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冒死提一條建議,乾隆龍顏大怒!學者:若實現將改變百年國運。《網路歷史》

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為何兜兜轉轉,一直打不破封建主義的怪圈,實際上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生產力落後,還無法沖破封建經濟的桎梏;

二是新形態的經濟發展萌芽被戰爭扼殺在搖籃之中《比如宋朝我們完全有可能提前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社會特征已經非常明顯,但是卻因為戰亂將資本主義萌芽毀滅,同樣在明朝中後期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也因為各地起義、戰亂很快將經濟萌芽扼殺掉了》;

三是統治者思維的固化局限,實行閉關鎖國,導致國家經濟發展故步自封,脫離世界發展大勢,因此國家經濟形態遲遲無法轉型。

比如清朝近三百年歷史大多在閉關鎖國中維持,以小農經濟為代表的康雍乾盛世雖然已經達到了最輝煌的時刻,但是終究還是被世界大潮所淘汰,這才導致了中國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

歷史總是在循環往復,但有時也可能會受到外界突如其來的撞擊,最終改變了歷史的車轍,比如日本的明治維新,俄國的農奴改革等等都是在外力作用下才發生的,最高層統治者及時調整思路,接受世界發展大勢,最終變法成功,使國家得以繁榮富強。

歷史在淘汰一個時代之前總會給予很多暗示或機遇,如能把握住歷史所給予的機遇,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乾隆盛世的輝煌讓清朝君臣沉醉其中,然而為何僅僅幾十年的時間,乾隆盛世便在洋人的堅船利炮之下化為灰燼?

其實在鴉片戰爭到來前,歷史曾經給予乾隆以警示,1793年馬嘎爾尼訪華事件就是改變歷史前途命運的標志性事件,看似隻是一次普通的外交往來,但其產生的意義卻改變了後來200多年的歷史。

馬嘎爾尼訪華的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扭轉中英之間長期產生的貿易逆差,此次訪華事件令馬嘎爾尼大失所望,不僅看清了清朝君臣愚昧可笑的一面,也發現了這個強大帝國背後的秘密,乾隆盛世隻是表面繁榮,這個腐朽沒落的帝國已經脫離了世界發展潮流,在自封自閉中紙醉金迷,回國之後,馬嘎爾尼將這一情報向英國王室做了匯報,英國便萌發了以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野心,在鴉片的傾銷之下,經過幾十年毒害中國人的身體,到1840年,清王朝已經無禦敵之兵,連乾隆盛世的回光返照也無一絲一毫的跡象了。

最終在鴉片戰爭的硝煙中,中國近代史翻開了屈辱的一頁。

馬嘎爾尼在訪華之前曾經做了精心的準備,他一直仰慕中華帝國,所以他是懷著一種非常崇敬的心態想來看一看他心目中的自由天堂的,在為乾隆皇帝準備的禮單中有大量的禮物是世界尖端科學技術的結晶:其中有天體運行儀、地球儀、赫歇耳望遠鏡、帕克透鏡、氣壓計等科學儀器;還有蒸汽機、棉紡機、梳理機和織佈機等工業機器;也有吊燈、座鐘、機織佈料、韋奇伍德瓷器、帶有減震裝置的馬車、用特種鋼制作的刀劍等生活用品;也還有榴彈炮、迫擊炮、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等先進武器和裝備有110門火炮的巨型戰艦『君王』號艦艇模型;另外還準備進行機械和光學示范以及熱氣球和復滑車表演,也準備進行陸軍、炮兵表演和銅管樂隊的演奏。

然而,對於這些先進的武器,乾隆皇帝一概斥之為奇技淫巧,這讓馬嘎爾尼相當無奈,對於馬嘎爾尼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皇帝甚至警告馬嘎爾尼不要癡心妄想,其狂妄自大的姿態讓英國使團憤怒不已但也相當無奈,但是馬嘎爾尼仍然不肯輕易放棄,馬嘎爾尼又去拜訪和珅寫了一個說貼,列出了六點建議。

其中一條就是想讓和珅再次遊說乾隆皇帝答應英國使臣的請求,在分析利弊之後,作為大清帝國的理財能手,和珅敏銳的察覺到了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趨勢,他搜集情報,發現中國的瓷器、麻佈、茶葉等產品頗受外國人的歡迎,而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則讓外國產品難以打開中國市場,另外兩國通商所獲利潤巨大,所繳納的稅銀也可充實國庫,實在是一條國富民強的好辦法。

和珅

於是和珅便嘗試再次向乾隆提議開放通商口岸,與英國人做生意,然而,這條建議卻讓乾隆皇帝龍顏大怒,和珅差點因此掉了腦袋,從此再不敢提此事。

如果站在乾隆皇帝的角度,似乎我們也可以理解,乾隆皇帝雖然好大喜功,但也並非是昏庸無能之輩,那麼他為何會拒絕這些看似對大清帝國未來發展十分有利的機會呢?

其實原因有兩點:

第一,西方科技產物傳入中國,必然會使民智大開,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來是實行愚民政策,一旦民智大開,則對民眾的管理便十分困難,清王朝的統治自然也就岌岌可危,這正是乾隆皇帝不願意看到的。

第二,西方武器已經讓乾隆大為驚訝,他或許還沒有想到西方國家有朝一日會打到自己家門口,他首先考慮的是一旦西方武器傳入,刺客刺殺不就更加方便了嗎,冷兵器尚有防范餘地,而槍炮武器威力之大讓人防不勝防,一旦有人起不軌之心,則如何處理?

第三,中國歷來是以農為本,農耕經濟對於統治者來說有兩大好處,一是將農民維持在溫飽線上,防止底層農民吃飽喝足造反作亂。

二是將農民牢牢的禁錮在土地上,防止人口流動。

一旦開放通商口岸,人人趨利,國家基本生存資料和秩序必然要重新調整,調整不好甚至可能會導致國家的覆亡,當時的乾隆皇帝已經步入老年,是一位近八十歲的老人了,怎麼可能有精力再去進行這場生產秩序的大變革呢?

所以他斷然拒絕了馬嘎爾尼的要求,也為一百多年屈辱的中國近代史埋下了伏筆。

參考文獻:《馬嘎爾尼訪華日記》《鴉片戰爭》《清史稿》

‍聲明:以上素材來源網絡,本公眾號尊重原創,原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好的內容貴在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處理,我們將立即更正和刪除相關內容。

請留下您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您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