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華文化的浩劫』,幾乎所有人立刻就能想到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因為這一行為使得中華文化出現了一個斷層,春秋戰國時期以及之前的眾多極其珍貴的文獻被付之一炬。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對中華文化的摧殘,做得比秦始皇更加徹底、更加兇殘,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位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皇帝乾隆,他發動的『文字獄』與『禁書運動』徹底打斷了中華文化的脊梁,是中華文化的第二次大浩劫。
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這位開創『康乾盛世』的皇帝本身並不荒唐,他性格理智,頭腦清晰,處事精明細致,智商情商都很高。
可這樣的一個人,為何會做出如此不近人情、甚至是『喪心病狂』的事情呢?
乾隆皇帝為什麼要發起『文字獄』與『禁書運動』?
這還得從乾隆統治中期的幾個案件講起。
乾隆十六年七月初二,雲貴總督碩色向皇帝密報,他偶然發現了在民間廣泛傳抄的『奏稿』,該稿件自稱是乾隆朝以敢言聞名的大臣孫嘉淦《註:gan,四音》所作,不過語言粗俗、文筆拙劣,一看就是偽造。
但內容,卻很震撼,主要講的是當今皇帝的種種失德之處,犯有『五不解,十大過』。
雖然,原文已經失傳,根據現有史料推測,我們也能略知一二,一是說乾隆南巡,是浪費民脂民膏,貪圖享樂同時到江南搜刮財富,二是誇大其詞,大肆渲染皇帝荒淫無度,去江南巡遊,名為探訪民情,實際上是去尋找民間美女帶回宮中淫樂。
《這一點就類似於現代的導演和編劇,拍攝乾隆皇帝的電視劇,不安排十個、二十個女主角都不好意思上映》最後,是對滿清王朝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
我們完全可以想象,乾隆皇帝在讀完這個密報時候的表情和感受。
這件事,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當頭一棒,沒有任何精神準備。
首先,乾隆皇帝在讀到這個密報時,已經統治這個龐大帝國十六年了。
這十六年來,他減輕刑罰、減免賦稅、平反冤獄,這十六年來,他對外開疆拓土、抵禦外敵,對內恩待群臣、體察民意,這十六年來,他通宵達旦的批復奏折、天不亮就上朝處理政務、為這個龐大帝國的健康運轉殫精竭力,他在像太陽一樣源源不斷地釋放對自己對臣民的善意和關懷。
他聽到的,幾乎都是臣民們對自己的感激歌頌之詞,他自認為他統治下的大清王朝,正在步步攀升,走向盛世。
『偽孫嘉淦奏稿案』裡的內容,大大出乎了乾隆的預料,他怎麼也想不通,民間百姓對他的評價居然是這個樣子,這讓特別好面子而又珍重名譽的乾隆感到震怒。
其次,這個案子又勾起了乾隆對前朝往事的回憶。
他的父親雍正皇帝,為了治理天下、為了解決百姓的疾苦而絞盡腦汁,可以稱為清朝最勤奮的皇帝,然而,普天下百姓之中,卻流傳著關於父親的種種謠言,謀父、逼母、殺兄、屠弟、貪財、好色、酗酒……。
乾隆很清楚,父親之所以被輿論如此污蔑,主要是他嚴刑律法、整治腐敗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
因此,父親雍正在位時為了打擊政敵,曾經制造了很多著名的文字獄大案,比如呂留良案、汪景祺案等。
其實最初,乾隆對文字獄的問題上,是非常通情達理的。
繼承皇位後,乾隆立即頒佈聖旨:『規定以後凡舉報文字之罪者,如果舉報失實,一律按誣告罪反坐』他還赦免了雍正時期絕大多數文字獄案犯以及牽連之人。
一時間,天下讀書人如浴春風、感激涕零。
清朝的文字獄風潮被剎住了,從乾隆即位《1736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大清王朝文化領域風平浪靜、波瀾不驚,可以說乾隆初年是清朝為數不多的文化生態寬松時期,一時間,文人學者們重新拿起筆墨,開始吟詩弄月、談古論今,大清文藝界呈現了一派百花齊放的繁榮之貌。
據推測,曹雪芹的《紅樓夢》很可能就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然而,從乾隆十六年的『偽孫嘉淦奏稿案』開始,皇帝的心態發成了急劇轉變。
不僅僅是該案件的內容讓乾隆震驚,還有該案的調查結果,更是讓乾隆震驚到心態失衡。
剛剛接到碩色的匯報時,乾隆以為這隻不過是少數人所傳,隻需查明來源並銷毀,這件事的不良影響很快就會消失,這件事隻是個別現象,是帝國局部出現的瑕疵。
然而,隨著調查的進行,乾隆發現這不是貴州一個省的事情,全國各地都發現了這份偽稿,甚至在邊遠的少數民族聚集區也都在爭相傳誦這件事。
僅僅四川一省幾天內就抓獲了二百八十多名傳抄過的人,何況全國?
