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要把除鰲拜、平三藩的功臣索額圖賜死?並殺光他的兒子?《網路歷史》

宗人府的小黑屋是專門用來囚禁觸犯律法的皇親國戚的地方,這一年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宗人府的小黑屋中迎來了一位身負九條鎖鏈被鎖住的重犯,按照《大清律》規定,隻有十惡不赦且罪大惡極的重犯身上才會上三條鎖鏈,而這個皇親國戚的犯人全身被上了九條鎖鏈,可見他的罪名有多麼深重,那這個人是誰呢?

其實這個犯人不是別人正是康熙的嫡妻孝誠仁皇後赫舍裡氏的親叔叔、當時太子胤礽的外叔公、原大學士索額圖。

清朝用來鎖重犯的鎖鏈每條重約五斤,九條鎖鏈就代表著索額圖每天要背負著四十五斤重的鎖鏈,當時的索額圖已經67歲,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想象他有多麼痛苦。

不過他很快就不痛苦了,因為康熙在四個多月之後就下旨賜索額圖獄中自盡,康熙賜死索額圖之後還下旨誅殺了他的兩個兒子格爾芬和阿爾吉善。

索額圖對康熙來說是功臣,康熙初期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與沙俄談判、攻滅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這些功績中索額圖都起到了很大作用,為何當了三十多年功臣和忠臣的索額圖會被康熙如此對待?

三十三年的忠臣和功臣

索額圖姓赫舍裡氏,他的家族出身比較高,他的父親是清朝開國功臣索尼,而索尼歷經了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順治皇帝福臨外加康熙皇帝四朝,堪稱是四朝元老。

索尼對皇太極、順治、康熙祖孫三代繼位都有擁立之功,赫舍裡家族也因此備受器重。

索尼也是順治臨終前留給康熙的四位輔政大臣之首,順治臨終時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輔佐年幼的康熙繼位。

但是康熙繼位之後索尼年老,蘇克薩哈不能服眾,遏必隆平庸無能,因此鰲拜獨攬大權。

後來康熙的祖母太皇太後孝莊為了制衡鰲拜,命康熙娶了索尼的孫女也就是其長子噶佈喇之女為皇後,也就是後來的孝誠仁皇後。

這也換得索尼家族對康熙的鼎力支持,索尼在臨死前上書,公開要求四大輔臣歸政康熙,讓康熙親政。

索尼一生共有六子,除次子夭折外,還有長子噶佈喇、三子索額圖、四子柯爾坤、五子心裕、六子法保。

而索尼的這些兒子除了噶佈喇和索額圖之外都十分平庸,所以索尼去世後,康熙對嶽父噶佈喇和索額圖比較倚重。

在順治時期索額圖就以勛戚子弟成為宮廷三等侍衛,康熙繼位之後索額圖早已升任一等侍衛,康熙七年《1668年》時索額圖已經調任吏部右侍郎。

可是那時候鰲拜專權跋扈,還殺了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這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康熙皇權,因此康熙決定誅除鰲拜。

康熙誅除鰲拜時想找的幫手得是他信得過的人,因此康熙的嶽父噶佈喇、二哥裕親王福全、索額圖都成了康熙比較信任的幫手。

索額圖更是為了誅除鰲拜主動辭去了吏部右侍郎的官職,重新調為宮廷侍衛,索額圖如此就是為了方便多和康熙見面商議如何誅除鰲拜。

康熙時常以下棋為由單獨與索額圖密議誅除鰲拜的事情,也是索額圖幫康熙制定了出其不意制服鰲拜的計劃。

又是索額圖暗中招募了一些少年佈庫,後來正是這些少年佈庫出其不意地幫助康熙擒住了鰲拜。

可以說康熙誅除鰲拜時索額圖居功至偉,也因此索額圖在誅除鰲拜之後立刻被提升為大學士,從此開啟了他康熙朝的忠臣和功臣之路。

索額圖的侄女孝誠仁皇後在後來因生育太子胤礽時大出血而死,康熙對孝誠仁皇後去世十分悲痛,感念與她的夫妻之情,所以很快就冊立了出生不久的胤礽為太子。

並且康熙由於胤礽的關系,對噶佈喇和索額圖兄弟更加倚重。

噶佈喇官至領侍衛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索額圖則成為保和殿大學士即首席大學士,赫舍裡氏家族一時之間因為噶佈喇和索額圖兄弟二人榮寵備至。

