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7月 ,61歲的嘉慶,前往行宮避暑。
剛到行宮,一直身體不錯的他,突然有些不舒服,第二天就驟然離世。
他的離世,至今仍是清宮謎案。
嘉慶去世前,曾秘密立儲,可一直到道光穩坐皇位,遺詔都沒有出現過。
嘉慶,是乾隆和令妃的兒子。
他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剛登基時,處置了大貪官和珅,豐盈國庫。
此後,他在位20多年,並沒有什麼功績,隻是依葫蘆畫瓢,無功無過,是『康乾盛世』到『道咸衰世』過度。
後人的贊揚,嘉慶沾不上邊,後人的責罵,嘉慶也很少承受。
但嘉慶生命中,有一件事,至今都被史學家們津津樂道。
這件事,就是他的驟然離世,還有那份遺失的傳位詔書。
嘉慶離世的謎團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61歲的嘉慶身體還很硬朗,史書描述他為『身體豐腴,精神強固』。
七月二十四日,嘉慶前往承德避暑,到達行宮後,突然身體欠安,『聖躬不豫』。
第二天,他的病情加重,晚上直接崩逝。
根據《清仁宗實錄》的記載,嘉慶離世的原因,是中暑。
『此次蹕圖,偶感暍暑』《《清仁宗實錄》》
然而,中暑這個理由,其實站不住腳。
嘉慶是皇帝,擁有著最強的醫療團隊,而中暑很難致人死亡,更何況,嘉慶的身體還一直都很好。
從身體不適,到驟然離世,中間時間不過1天。
不少史學家猜測,若嘉慶是正常死亡,唯一能站得住的理由,是:舟車勞頓,年歲大且身體肥胖,最終誘發心血管疾病,導致猝死。
但無論是什麼原因,嘉慶驟然離世,是改變不了的史實。
此時,最重要的,是皇位的傳承。
自雍正、乾隆開始,清朝已經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
皇帝會將傳位詔書放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的匾額之後,等到皇帝去世後,大臣們會取出牌匾後的遺詔,擁立『新皇』上位。
據《清史稿》記載,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就已經按照舊歷,定好了繼承人。
《清史稿·卷十七·本紀十七》:四年四月戊戌,仁宗遵建儲家法,親書上名,緘藏鐍匣。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嘉慶選定的繼承人,就是二皇子旻寧,即後來的道光皇帝。
但史書都是後來修訂的,所以,這裡的繼承人,可能需要打個問號。
此外,最讓人困惑的,是群臣的反應。
按照道理,嘉慶突然離世,大臣們應當立刻前往乾清宮,尋找遺詔。
可事實上,大家都力挺道光登基,卻沒有一個人『正大光明』牌匾後面尋找遺詔。
道光的上位之路
從史書的記載來看,道光能當上皇帝,不是因為遺詔,而是有一大幫人的力挺。
第一批力挺,宗室貴族。
嘉慶去世後,首先站出來力挺旻寧的,是內務府大臣禧恩。
禧恩襲爵睿親王,總管內務府大臣。
他當即表態,二皇子旻寧有平定叛亂的功勛,應當繼承皇位。
而中樞大臣們,聽完這話,都猶豫不決,沒人表態。
《清史稿·宗室禧恩傳》:仁宗崩於熱河避暑山莊,事出倉猝,禧恩以內廷扈從,建議宣宗有定亂勛,當繼位。
樞臣托津、戴均元等猶豫。
禧恩抗論,眾不能奪。
禧恩的態度,很值得琢磨。
他是多鐸的直系後人,後來被過繼給了無子的多爾袞,乾隆為多爾袞平反後,禧恩就承繼睿親王爵位。
論血緣親疏,禧恩算宗親,但與嘉慶、道光隔著好幾代,並不能算親近;
論職位,內務府大臣主要負責管雜事,也沒有資格討論繼位人選。
此外,古代皇位繼承,看的,從來不是功勛,而是皇帝心意。
由此可知,禧恩當時的表態,算得上僭越。
既違背了國法、家法,也起不到任何實質性作用。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第二批力挺,太後懿旨。
嘉慶去世後,第二批站出來的,就是後宮女眷。
當時,孝和睿皇後專門從北京皇宮發來懿旨,稱二皇子旻寧『秉性謙沖』,可當皇帝之位。
『今哀遘升遐,嗣位尤為重大。
皇次子智親王,仁孝聰睿,英武端醇,現隨行在,自當上膺付托,撫馭黎元。
但恐倉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諭,而皇次子秉性謙沖,素所深知。
為此特降懿旨,傳諭留京王大臣,馳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靈,以順天下臣民之望』
孝和睿皇後,是嘉慶的正妻。
她育有2個皇子,分別是皇三子綿愷與皇四子綿忻。
但嘉慶去世後,她卻直接發了懿旨,肯定庶出的旻寧,堪當大任。
這道懿旨,意義重大。
一方面,這代表著正宮太後對旻寧的認可;另一方面,這也暗示著,妻子,對丈夫心意的理解。
比起宗親貴族,太後的話,肯定更能夠讓朝臣信服。
畢竟,雍正即位時,拿著名正言順的詔書,可因為母親死活不肯當皇太後,便被後人疑心篡位,至今仍舊被人們津津樂道。
但需要指出的是,孝和睿皇後頒佈的懿旨,存在很大的問題。
首先,她是以自己名義頒佈的『懿旨』,而不是以嘉慶的名義頒佈『詔書』。
其次,從內容上看,她表達的是自己對繼位人選的理解,而不是她所了解的嘉慶對繼位人選的理解。
說白了,孝和睿皇後的懿旨,表達的意思就是『我認為旻寧不錯,他應該當皇帝』,而不是『嘉慶認為旻寧,一直認為旻寧應該繼位』。
然而,皇位繼承,又怎麼可能由太後說了算?