自詡為一代『聖君』的乾隆皇帝,真的是怒了,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自即位以來,施行的無數善舉,都已被百姓們忘在腦後,而對一份明顯是荒誕無稽、對當今皇帝大肆污蔑的偽稿,居然能引起全國民眾如此大的興趣,上到各級官員下至販夫走卒,爭相傳抄、如癡如醉。
本想通過仁政、通過儒家思想治國的乾隆,很尷尬地發現,自己居然面臨著父親同樣的一種下場。
從乾隆十六年《1751年》到乾隆十七年《1752年》兩年多的時間,乾隆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這個偽稿案上。
因為他感到無比的冤枉、憤怒和委屈,他像瘋了一樣日夜關注此案,發佈了無數諭旨,度過了無數不眠之夜,下令各地官員,窮追不舍,必須查出幕後真兇。
他恨不得親手把主犯千刀萬剮、碎屍萬段,以解心頭之恨。
兩年的時間內,全國各地各級官員都被動員起來,數千人被捕入獄,牽扯的人越來越多,卻還是找不到幕後主使,最後為了防止偽稿內容傳播的更廣,隻好匆匆結案,把兩名傳抄過稿子的低級官員定為主謀,殺掉了事。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兩江總督尹繼善向皇帝密報,在追查偽稿案的時候,在湖北的大別山區發現了一起聚眾謀反案。
安徽人馬朝柱,自稱在夢裡獲得神仙指點,學得了一身法術,他還宣稱『西洋有明朝後裔,叫朱洪錦,大將吳乘雲,系吳三桂子孫,統兵三萬七千人』,說自己已經被任命為軍師,如果大家跟著自己造反,將來必有高官厚祿。
馬朝柱在各地裝神弄鬼,眾人紛紛信服,交給他銀兩,記名入夥。
經過幾年的經營,馬朝柱已經在安徽、四川、河南等地收取大量信徒,約期起義。
地方官兵入山搜索時,查出大量兵器和火藥,抓獲起義骨幹成員幾百人。
馬朝柱案讓本來就焦頭爛額的乾隆更加煩惱,案發後九個月內,有關該案的奏章乾隆就批閱了五十一份,傳下諭旨五十八道。
如果不是因為追查偽稿案牽出這起反清大案,一場席卷數省的大規模起義就會爆發。
每次想到這點,乾隆就不禁驚出一身的冷汗。
乾隆十六年,因為這兩個案子,乾隆頭腦裡的以儒治國的理想主義被現實徹底打碎了,也給了乾隆極為嚴重的心理刺激。
煩悶之餘,乾隆越來越癡迷於閱讀《韓非子》,他發現,原來他極為反感的這個政治理論家的話,如今讀起來句句在理。
韓非子在書中指出,人世間的一切關系都是虎狼型的利欲關系,『人之急利,甚也』。
老百姓心中隻有利益,沒有感恩,君主要控制臣民,不能全憑道德教化,更無須『養恩愛之心』,而是應該手握『法』、『術』、『勢』三種韁繩和鞭子,像畜生一樣不斷地鞭打。
兩起大案的發生,讓乾隆驀然發現,他統治下的江山,原來遠遠不是自己看到和聽到的,那麼四海升平、陽光燦爛,在自己看不到的角落裡,居然蟄伏著對他的巨大不滿,甚至在醞釀大規模農民起義。
乾隆突然明白,他原以為他這個皇帝只要全力關注民生,讓百姓吃飽穿暖,就不存在農民造反的可能,而現在,他知道他錯了,無論吃不吃得飽,總有人想要推翻他、消滅他、取代他,癡迷於皇帝夢的『刁民』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
因此,進入中期之後,乾隆改變了自己的統治手段,對社會的控制越來越高壓化。
這兩個案件,也拉開了乾隆朝『文字獄』與『禁書運動』的大幕。