後來隨著噶佈喇去世,索額圖更加受到康熙器重。

後來索額圖在康熙平三藩、收臺灣、抵禦沙俄入侵、討伐準噶爾部噶爾丹等大事中都提出了很多合理建議,為康熙前期的文治武功立下大功。

尤其是索額圖在與沙俄談判時保證了清朝的邊境利益,立下的功勞比在戰場上還要大得多。

在清朝與沙俄的雅克薩之戰中,清朝擊敗了沙俄,於是兩國就邊境問題開啟談判。

索額圖最初是建議康熙把領土面積最大化,他建議康熙在談判時應該提議把曾被沙俄所占據的尼佈楚《現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和雅克薩《現今呼瑪縣西北漠河東黑龍江北岸》全部劃入中國版圖。

可是當時康熙受到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的軍事威脅,他是急於與沙俄盡快劃定邊境,他好騰出手去打噶爾丹。

所以康熙認為如果沙俄肯放棄尼佈楚和雅克薩更好,實在不行底線就是以額爾古納河以及格爾必齊河為界,盡可能多地把領土占回來。

當時沙俄派出的談判使臣是陸軍元帥戈洛文伯爵,這個戈洛文是軍人出身態度十分強硬,而清朝的談判使臣就是索額圖,別看索額圖是文臣,但他面對戈洛文毫不畏懼,恩威並施的震懾住了沙俄使團,幫助康熙達成了以額爾古納河以及格爾必齊河為界目的,並代表清朝與沙俄簽訂了《尼佈楚條約》。

索額圖簽訂的《尼佈楚條約》也是中國對外的平等條約,算是保證了清朝邊境利益,這個功勞比在戰場上還要大,也是抹殺不掉的。

後來即便康熙恨極了索額圖,把他的功績全部推翻,唯獨還是對索額圖在中俄談判中的表現表示認可,

可以說索額圖從康熙七年《1668年》幫助康熙誅除鰲拜起,一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他養老退休,整整三十三年的時間,他在這一時期完全是忠臣和功臣,但是他最終卻成了康熙口中的『大清第一罪人』。

大清第一罪人

其實索額圖這個人從他在康熙朝的功績來看,他的能力絕對是有的,但是他的缺點也有,而且都很致命。

據《清史稿》記載,索額圖為人氣量狹小,性格乖僻,沒有容人之量,並且索額圖還瞧不起漢臣,在朝廷中人緣和名聲非常差。

康熙曾經甚是喜愛文人高士奇,當初正是索額圖把高士奇引薦入太學,才讓高士奇獲得康熙青睞。

而高士奇發達之後,索額圖卻十分瞧不起高士奇這種漢人儒士,以奴仆對待,高士奇每次見索額圖都必須下跪行禮,而且索額圖心情不好時,還會對高士奇破口大罵,有時甚至辱及高士奇的父母。

可見索額圖這個人性格十分不好,在宰相之位卻沒有宰相的肚量。

尤其是索額圖在輔佐胤礽之後,大權在握,他利用胤礽的太子身份結黨營私,聚集了一批黨羽,同時索額圖還不遺餘力排斥異己,對於與他政見不合的人他都予以打擊排斥。

索額圖尤其與康熙初期的另一位權臣明珠水火不相容,明珠也是皇親國戚,他出身於葉赫那拉氏,其家族世代與愛新覺羅氏聯姻,明珠的嫡妻更是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之女,以輩分而論明珠還是康熙的堂姑父。

而明珠的堂侄女又是康熙的長子胤禔的生母惠妃,有了這些親戚關系,再加上明珠還非常有能力,因此他也深得康熙的信任和器重。

索額圖與明珠就始於康熙十二年《1672年》時,康熙決定裁撤吳三桂等三個尾大不掉的異姓藩王,當時索額圖極力反對撤藩,他認為吳三桂等人已年紀老邁,不如等他們老死之後再行撤藩,以免引發動亂。

康熙卻堅持撤藩,而明珠揣摩出康熙堅持撤藩的意圖,因此明珠力主撤藩,並告訴康熙當時的局勢吳三桂等人是『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發制人!』

明珠敢在朝堂上公然和索額圖唱反調,這讓索額圖十分惱火,索額圖本身就沒有宰相的肚量,因此他就恨上了明珠。

後來康熙撤藩了,吳三桂等人果然起兵反叛,在三藩之亂初期,康熙應變不及,清軍被吳三桂軍打得節節敗退,清朝也迎來了入關之後最大的危機。

這時候索額圖趁機公報私仇,《清史稿》中記載:時爭咎建議者,索額圖請誅之。

索額圖就是在危機時刻還想著排斥異己打擊明珠,他居然建議康熙把當初提議撤藩的明珠誅殺,然後用明珠的人頭去平息吳三桂等人怒氣,好化解三藩之亂。

索額圖請殺明珠就好像當年漢景帝誅殺建議撤藩的晁錯一樣,幸虧康熙比漢景帝英明,康熙沒有聽從索額圖的話,反而把撤藩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隨著索額圖結黨日深,影響力和勢力日漸強大,康熙也有所警覺,他擔心身為外戚的索額圖帶著赫舍裡氏家族太過強盛,會影響未來胤礽接班。

