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衰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840年的中英戰爭,第二階段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第三階段則是1900年爆發的八國聯軍侵華;在這三個階段中,清王朝所付出的代價一次比一次重,直至八國聯軍侵華事件爆發後,清王朝已經再無任何回天之力,在茍延殘喘了12年後,終於滅亡。
而在這三個階段中,最讓人無法接受是1894年敗給日本的甲午戰爭,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最讓人義憤難平的就是北洋艦隊敗給日本聯合艦隊。
在很多人看來,清王朝花費巨資打造的北洋艦隊整體實力遠勝於日本聯合艦隊,結果卻敗了,敗得那麼猝不及防,這實在是讓人憤怒,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
但通過深入了解後,又有些釋然,因為北洋艦隊的失敗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因為有人說,北洋艦隊之所以敗給日本聯合艦隊,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北洋艦隊除了初創時期花費巨額資金購買軍艦裝備外,其他時候長期缺乏資金維護及更新,甚至官兵的俸祿都無法按時按量發放。
其中關鍵因素是慈禧太後這個老妖婆挪用北洋艦隊的軍費修復頤和園,所以罪魁禍首是慈禧太後。
第二:日本聯合艦隊的起步雖然比北洋艦隊晚,但與北洋艦隊不同的是,日本聯合艦隊得到以明治天皇為首的高層高度重視,長期不遺餘力投入巨額資金建設,使得日本聯合艦隊後來居上。
第三:有心算無心,日本方面一直處心積慮想要消滅北洋艦隊,而北洋艦隊在李鴻章的指示下,始終采取避戰態度,以至於被日本聯合艦隊逐個擊破。
其實第二點和第三點大致上是正確的,但第一點明顯就是胡說八道;有資料證明,慈禧太後修繕頤和園的資金,是李鴻章等人搜刮來的,並未挪用北洋艦隊軍費。
不過北洋艦隊的裝備和戰艦長期未能得到維護和更新卻也是真的,但這是因為清朝的制度問題;海軍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建設的軍隊,所謂百年海軍就是因此而來,而且為了不落後,還得逐年增加投入,才能保持領先。
而海軍衙門從戶部得到的撥款卻是額定的,這些軍費僅夠北洋艦隊日常所用,想要更換軍艦或升級裝備,這是不可能的事。
但就算如此,北洋艦隊最終在黃海海戰及威海衛之戰中,仍是表現出了海軍應有的風范,拼死反擊,以大無畏精神向日本戰艦發起進攻,對日本聯合艦隊也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其實以清朝的作風,就算海軍全敗了,也不至於投降並簽下恥辱的《馬關條約》,那是什麼讓清朝低下頭顱,向曾經的『小弟』簽下如此屈辱的條約呢?
問題的根源還是出在陸地上,沒錯,甲午戰爭是分成兩部分來打的,海軍的交鋒隻是其中一個部分,但也隻是其中一部分,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陸地上的交鋒。
而很可惜的是,清朝陸軍的表現,比當初鎮壓太平天國時期要更加不堪,陸軍作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朝鮮半島進行的,第二階段是在遼東半島進行的,到第三階段時,日軍已經達到了遼河一線,如果再進行下一步,那就是入關奔襲京師了。
試問清朝統治者如何不慌?
所以才被迫派李鴻章去日本,與日本方面在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求和條約。
當時清朝的陸軍到底有多腐朽?
在第一階段朝鮮半島戰爭時,總指揮官葉志超帶隊狂奔五百裡,撤回國內,左寶貴獨木難支,力戰身亡,清王朝的第一道防線就此拱手讓人。
之後在李鴻章的主持下,清朝調集三萬軍隊前往邊境線抵禦日軍入侵,結果僅防守虎山的馬金敘、聶士成所率部隊頑強抵抗,而其餘清兵皆作壁上觀,馬金敘、聶士成部因寡不敵眾而亡,其餘清兵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就這樣,三萬清兵組成的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
清朝統治者大驚,急忙調軍隊去防守,前前後後調了數萬軍隊,但不是因為指揮失利,就是因為臨陣脫逃,總之吧,大好河山就這麼被日軍快速占領,及至李鴻章前往日本求和之前,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已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可能會有人問了,日本陸軍有多少軍隊啊?
或者會有人說,日軍裝備精良。
其實日本陸軍總計才三萬人,而且以日本當時的國力,這已經是極限了,甚至說連補給都無法給予。
而且當時日本全方位打造海軍,陸軍就如同棄子一般,裝備甚至不如清朝的某些『精銳』部隊,清朝陸軍之所以敗,主要就三個原因,第一是思想僵化,第二是缺乏戰鬥意志,第三是缺乏全盤統籌。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將甲午戰爭的失敗歸咎於北洋艦隊的失敗,當然,如果北洋艦隊能擊敗聯合艦隊,就能切斷日本陸軍的後路和補給,從而贏得戰爭。
但將一切都壓在北洋艦隊身上,而忽略陸軍的無能,是不是有點過了?
說到底,甲午戰爭失敗,罪魁禍首是清朝陸軍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