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究竟為何編修《四庫全書》,僅僅是為了誇大清文治盛世嗎?《網路歷史》

《四庫全書》是在清朝大興文字獄的背景下開始編修的。

在政治穩定,經濟相對繁榮的乾隆時期,乾隆對自己是評價頗高的,常以『十全老人』自居。

在中國古時的各個朝代,盛世修書已經成了傳統,所以,乾隆編修《四庫全書》,實際上也是為了標榜盛世的需要。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乾隆下諭旨,要求各地官員搜集古今著作,獻給朝廷,乾隆原本是為了充實皇家藏書,供學習研究之用,並沒有明確要修編《四庫全書》的意思。

各地官員認為不是要緊之事,並沒有認真對待。

乾隆於當年十月再次下詔說:『未見一人將書名奏錄』,要求各地加緊辦理,各地官員這才當做緊要公務辦起來,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搜集古今圖書的熱潮,並由此引發了乾隆準備編修一部涵蓋古今的巨型叢書的想法。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準備將經、史、子、集四類圖書集中起來,編修一部《四庫全書》,並下令成立了四庫全書館,任命多位郡王和大學士擔任編篡總裁,各部尚書為副總裁;由孫士毅、陸錫熊和紀昀(紀曉嵐)三人擔任總篡官,下設有多位著名學者參加,一百六十多人的編篡隊伍。

《四庫全書》的編修正式開始。

《四庫全書》從乾隆三十八年開始,到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完成,歷時將近十年,至乾隆五十年,又先後繕寫了六部,一共用時十五年。

因清政府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的高壓政策,在編修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臨殺身之禍,從編修開始,共引發了五十餘起文字獄,只要是有對滿清稍有不利,或認為有影射的文字、書藉,一律視為禁書,全部予以銷毀。

每部書錄完後,需待逐級審核,再呈遞乾隆禦覽,待其『欽定』後才算完成,有幾次乾隆禦覽時發現有應刪未刪之詞句,大發雷霆,要求編篡人員『刪改換篇,自行賠付』,紀曉嵐就曾幾次被記過,並罰其出錢賠付校錯的書籍,有一位叫陸費墀總校因此賠光了家產,貶官外地,憂憤而死,死後仍被抄家;另一位總篡官陸錫熊,在到沈陽校書時,也因此,被連凍帶嚇,死在了那裡。

《四庫全書》共收錄了古書3461種,79309卷,內容極為豐富,該書修成後,分別藏於北京皇宮的文淵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揚州大觀堂的文匯閣、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杭州西湖聖因寺行宮的文瀾閣,還有一本副本藏於北京的翰林院。

在編篡《四庫全書》的過程中,乾隆也查禁、銷毀了大量的、有極高價值的圖書,有人統計,銷毀的圖書有2629種之多,總數約有十萬部;而且收錄的部分書藉,也進行了修改、刪減,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損失,所以,有人說這次編修古藉,也是中國文化的一次浩劫。

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編篡《四庫全書》的價值和意義,畢竟大量的圖書得到了較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