因此康熙也不想外戚勢力過於強大,於是康熙用帝王平衡之術,扶持明珠來牽制索額圖。

三藩之亂平定之後,康熙就對朝臣們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當時有請誅建議者,朕若從之,皆含冤泉壤矣!要知道當時請誅明珠的人正是索額圖,康熙這話很明顯就是在影射索額圖。

不久之後,康熙就晉升明珠為武英殿大學士,從此康熙就確定了用明珠制衡索額圖維持平衡的辦法。

隨著明珠的勢力日漸強大,他也與索額圖勢同水火,二人各自結黨對立傾軋。

《清史稿》中記載:權勢相侔,互相仇軋。

明珠和索額圖黨爭後來鬥得非常厲害,這讓康熙對二人都十分不滿,為此康熙先是敲打了索額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索額圖就被康熙敲打了一頓,《清史稿》記載:《康熙》以心裕等嬾惰驕縱,責索額圖弗能教,奪內大臣、議政大臣、太子太傅,但任佐領,並奪法保一等公。

這意思就是康熙以索額圖的弟弟心裕等人懶惰瀆職,給索額圖扣了一個管教不善的罪名,罷免了索額圖的一切職務,隻保留世襲的佐領職位。

要知道懶惰瀆職的不是索額圖,而是他的弟弟們,康熙居然以此為理由把索額圖的全部官職都撤了,這就有點小題大做了,這也說明了康熙是用著索額圖的弟弟們來敲打他。

索額圖被罷官之後,明珠的勢力就徹底得勢,越發強盛,同樣也引起了康熙的警覺。

畢竟明珠還與大阿哥胤禔有親戚關系,康熙也不想讓明珠的勢力過盛,這樣也不利於胤礽。

於是康熙出於維護胤礽的目的,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時,康熙啟用索額圖為領侍衛內大臣。

緊接著第二年勢力過於強盛的明珠受到禦史郭琇和直隸巡撫於成龍的彈劾,康熙借機罷免了明珠所有職務,並將其他黨羽全部抓了起來,明珠一黨也就徹底垮臺了。

明珠的垮臺讓索額圖看到了希望,他又開始借助胤礽的名頭結黨營私。

他與胤礽關系密切,甚至堪稱胤礽的人生導師,再加上他以胤礽為中心培植出來的政治勢力已經隱然威脅到了康熙的皇權,這讓康熙十分警惕,所以康熙後來雖然讓索額圖官復原職,但並不像之前那麼信任和重用他了。

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時,輔佐了康熙33年的索額圖決定告老退休,本來索額圖以為自己已經退休,可以平安著陸了,可他萬萬想不到兩年之後他會被康熙恨入骨髓並囚禁賜死。

康熙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突然下旨抓捕索額圖,主要還是和胤礽有關系,《清史稿》中記載康熙對外公佈索額圖罪狀稱:爾為大學士,以貪惡革退,後復起用,罔知愧悔。

爾家人訐爾,留內三年,朕意欲寬爾。

爾乃怙過不悛,結黨妄行,議論國事。

皇太子在德州,爾乘馬至中門始下,即此爾已應死。

爾所行事,任舉一端,無不當誅。

朕念爾原系大臣,心有不忍,姑貸爾死。

康熙公佈的索額圖這些罪狀總共就是三條,一是不知悔改,康熙翻舊賬,稱索額圖之前就有不法之舉,他既往不咎重新啟用,但索額圖卻不知悔改;二就是結黨營私,妄議朝政;三則是與胤礽有關,康熙稱胤礽隨禦駕南巡時,在山東德州患病期間,他曾讓索額圖到德州探視胤礽,但是索額圖到中門才下馬,這屬於不敬皇權之罪。

其實歸根到底就是索額圖結黨營私,還與胤礽關系太過密切,就因為他與胤礽關系密切,所以他才敢到中門才下馬,胤礽也不會怪他,但是這事在康熙這就會讓他認為索額圖與胤礽結黨對皇權有威脅。

