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下)。《網路歷史》

曾國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

曾國藩一生善打愚戰、笨戰,不善打巧戰,打仗不貪小利,不求奇謀,踏踏實實,穩紮穩打。

他說:”打仗要打個穩字。

“他一生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

他花極大心血去研究敵我雙方情況、戰鬥的部署、後勤供應、出現不利情況如何救援等等,指導每個環節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決心。

    曾國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誠為本,以拙為用。

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說大話,不求虛名”,做事”情願人占我的便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宜”。

別人以巧似偽欺騙他,他卻仍然以誠以拙相待。

    同朝為官的左宗棠,也是在曾國藩的推薦下次才慢慢坐上高位。

但左宗棠一生不服曾國藩,始則挖苦打擊,終則以怨報德,曾國藩卻終生未還一手。

李鴻章作為他的弟子,也時常和他耍心眼、逞私心。

曾國藩卻因為愛李之才,始終不改對李鴻章的關心、愛護、包容、提攜。

李鴻章因此終生感激涕零,到晚年更開口不離”我老師”三個字。

這個事因為這種質樸的為人處世方式,曾國藩一生朋友極多,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指揮如意,得道多助,成就了”洪楊一役”的最終勝利。

    當然,曾國藩最有意義的還是他的思維方式,正是”紮實徹底”的思維方式,使得曾國藩避免了幾千年來”中國式思維”的局限和弱點。

    中國式思維尚直覺,重體悟,善類比,卻輕邏輯。

那些才子、文人的思緒常如天馬行空,不循規矩,任意跳躍,因此很容易跳過真理與謬誤之間那小小的一步距離。

而西方思維的最大特別是重視實證、重視邏輯、重視差別。

西方人從量化分析事物間的不同之處入手,沿著”現象—差別—差別的擴大—精確量化—創新”的思維路徑前進,因此能發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維,建立起嚴密的學術體系。

曾國藩的思維方式與西方式思維不謀而合。

曾國藩的思維方式因為其”笨拙踏實”,在中國人中達到了少有的嚴密程度。

這也是曾國藩一生能夠穩居高位的原因,當然也得益於他早年那種『笨功夫』的刻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