宦官執掌特務機構,對臣下進行監控。
太祖時設錦衣衛,成祖時設東廠,憲宗時設西廠。
三者隻對皇帝負責,無須經司法機關批準即可隨意緝拿官民。
概而論之,皇帝與官僚的矛盾,源於皇帝擔心臣下的權力過大,危及自身統治,於是便急於對官僚體系加以整肅,以維護自己的無上權力;而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臣下唯有俯首被戮的份。
皇帝通過不斷的洗牌、打擊,確保了對權力的掌控,並通過對文武官員的任命選調,使官僚隊伍處於不斷的循環流動之中,避免世襲的官僚貴族階層抱團。
在歷史上,皇權能保障官僚隊伍流動已是相當不錯了,至於提高官僚體系效率、保持官僚體系廉潔之類的目標,則不敢想象。
圖源網絡
皇帝自稱孤家寡人,這孤獨感是權力上的。
皇權緊握在手,不想與官僚集團分享,可又依賴官僚集團來幫助自己治理國家。
於是,為了制約官僚集團,皇帝開始尋找支持。
皇室宗親,大抵是不能用的。
歷史上,皇室自家內部權力的爭奪廝殺屢屢上演,故而歷代皇帝對宗親防范最緊。
皇室也曾經重用外戚集團,希望外戚能協助皇權治理,保障皇權大一統。
外戚不是皇室正統,是皇帝親近之人,對皇帝構不成威脅,自然可以大用。
但是,權力是腐蝕劑,外戚沾染之後,也可能會腐化,生出覬覦之心。
兩漢頻現外戚弄權,也讓後世皇帝汲取經驗,不敢重用外戚。
環顧四周,皇帝發現自己能重用的隻有宦官了。
宦官常年陪伴在皇帝身邊,是皇帝最可靠的心腹。
宦官身體被閹割,沒有子嗣,地位低賤,無法染指帝位,這讓皇帝安心。
在皇帝看來,宦官哪怕貪財也沒什麼,畢竟怎麼也要補償一下自己忠實的仆人。
因此,在兩漢之後, 外戚集團受到歷代王朝的制約,可是宦官仍能此起彼伏、興風作浪,即使可能威脅皇權、廢立皇帝,仍能不斷走向政治舞臺的中心,陪著皇帝呼風喚雨,隻因皇帝太孤獨了,除了宦官無人可用。
有明一代,宦官為患最烈,對宦官的防范也最嚴。
洪武年間立下鐵牌,鐵牌上書『內宦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
可鐵牌並無效果,皇權不用外戚,能選擇的奴才隻有宦官,於是大明王朝各類權宦頻頻湧現。
成化年間最甚,隻知有宦官汪直,不知有天子;天啟年間九千歲魏忠賢,直接處理朝政,已有皇帝氣勢了。
如何使用好下屬,又不能讓下屬騎到主子頭上,這是中國兩千年來的皇權一直想要處理卻從未解決的棘手問題。
這個問題直到清代才得到了系統的解決。
清廷高明之處,在於它使內外朝都臣服於皇帝。
在外朝,清廷設置了軍機處,軍機大臣雖然執掌大權,卻是臨時機構,所有軍機大臣都是兼職,故而沒有名分。
他們每日裡在皇帝身邊,隨時聽候皇帝的指示,根據皇帝的心意處理朝政。
軍機大臣有權無名,又時刻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戰戰兢兢,無法弄權,不敢弄權。
軍機處創設之前,還曾有過多爾袞、鰲拜這樣的權臣;軍機處創設之後,再無權臣。
在內朝,清廷設置了內務府。
內務府上三旗包衣,乃是皇帝的奴才,被皇帝重用,一方面外放至各省,主持肥缺,為皇帝執掌天下財政大權;另一方面擔任要職,參與朝政。
在科舉出身的官僚集團中,有一批皇帝的奴才擔任高官,他們對官僚加以監督,並顯示奴才的特權和榮耀。
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文官集團都以做皇帝的奴才為榮。
想要為皇帝之奴而不得的大臣,使出各種盡顯奴性的表演,甚至連皇帝也吃不消。
皇帝不得不屢屢訓斥:『奴才』一詞,乃是內務府奴才專屬,爾等大臣,不可輕易使用。
既然外朝的官僚集團被皇權有意識地塑造成了『奴才集團』,也就無須使用宦官輔助皇權了。
中國歷代王朝,清廷對宦官的限制最到位,其根本原因也在於此。
皇帝又任用內務府包衣擔任內務府大臣,管理宮內事務,嚴格管理宦官,由此去除了宦官弄權的弊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野上下,皆是奴才。
以奴才管理奴才,以奴才治理天下,如此皇權獨尊,皇帝才能心安。
而在清代,將整個官僚系統打造為奴才系統,在『以奴治國』的過程中,發揮最大功效的就是皇帝最貼身的『奴才』內務府了。
圖源網絡
《大清內務府:從帝王的家奴到鷹犬》
作者 / 袁燦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