據《清朝文字獄》一書統計,康熙、雍正兩朝文字獄加一起才三十起,而乾隆一朝就達到了一百三十多起。
由於案件實在太多,本文隻舉幾個典型例子: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廣西佈政使朱椿的官轎被路邊一位跪著的老者攔住,手中高舉一份文書。
朱椿讓隨從把文書拿來一看,原來是一本向國家獻策的書籍,一個老知識分子關心國家大事的愛國之心躍然紙上。
這件事在今天看來本是一件好事,至少不構成犯罪。
但在官員朱椿的眼裡,這是一個嚴重的政治案件。
其罪有二:一是普通讀書人膽敢妄議國家政策;二是行文中犯了聖諱,兩次出現了皇帝名字中的『弘』字,沒有避諱。
於是,朱椿立刻叫身邊的幾個隨從把老人綁起來,帶回官府審訊。
原來這個老頭叫吳英,廣西人,讀了一輩子書,隻考上了個秀才。
如今已六十歲了,眼看自己身體體弱多病,朝不保夕,老人家不甘心這樣死去,想把自己對國家、對皇帝的忠誠寫出來,也算臨死前沒有白來人世間一趟。
可朱椿不這麼想,他立即向廣西巡撫姚成烈匯報。
官場老油條姚成烈早就知道皇帝大人現在要幹什麼,聽聞此事如獲至寶,放下手頭所有的工作,全力處理此案。
他命人兵分兩路,一路去省城捉拿吳英投宿客店的老板和店小二,要搜查吳英的行李看能不能有新的發現,另一路直奔吳英老家,把吳家翻了個底兒朝天,又把吳英所有親屬二十多人捆綁帶回省城,連夜審訊,對所有人動了大刑,當場打殘廢了多人。
雖然審訊的結果是,該獻策書是吳英一人閉門所寫,與其他人無關。
但姚成烈自認為立下了大功,趕緊寫了一份奏折,以六百裡加急的方式送往北京。
乾隆皇帝與眾位大臣反復多次研究這樁『大案』,最終做出決定:『一、秀才吳英生逢聖世……不知安分,妄遞策書,並冒犯聖諱,批評指責朝政。
以‘大逆’罪凌遲處死;二、吳英的兩個兒子,已年滿十六歲,斬立決;三、吳英家族女人、未成年人一律發配為奴』
就連那些瘋子、精神明顯不正常的人,乾隆也不放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瘋。
他還給自己的殘忍找了很多借口,說這樣的人留在地方,就是不穩定因素,保不定什麼時候會被居心不良的奸人所用。
因此,殺掉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妥。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湖北的流亡文人劉三元自稱漢朝後裔,『要天下官員共扶之』,並將這些話寫在紙上,被官府查獲。
據其親屬和鄰裡招供,劉三元患有癲瘋病,湖北巡撫宋邦綏等官員據實上奏,乾隆下旨:『其瘋癲盡由捏飾,膽敢假借夢語,肆行狂吠,不法已極』最後劉三元被凌遲處死。
同年八月,又有瘋人王宗訓書寫了『我有天神相助』、『可為天下主』等『逆詞』而被抓獲,廣西巡撫馮鈴等官員雖然查實王宗訓已有八年精神病史,但奏請後仍按照叛逆罪將王宗訓凌遲,其親屬皆連坐,被發配邊疆。
雖然通過『文字獄』逮捕了很多人,殺了很多人,但乾隆皇帝還是不放心,他覺得社會中下層反清意識並沒有徹底根除,民間還私藏有很多明朝的野史,甚至還有吳三桂的反清檄文,這說明中下層知識分子中仍然不認同大清的統治。
漢人頭腦裡『反清意識』仍然是社會動亂的火種。
既然你們對漢人王朝念念不忘,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來吧,我要消滅你們的記憶!
