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戰爭不斷,為何國庫如此充足?這是清朝值得學習的地方。《網路歷史》

縱觀歷史長河,兩個相近、相似的朝代,總會被放在一起比較研究,比如秦代和漢代、隋朝和唐朝、明朝和清朝。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史為鏡則能從中總結出盛衰興亡的道理,以便今日的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清朝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之期,打了百年戰爭國庫卻一直充足,究其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積貧積弱的明朝,為何會被滿清推翻?

明朝從建國以來,就實行以文制武的政策。

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對於王公貴族和一些讀書仕林的人才一直采用圈養的手段,一方面拉攏人心一方面也是通過這些人互相鉗制來達到維護王權的穩固統治。

財政是一個國家運轉的動力,明朝建國以來其實也是沿用了前代的財政制度。

關於賦稅,自明太宗以來就十分重視民丁的管理,戶部將戰亂流亡的民丁人口征集起來,集結成冊用以日後的田稅征收。

官田和民田的征收標準也不一樣,盡管征收政策不同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會隱含很大的水分,特別是到了明後期吏治腐敗嚴重,這些稅收就成了壓垮老百姓的稻草。

明朝的政策表明,若家族中有人從政,或者有官方認定的仕林身份,則該戶稅賦便可免除。

於是便有人鉆法律空子,將田產等掛靠在免除稅賦的人身上,從而達到逃稅的目的。

但是他們這樣的行為實際上是在變相搜刮國庫的財產,使得大量本應上繳給國庫的賦稅流入個人的私囊。

更使得繁重的賦稅任務落到百姓的頭上,所謂『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沉重的稅賦令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嘉靖後期,各地農民的暴動起義時有發生。

另外,其他行業也有更加繁重復雜的賦稅,比如鹽、茶、礦等商業稅。

商人們在營業過程中需要前前後後向政府繳納各種稅款,還要接受政府機關的盤查,尤其是鹽商。

除商稅外,商人們還要在商品販賣過程中繳納竹木抽分稅、塌房稅和船舶稅等。

如此繁雜的賦稅更是使得百姓們很難更好地從商,商業發展不起來,國家的稅收也就不會充裕。

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關於開支,明朝後期的皇帝顯然是享樂主義為先,大肆修建各種園林高臺,頗耗國庫錢銀;為了展示朝廷的恩德,皇帝也會大行封賞,賞賜給藩王、官員、文人各種財物,賞賜的數量也沒有標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費。

明朝的官制也決定了他們在恩養官員時也會花費大量的錢財,比如一些閑職的武將、宮廷內大量的太監還有各部門的冗員,就形成了很大一部分開支。

明成祖朱棣時期,朝廷所收稅銀是1300萬兩白銀,到了嘉靖時期已經不足1000萬兩了。

更不必說加上軍費支出、社會保障支出等必要的支出,明王朝後期的財政水平實在對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難以為繼。

因此,在明王朝存在如此大量無謂的開支和入不敷出的各項制度,除了加重百姓們無盡賦稅的苦難之外,是無益於這個龐大王朝的正常運轉的。

正是因為明朝如此國策,很快就自食惡果。

在民怨頻生的背景下、在面對兵強馬壯、財力雄厚的滿族人的進攻下,明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很快走向了傾覆的末路。

清朝國庫充盈的原因

清朝政府財政收入一直很高,比如在康熙年間,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最高的一年甚至達到了4700萬兩,發展到乾隆年間,清政府的國庫存銀高達7000萬兩。

清政府如此高的財政收入和他們異於明朝的財政制度有關,清政府入關後,一直學習著漢家文化,主張利民惠民,所以經常進行各種免稅政策。

康熙年間,清政府下令要『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時期更是減免了許多無謂的稅賦,使百姓們可以休養生息,國家的財政收益也因此得以活泛起來。

那麼免除了這麼多賦稅,清政府是如何運行如此龐大的國家呢?

清政府的賦稅大多是征集於富商、富戶以及各類地主。

即便是這些人和官員們互通著關系,那法律也使得他們不敢隨意攀附那些官員以達到免稅的目的。

因為一旦查出,便是抄家流放,不得徇私,因而很少有人敢明目張膽偷稅漏稅。

另外,清政府對於領土的敏感也是決定他們財政收入穩定的原因,因為滿清政府一開始就是從關外打進中原的,所以他們在執政的過程中,對於邊關民族的註視十分關切。

生怕有一時的疏忽,就把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丟掉了。

所以清政府加強對偏遠地區的關注,也及時地收取稅賦,若有異動,馬上派兵征討。

領土面積變大,賦稅的金額自然就多了起來。

如中國現在的西藏、新疆等地,都是清政府多年努力的結果。

而且,清政府的統治者們十分重視節儉開支,制約宦官數量的壯大、減少宮女的人數以及在宮廷供養的銀錢上力倡節儉,節省下來的銀錢也都用作軍費來維護廣袤疆域的統治。

如此把錢花在刀刃上,才維護了幾百年的封建統治,使得清朝成為中國封建王朝史上興盛的一個朝代。

總結

不得不說,清政府雖然在末期作了很多有愧於家國天下的事情,但對於前期這樣厲行節儉、整頓稅收制度、積極開疆擴土以換取更大的財政收益這一點來說,清政府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相比明朝把國庫銀錢浪費在恩養藩王、無忌憚的享樂之上,清政府的開源節流顯然更具有學習和參考的價值。

作為後人的我們,更要理智地看待歷史問題,吸納前人的經驗以便於更好地建設自己的祖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