當年,孝莊扶持年幼的康熙繼位,雖然也是她頒旨意,但用的是順治遺詔的名義,屬於『正統』;
《甄嬛傳》中,甄嬛想讓四阿哥繼位,面對質疑,她說的也是:這是先帝的意思。
盡管孝和睿皇後大公無私,沒選自己的兒子當皇帝。
但這道懿旨,從根本上看,並不符合清朝的祖制、家法。
第三批力挺,朝臣態度與神秘的寶盒。
根據《清史稿·托津傳》與《清史稿·戴均元傳》記載,嘉慶崩逝後,大臣托津和戴均元,拿著寶盒,在行宮當眾宣佈旻寧是太子人選。
隨後,旻寧繼位,開始為嘉慶發喪。
這一系列過程,都得到了在場朝臣的支持。
《清史稿·托津傳》:『仁宗崩於熱河避暑山莊,事山倉猝,托津偕大學士戴均元,手啟寶盒,奉宣宗即位』
《清史稿·戴均元傳》:『扈從熱河,甫駐蹕,帝不豫,向夕大漸。
戴均元,乾隆進士,官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
均元與大學士托津督內侍檢禦篋,得小金盒,啟,宣示禦書立宣宗為皇太子,奉嗣尊位,然後發喪』
有朝臣的支持,旻寧的皇位基本也就穩了,而且還有寶盒中的詔書為證。
但是,這樣的記載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 嘉慶為何會隨身攜帶傳位盒子?
據《清史稿·宗室禧恩傳》、《戴公《均元》墓碑》的記載,當時,嘉慶奄奄一息時,托津、戴均元二人催促太監,四處翻箱倒櫃,尋找鐍匣,最後,一個近侍把盒子找了出來。
找盒子的景象,史書記載基本相同。
但問題是,記載了儲君人選的傳位金盒,為什麼會被嘉慶隨身攜帶?
要知道,嘉慶雖然已經61歲了,但一直身體康健。
他前往承德,也不是為了逃難,而是避暑,自然不可能預料到自己猝死。
既然不會料到自己猝死,為何會隨身攜帶傳位金盒?
第二,群臣的態度,和史書記載不一致。
前文提到,禧恩提議旻寧繼位時,中樞大臣都猶豫不決,其中托津、戴均元也在列。
這件事,在《清史稿·宗室禧恩傳》《戴公《均元》墓碑》中,均有記載。
但是,表現,是《清史稿·托津傳》與《清史稿·戴均元傳》裡,卻沒有相應記載。
同一本書中不同章節,在這樣的大事上,記載卻出現了不同。
這樣的情況,足以讓人心生疑竇。
此外,道光《旻寧》所修的《清仁宗實錄》、咸豐《道光之子》所修的《清宣宗實錄》,和前面的史書記載,又非常不一致。
在這兩本書裡,旻寧繼位,是名正言順的過程,有遺詔,還當眾宣讀。
『仁宗疾大漸,召禦前大臣賽沖阿、索特納木多佈齋,軍機大臣托津、戴均元、盧蔭溥、文孚,總管內務府大臣禧恩、和世泰,公啟鐍匣,宣示禦書:嘉慶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寧》朱諭一紙。
戌刻,仁宗崩……扈從諸臣,遵奉朱筆遺旨,請上即正尊位。
上號慟仆地,良久方起』
由此可見,史書也不可盡信,畢竟清朝皇帝想要改個史書,想必還是很容易的。
不過,就算沒有遺詔,道光當皇帝,也算得上眾望所歸。
雖然,他的繼位,不怎麼符合清朝舊例,但嫡母挺他,宗親貴族挺他,群臣沒人反對,這也就夠了。
更可貴的,是他活著的3個兄弟們,也都表示不會爭奪皇位。
旻寧雖然是庶出,但他的爺爺乾隆,一直都很喜歡他。
10歲時,乾隆還賞賜了黃馬褂、花翎給他。
《清史稿·卷十七·本紀十七》:乾隆五十六年八月,高宗行圍威遜格爾,上引弓獲鹿,高宗大喜,賜黃馬褂、花翎。
父親嘉慶,也非常器重旻寧,曾稱贊他『忠孝兼備』,並封他為和碩智親王,其禦槍也被賜名為『威烈』。
《清史稿·卷十七·本紀十七》:仁宗欣慰,封上為智親王,號所禦槍曰『威烈』。
相比『九子奪嫡』的慘烈,旻寧的上位之路,實在是順風順水。
隻是,這樣一個被大家都看好的皇帝,卻開啟了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之旅。
他割了香港島,簽了中英《南京條約》,還簽了《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這些力挺旻寧的人,若知道他是這樣的君王,會不會後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