一場席卷全國的、轟轟烈烈的『禁書運動』開始了。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從未有過的現象出現了:各地大小官員統統放下手頭的工作,到處張貼佈告,要求家有藏書之人務必交出禁書。
有的官府把上繳書籍的多少作為將來升官的依據。
全國上下,官員們沖入百姓家,翻箱倒櫃,逐戶搜查,不搶糧不搶錢,專門找書,就連窮鄉僻壤的農民家也沒有放過,整個大清王朝幾乎被翻了個底朝天。
康熙、雍正兩朝,禁書隻針對有反清復明思想和描述滿人屠殺漢人的書籍,而到了乾隆朝,禁書的范圍被無限擴大。
但凡有『虜』、『戎』、『胡』、『夷』、『藩』、『偽』、『酋』、『賊』、『女真』、『滿洲』、『遼東』等等字樣的書都屬於禁書。
以這種標準來衡量,那麼禁書比比皆是了,於是各地官員為了自己的烏紗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收繳,統統送往北京。
一時間,北京城裡的書籍堆積如山,幾十個焚燒爐不分晝夜的燃燒。
在乾隆的嚴密監視下,海量的珍貴圖書在熊熊烈火中灰飛煙滅,隨同一起消失的是漢族人民的大量記憶。
乾隆皇帝的『消滅記憶』運動中,到底焚毀了多少書籍,至今已經無法統計了。
隻說明代檔案,明代檔案據史料記載不少於一千萬份,而到了今天明代檔案剩餘多少呢?
僅僅不到三千件。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隻焚毀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部分書籍,與乾隆皇帝的『禁書運動』相比較,簡直就是小兒科,乾隆親手把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文化精華統統燒掉了,數不盡的珍貴歷史文獻都化成了一縷縷青煙,永遠消失在人世間。
所以,筆者把乾隆皇帝的『文字獄』與『禁書運動』,稱為中華文化的第二次大浩劫。
那麼,乾隆這種讓人難以理解、近乎變態的行為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目的呢?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派出的第一個訪華使團到達中國,他們原本幻想中國應該跟《馬可·波羅遊記》寫的那樣,遍地黃金,然而他們一登上中國的土地,就發現了觸目驚心的貧困,絕大多數底層百姓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他們可以以任何食物為食,即使是腐爛的也不放過』。
另外,就是百姓臉上麻木、順從的表情,『他們見到官府中最低級別官員,立刻低頭不語,或下跪祈求』
是的,這就是乾隆皇帝的目的,他要好好教訓一下天下的讀書人和農民,他要用屠刀和無數顆血淋淋的人頭,讓讀書人都變成聾子啞巴,讓農民都變成隻知道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種糧納稅的奴才,他要讓全國的底層百姓都變成沒有思想、不知道反抗、甘願一輩子忍受剝削和壓迫的順民。
那麼,他真的達到自己的目的了嗎?
在乾隆去世五十年多後,一個叫洪秀全窮秀才,帶領著數十萬農民,發起了席卷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的打擊了大清王朝。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