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統治時期,大小金川土司叛亂,為何讓大清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網路歷史》

乾隆統治時期,清朝處於盛世。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自認為文治武功非常了得,號稱『十全老人』,而大小金川戰役,就是他的十大『武功』之一。

乾隆皇帝親自指揮的戰場戰役,一舉平息大小金川土司叛亂,廢除了落後的土司制度,使改土歸流得以落實,為金川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平息大小金川土司叛亂,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不過,乾隆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大清政府軍先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動用了50多萬軍隊,花掉了7000萬兩銀子的軍費。

當我們了解雙方的兵力對比之後,更是為此困惑。

根據清史稿記載,大金川土司下轄百姓4000多戶,兵丁3000餘人。

小金川土司則管轄百姓約6000餘戶,有兵丁4000餘人。

也就是說兩個地區人口不過4萬人,兵丁《而不是正規軍》7000人。

那麼,為什麼這個彈丸之地,讓大清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

土司統治根深蒂固,當地人民對大清沒有認同感

四川藏族地區的土司制度早在元朝時期就建立起來了,確切地說,土司制度就是少數民族自治制度,而且隻是名義上服從中央政權,內部是一個獨立王國。

清軍入關之後,四川地區的18土司搖身一變,歸順了大清,成為愛新覺羅家族的臣民;但他們跟以前對待元、明政府一樣,隻是例行公事,換了招牌而已。

也就是說從元代到清代,土司制度實行了5個世紀,當地人民心裡一直覺得土司是他們的合法代表,對大清政府沒有認同感。

一旦爆發了戰爭,他們都會義無反顧地站在他們的領導人土司這邊,同仇敵愾,保家衛國。

清朝政府軍在他們眼裡,就是入侵者,是要堅決抵抗的對象。

一旦清軍前來平叛,他們會全民皆兵,讓清兵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土司武裝熟悉地形,能夠神出鬼沒打遊擊

大小金川地區地處川西北高原,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東南部高山峽虹橋山海拔5200米,東部四姑娘山高達6250米,一般高山脊達4500米。

我們知道紅軍長征經過的大渡河河流湍急,被稱為天險,曾經讓太平軍將領石達開在此折戟沉沙;而大渡河跟金川地區的河流大金川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因為大金川就是大渡河的老子、是它的上遊。

總之,大小金川地區地勢險要、環境惡劣、氣候多變、易守難攻,是進行遊擊戰的好地方。

土司武裝在這裡可以進行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的遊擊戰術,把不可一世的清軍打得暈頭轉向。

清軍兵力難以展開、後勤補給不能開展

清朝政府軍習慣了一馬平川的作戰環境,擅長揚鞭策馬打殲滅戰。

可是大小金川地區,河谷地區海拔在3000米,跟高山海拔相差兩千米,土司軍隊一旦揚長避短上了山,清兵再多也沒有辦法展開,鞭長莫及。

再加上他們不熟悉地形,上山也是找抽。

而且山上地形是易守難攻,土司武裝可以以一當十,造成清兵傷亡。

金川地區交通不便,地勢險要,不但不利於打仗,清軍的後勤補給也不能順利進行。

也就是說,清軍投入軍隊越多,消耗糧草越多,越不能久留,不能打持久戰。

而且該地區幹燥少雨,清軍不但不能吃飽飯,就是飲水問題都難以解決。

這樣一來,只要土司軍隊跟他們兜圈子,清軍不戰自亂。

要是他們再對清軍補給線進行襲擾,清軍更是一籌莫展,隻能無功而返。

乾隆皇帝沒有打過遊擊戰,不知道建立山地部隊,對付土司武裝。

對於前線將士的失利原因,不去做調查研究,不做具體分析,站著說話不腰疼,天真地以為只要增兵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除此之外還會撤換、斬殺戰敗的將領。

所以大清軍隊即使由名將嶽鐘琪率領,皇帝小舅子傅恒壓陣,帶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數倍於當地武裝的兵力,在第一次金川戰役《1723年》中,也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

在此情況下,大清軍隊要想徹底打敗土司軍隊,隻能投入巨大軍力、財力對土司進行長期封鎖、圍困,等待其彈盡糧絕。

土司武裝雖然熟悉地形,也可以堅壁清野,但他們的資源是有限的,怎麼也拼不過大清。

也就是說,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戰,乾隆采取了圍困戰術,打持久戰,這就註定要投入很多兵力。

數萬軍隊數萬張嘴,吃喝拉撒每天都要花錢,勢必要消耗很多軍費。

這次戰爭從乾隆36年開始,到乾隆40年結束,耗時五年,主帥桂林兵敗被黜,主帥溫福戰死,官兵死傷數以萬計,可以說損兵折將。

天時地利人和,乾隆一樣也沒有占,就靠著兵力無限,銀子無數,耗費銀子7000萬兩一點也不奇怪。

當然,也不排除其中存在貪污、腐敗問題。

也就是說,其中一部軍費被貪官中飽私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