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時間裡,炎黃血脈從黃河流域開拓九州大地,創造出極為燦爛的文明。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輝煌光芒如同閃亮的明珠,散發出獨特而迷人的魅力,中華文化也隨著歷代大一統王朝的輝煌傳播萬裡,其輻射區域包含東亞、北亞、中亞、東南亞等地區,形成世界獨一無二的中華文化圈。
▲匈奴單於劇照
在這些地區之中,北亞與中國的愛恨糾葛最深,諸多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王朝展開反復拉鋸,從匈奴、鮮卑、蒙古到瓦剌和韃靼,統治與反抗從來沒有過停歇。
當漢朝擊敗匈奴後,北亞地區的部族就臣服漢朝,該地成為漢朝名義上的領土。
唐朝時,東西突厥先後向大唐稱臣,中原王朝第一次在北亞設置行政機構,將其納入治下,比如安北都護府和單於都護府等。
元朝時期,北亞更是中原王朝的直屬領土,可是自清朝康熙皇帝上位之後,形勢卻急轉,北亞大片土地因為一紙條約,成為中國再也無法收回的領土。
這種做法令後世人大為不解,其中究竟有何隱情?
在子淵看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蒙古草原
第一是缺乏實際價值。
北亞地區主要為今天的蒙古國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這片土地雖然面積廣大、地勢平坦,但是中原王朝並不看重。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農耕傳統,在很多傳統官員看來,適合耕種的土地才是有效領土,北亞地區則完全屬於廢土。
或許有人疑惑,為什麼不遷居中國居民到草原發展畜牧業呢?
實際上這種做法,中原王朝早就實行過,但是這些中原居民到草原後,不用多久就會被遊牧民族同化,這種做法無疑會增加遊牧民族的實力,中原王朝於是棄之不用。
正因為如此,,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君主向北進行開疆拓土,那一片蠻夷居住的苦寒之地,沒有什麼價值。
▲蒙古騎兵劇照
其次則是統治成本太高。
漢朝時期,中央政府對投降的匈奴單於隻是名義上的冊封,根本不願多管,只要他們不鬧事就好。
唐朝在北亞地區設置都護府,進行的統治僅僅以羈縻為主,不幹涉部落內部,單純用軍事威懾的方式令他們臣服,向長安年年進貢。
這種統治模式比較松散,耗費成本也比較低,因此中原王朝才願意用這樣的方式將北亞納入勢力范圍。
然而這種統治方式對中原王朝的實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中原王朝自身衰落導致無法控制北亞的各個部落,這種統治就會崩潰,這些部落就會相互攻伐以擴大地盤,甚至會進攻中原王朝。
這也是為什麼王朝強盛時才會設置都護府的原因,因為要維持這種統治,不僅要強大的國力,還要養一大批精兵悍將,成本非常高。
▲康熙皇帝朝服像
當然康熙皇帝放棄北亞地區,還有另一層考慮,那就是削弱蒙古部族的力量。
清朝初年,蒙古人多達百萬,青壯男子人人都會騎馬射箭,隨時能召集十萬左右的騎兵,對人數隻有幾十萬的滿人來說是非常大的威脅。
康熙年間,清朝剛剛入關不久,統治尚未沒有深入人心,一方面要防范漢人叛亂和推翻政權,一方面又要提防蒙古坐大而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因此對於沙俄提出占據北亞的條件,康熙皇帝果斷選擇接受。
▲《尼佈楚條約》簽訂場景復原
在他看來,蒙古地域與沙俄土地相接,兩者如果聯合在一起對清朝發起攻擊,必然難以應付。
如果將北亞劃給沙俄,蒙古就會失去漠北地區,與沙俄之間就會存在難以消除的仇恨,大大降低兩者聯合的可能性,可以保證清朝北疆的安全。
綜合以上三點原因,再重新審視康熙皇帝的《尼佈楚條約》,就不難發現,康熙皇帝放棄北亞的用意絕非是單純的妥協和愚昧,而是用『吃虧』的方式換取清王朝的穩固統治。
削弱蒙古的實力後,清王朝就更容易利用蒙古騎兵,消滅各處不安定的因素,維護清朝的萬世基業。
參考資料:
《清史稿》《清季外交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