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年滿16歲,到了選妃成婚的年紀。
消息見諸報端後,社會各界大佬對此非常重視,紛紛將自家女兒或孫女的照片送到溥儀眼前,希望自己能成為溥儀的嶽丈。
然而他們最終都是熱臉貼了冷屁股,溥儀的小朝廷依舊遵循舊例,堅決不與漢族通婚,徐世昌、袁世凱、張作霖家中的女眷都不例外。
對於這件事,大家一定非常奇怪,清朝早就滅亡多年,溥儀無權無勢,為何民國大佬都爭相與他結親呢?
▲末代皇帝溥儀劇照
首先是為了身份。
民國成立之後,中國社會也隨之進入民主共和階段,對封建勢力按理說是尤為痛恨的,然而由於當時上流社會深受歐洲影響,傳統貴族依然非常吃香,就類似於美國富豪對歐洲的沒落貴族爵位趨之若鶩。
由於民國是一個軍閥混戰、武夫當國的時代,各方首腦都是從刀山火海闖過來的泥腿子,出身很低是一個重大的缺陷。
在中國人眼裡,這些人就是暴發戶,雖然有錢有勢,但是沒有深層次的內涵,與上流社會有很大的隔閡。
相比之下,溥儀則是中國最崇高的傳統貴族代表,與他結親就能當皇帝的老丈人,在古代那可就是國丈。
這個身份在講究傳統貴族身份的民國,無疑充滿含金量,因此民國的大佬們爭著搶著要當溥儀的老丈人,以便讓自己有一個貴族身份,提高社會地位,說出去也是一件很有排面的事。
▲故宮內部宮殿景觀
第二點,溥儀當時依然保有皇帝尊號,衣食無憂地位超然。
縱觀歷史,清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王朝,在內外形勢發生劇動的局面下,清朝皇室沒有受到絲毫上海,末代皇帝溥儀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中,依舊有一個以溥儀為中心的封建朝廷。
為了維持溥儀及清室眾人的生活,民國政府每年支付400萬兩白銀,而且民國政府待以外國君主之禮,每逢節日都會派遣使者進賀。
不難發現,溥儀當時在吃穿住行方面要遠遠超過普通人。
反觀俄羅斯末代沙皇,皇室成員全被秘密處決,哪有溥儀這樣幸運?
▲溥儀寓居天津時期與軍閥合影
第三,封建殘餘思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民國建立雖然預示新時代新思想的到來,但是很多人受封建思想影響了幾十年,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過來。
事實上,溥儀無論是在宮中還是後來寓居天津,其身邊都聚集著一大批清朝遺民,比如進士出身的陳寶琛、京師大學堂監督袁勵準等,對溥儀可謂是死心塌地。
這些遺老遺少們每次到紫禁城見溥儀,都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
此外,『東北王』張作霖見溥儀時,會主動磕頭下跪;徐世昌出任第二屆民國總統時,還特意向溥儀請示,得到『恩準』後才就任;吳佩孚甚至上書溥儀,請求稱臣。
在今天的人看來,這些舉動實在讓人難以置信,這其實都是封建思想之下的產物。
在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後,原湖北提督張彪就將他接回家中,盡心盡力地侍候,每天親自為他掃地奉茶。
張彪臨終前,看到溥儀探望他,還掙紮著從床上起來向溥儀行禮。
▲莊士敦及溥儀舊照
如果說,這些封建殘餘勢力對溥儀保持著畢恭畢敬的態度,我們還能夠理解的話,作為新文化運動標桿的胡適,對待溥儀的態度就完全可以表現那個時代的國民意識。
當時紫禁城剛剛裝上電話,溥儀翻看電話本,看到胡適的名字,於是按著號碼將電話打過去,兩人交談甚歡,還邀請他來宮中一敘。
通話結束後,胡適內心非常激動,同時不斷思考見到溥儀怎麼說話,到了宮裡該怎麼行禮,皇城裡到底有哪些規矩需要注意?
為此,胡適特地去請教溥儀的外國教師莊士敦,經過一番指點後才進入皇宮和溥儀見面。
雖然胡適沒有三跪九叩,但他也是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絲毫不敢怠慢。
▲溥儀及婉容大婚劇照
因此在溥儀舉行婚禮時,雖然成親對象不是民國大佬和權貴家中的女眷,卻依然有許多高官富商送去禮物,政府甚至還派出幾千名軍警為溥儀的婚禮保駕護航。
可以說,溥儀有生之年,一直都是一個香餑餑,時刻都有人追捧。
1959年溥儀獲得特赦後,還有滿清遺老將自己的孫女介紹給53歲的溥儀,不過溥儀早已經心態成熟,他沒有被美色誘惑,最後選擇護士李淑賢過完了平凡的一生。
說起來,正是溥儀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以及滿清遺民對他的尊奉,民國大佬們才都想與他結親。
參考資料:
《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