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40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坐擁萬裡疆土的清王朝居然敗給了蕞爾小國日本,而且還是慘敗,不僅顏面掃地,國際地位也一落千丈。
通過《馬關條約》,日本攫取了大量利益,還侵占了遼東半島。
得意忘形的日本,沒有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觸及了沙俄的利益,後者於是聯絡德法兩國對日本施壓,逼迫其歸還遼東半島於清。
遼東半島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能夠回歸無疑具有極大的政治意義,因此清政府對沙俄十分感激,視之為『中俄親善』的象征。
▲甲午戰爭時期的日本海軍軍官《劇照》
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與沙俄簽訂《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即大名鼎鼎的《中俄密約》。
在條約簽訂之前,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不幸病逝,其子尼古拉二世繼承皇位。
清政府本著兩國交好之意,欽封從二品的湖北佈政使王之春為赴俄特使,趕往聖彼得堡參加沙皇葬禮,轉達清帝對於沙皇逝世的哀悼。
得知尼古拉二世將於同年5月舉行加冕儀式,清廷又想派遣王之春北上觀禮以增進兩國情誼,然而俄國駐華公使卻婉拒了清廷的這一要求——在俄國人看來,王之春的品秩太低,不夠資格作為出席加冕盛典的嘉賓。
▲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舊照
俄國公使於是提出請求,希望清廷改派一名位高權重的大臣前往,以示對沙皇的尊重。
慈禧太後思來想去,認為朝廷重臣中,唯有李鴻章對世界各國都有所了解,同時又有豐富的外交經驗,隻有他才能擔此重任。
於是,清廷下旨命李鴻章赴俄出席加冕儀式,並恩賞李鴻章之子李經述為三品參贊,隨行照顧李鴻章。
李鴻章心知此事無法推脫,便於元宵節後入宮與慈禧太後詳談赴俄之事,包括中俄結盟及中東鐵路等事。
4月30日,以李鴻章為主的清廷使團抵達聖彼得堡。
▲李鴻章舊照
對於李鴻章這位清國重臣的到來,沙俄政府絲毫不敢輕慢,沙皇特命財政大臣謝爾蓋·尤利耶維奇·維特伯爵全權負責清使接待事務。
維特伯爵是一位『中國通』,深知清國朝野官員喜好鋪張奢靡,為保證談判順利進行,他便費盡心思地討好李鴻章。
為體現排場,他派宮廷官員率領一隊士兵前往蘇伊士運河迎接李鴻章的船隊,並在船隊抵達聖彼得堡時舉行了盛大隆重的歡迎典禮,又為李鴻章在下榻處安排了專職的服務人員。
▲維特伯爵畫像
維特伯爵本以為自己的舉動已經符合了清朝大臣喜好奢靡的要求,不想李鴻章一個簡單的享受行為就令其喪失自信。
原來,在雙方用過茶點後,維特伯爵出於禮貌,詢問李鴻章是否要吸煙?
李鴻章聽完,隻是簡單地用眼神向身旁侍者示意,兩個侍從就快步走上前來。
隻見一個人拿著一根精巧華麗的水煙袋,一人手托盛有煙草和火種的銀盤。
李鴻章剛將煙袋放入嘴中,侍者就點燃了煙草,另一位侍者則是全程半跪,托舉著銀盤紋絲不動。
李鴻章每吸完一口,侍者就恰合時宜地將煙袋取出,待其美美享受一番後,再恭敬準確將煙袋送入其口。
整個過程中,李鴻章除嘴巴一張一合和胸脯起伏之外,再無別的動作。
▲清末制作的水煙槍
如此『精致』的吸煙動作,令維特伯爵一時大為觸動,不禁心生感慨,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國力強大的清王朝會敗給日本這個彈丸島國。
『上為之,下效之』作為清朝重臣之一的李鴻章都如此奢華,其下效仿官員不知幾何,這樣的國家,不完蛋才怪。
偌大的清廷,便是在這腐朽的統治之下,被時間碾壓,被人民唾棄,被其他超越者欺辱。
參考資料:
《清代中俄關系檔案史料選編》《清季外交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