而康熙決定收拾索額圖,也是因為他對胤礽的表現越來越不滿,想借著索額圖來敲打胤礽。

五年之後胤礽還是不知悔改,最終康熙第一次廢了他的太子之位。

也是在胤礽被廢之後,康熙再次對外重提索額圖的事,《清史稿》中記載康熙對外稱:『索額圖助允礽潛謀大事,朕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

今允礽欲為索額圖報仇,令朕戒慎不寧』並按誅索額圖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

這意思就是說康熙認為索額圖想幫助胤礽圖謀大事,所以康熙很生氣,才把索額圖囚禁並賜死。

而胤礽居然還想替索額圖報仇,那就是對康熙不利,因此康熙才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並把索額圖的兩個兒子格爾芬和阿爾吉善誅殺。

索額圖與胤礽圖謀大事還得從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南巡說起,當時康熙帶著胤礽南巡,走到山東德州時胤礽生病了,於是康熙就留下胤礽在德州養病並讓在京城的索額圖來德州探望,康熙則繼續南巡。

胤礽與索額圖圖謀大事就是在這期間,主要還是當時康熙對胤礽的表現很不滿意,胤礽擔心自己太子之位不保,最後不能繼承皇位,所以他才在德州時借口生病,實際上找索額圖過來並不是探視而是商量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

雖然史料中沒有說明胤礽和索額圖圖謀大事是什麼事,但想一想康熙對胤礽不滿意,他們能有什麼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胤礽提前繼位,胤礽如何提前繼位,要麼是弄死康熙,要麼就是學唐太宗李世民逼老爹退位。

索額圖把赫舍裡氏家族的榮辱全都壓在了胤礽身上,可以說胤礽與赫舍裡家族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索額圖很可能建議胤礽搶班奪權。

康熙肯定也不是吃素的,胤礽與索額圖交往過密,他肯定早有提防,康熙很可能在胤礽身邊都佈有眼線,所以索額圖與胤礽的圖謀自然瞞不過康熙。

但胤礽畢竟是親兒子,而且還是索額圖教導的,因此康熙內心當時肯定是猶豫廢不廢太子,最終他選擇了給胤礽一次機會,可是教導胤礽搶班奪權的索額圖肯定得先收拾了,而且康熙收拾索額圖也是想借此敲打胤礽。

所以看史料就能看出來,最初索額圖被抓捕的時候,康熙對外公佈的罪名很含糊,這就是因為他當時想給胤礽一次機會才沒有對外過多宣佈索額圖的問題,索額圖的兩個兒子也得以保全。

但是索額圖被賜死沒有警醒胤礽,很可能他又與索額圖的兩個兒子勾結在一起,因此康熙一廢太子時,才決定把索額圖的兩個兒子一起誅殺。

而隨著胤礽第一次被廢,康熙對外公佈索額圖與胤礽圖謀大事的罪名,同時全盤推翻索額圖以往的功績,隻有代表清朝和沙俄簽訂的《尼佈楚條約》沒有被推翻,康熙也徹底把索額圖的黨羽連根拔起,至此索額圖給胤礽打造的『太子黨』立刻就被康熙弄得煙消雲散了。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胤礽二次被廢時,康熙依然對索額圖憎恨不已,《清史稿》中記載康熙對朝臣說:『昔索額圖懷私,倡議皇太子服禦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

驕縱之漸,實由於此。

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這意思就是康熙認為是當初索額圖建議讓胤礽穿著黃色龍袍,儀仗規格與康熙看齊,這才助長了胤礽驕縱的問題,所以是索額圖這些寵溺胤礽的做法把他坑害了,索額圖毀了康熙費盡心血培養的接班人胤礽,如何能不讓康熙震怒,因此康熙才會稱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

寫在最後

所以索額圖雖然給康熙當了三十三年的功臣和忠臣,但是他卻晚節不保,他在退休後還不老實,還給胤礽出搶班奪權的餿主意,扇陰風點鬼火,這使得康熙認為胤礽就是被索額圖教壞了,毀了胤礽那等於毀了康熙多年付出心血培養的接班人,康熙當然要把他弄死,因此索額圖落的身披九條鎖鏈被囚禁賜死的結局完全是咎由自取。

相比之下他的老對手明珠就比他識時務多了,明珠被罷官後憑借隨駕征討噶爾丹的功勞又官復原職,雖然明珠復職之後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和重用,但明珠很識時務的不再多事,他也沒有再參與康熙諸子爭位的事情,所以他最後活到73歲善終。

因此相比明珠,明明已經告老退休的索額圖本來就可以平安著陸了,最後卻非得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