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要殺張廷璐,為何要等張廷玉的折子,直接殺不行?《網路歷史》

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四阿哥胤禛經歷了驚險的危機四伏的『九子奪嫡』之後,再包括十三阿哥胤祥,九門提督隆科多,上書房大臣張廷玉以及封疆大吏年羹堯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下,登上了皇位,成為了雍正皇帝。

雍正登基之後,驚險是過去了,但是『危機四伏』還在。

並且雍正的危機比起比起他當雍親王參與奪嫡的時候要嚴重的多。

在電視劇當中,雍正為了盡快的樹立自己的威信,坐穩皇位,他很匆忙的推出了幾件『新政』,其中就有『清理地方藩庫,限期清繳』和『開科取士為自己建立人才體系』。

這兩件事都是大事,都是決定雍正的皇位和天下的安定,影響朝廷政局的走向的大事。

但是雍正辦這兩件大事的心態過於『操切』,導致這兩件大事基本上都辦砸了,都產生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隆科多推薦的諾敏被雍正任命為山西巡撫,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兩年之內清繳山西藩庫三百多萬兩的虧空,結果,諾敏為了自己的政績,其實也是投雍正所好,勾結整個山西的大小官員用『借來的銀子』在半年的時間填補了藩庫的虧空,為此諾敏獲得了雍正親自授予『天下第一巡撫』的榮譽稱號和親筆手書『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

但是諾敏的欺君的把戲,被田文鏡給戳穿了《當然是在李衛和鄔思道的幫助下》。

諾敏被押解進京。

諾敏的事還沒有審理完成,雍正的新政就又出事了:他登基後的第一次恩科考試,就爆出了『考題泄露,科場舞弊』的潑天大案。

由八王爺廉親王允禩舉薦的恩科主考官張廷璐出事了,這位主考夾帶考生,徇私舞弊被副主考李紱揭發。

恩科的主考官張廷璐,是雍正最信任和重用的上書房首輔大臣張廷玉的弟弟。

這兩件案子的主犯,諾敏和張廷璐所犯的罪,應該都是屬於『罪不可赦』的重罪,諾敏是典型的『為沽名釣譽而欺君之罪』,張廷璐則是『貪贓枉法,監守自盜』。

這兩位按慣例都是『十惡不赦』的死罪。

但是,在如何處置這兩位罪臣的問題上,朝廷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保諾敏,保張廷璐的聲音和要求堅決處死諾敏張廷璐的聲音。

那個雍正皇帝的死對頭,廉親王允禩,通過他的八爺黨的勢力,糾集聯絡了一批大臣保諾敏包張廷璐,並且他們拉上了當初保舉諾敏的雍正的舅舅隆科多一起保諾敏,保張廷璐。

八王爺廉親王允禩發動群臣保諾敏和張廷璐的用意,說起來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是通過保諾敏和張廷璐給雍正一個難堪——這兩位本質上很優秀的『能員幹吏』之所以出問題,是因為你雍正的急功近利,急於樹立威望,急於出政績造成的,你雍正應該對此負主要責任。

第二,力保諾明張廷璐,也是拉攏人心之舉,保諾敏就是為隆科多舉薦人才的『識人不明』開脫,而包張廷璐其實就是討好張廷玉。

同時也是想離間張廷玉和雍正之間的關系。

八王爺允禩組織的這一波保諾敏保張廷璐的操作,雍正的心裡非常的清楚,同時他也開始在十三阿哥胤祥的幫助下檢討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因『急功近利』而忽略了『識人和用人』的『考察』,造成眼前的局面 ,雍正自己也認為作為皇上,他是要負很大責任的,但是,他的責任並不能減少和消除諾敏和張廷璐這兩個主要當事人的罪責。

雍正的主意很清楚,他自己錯誤可以承認,事實上他不惜為此下了『罪己詔』。

但是這兩位罪臣必須要最嚴肅的處理,按照他們所犯罪名,肯定是死罪難逃。

這是絕對不會做任何的妥協。

但是,盡管張廷璐必死無疑,無論張廷玉的意見如何這個結果不會改變。

但是雍正還是很在乎張廷玉的態度,在處理張廷璐的時候,雍正遲遲沒有下旨,他一直在等張廷玉的奏折,也就是在等張廷玉的態度。

那麼張廷玉的態度真的很重要嗎?

回答是肯定的,在處理張廷璐的問題上張廷玉的態度非常重要。

張廷玉的態度對雍正很重要,對八王爺允禩很重要,對張廷玉自己也很重要。

首先,雍正希望他所倚重的和信任的上書房首輔大臣張廷玉沒有參與科場舞弊和考題泄露的大案,同時,也希望看到這位『肱骨之臣』對自己是否忠心,對新政是否擁護。

雍正心裡非常清楚,張廷璐夾帶考生也罷還是考題泄露也罷,最基本的判斷就是『這肯定不是張廷璐一人所為』,張廷璐是有同黨的,而作為哥哥的張廷玉的『嫌疑身份』還是比較重的,因為能夠讓張廷璐『死不開口』的就隻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他要保的是一個和他有這極其密切的關系的人。

第二就是他被威脅必須要保的『皇上身邊的人』。

所以,張廷玉的表態對於雍正來講很重要:第一,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得到像張廷玉這樣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的但是有大局觀的『有識之士』的支持的,張廷玉主動表態堅決支持從重處罰他的親弟弟張廷璐,讓雍正有了『理直氣壯』的資本——當事人的親哥哥都『深明大義』,其他的那些所謂的『保張廷玉』的人,就顯得『居心叵測』。

果然,張廷玉表態的折子一到,那些所有保張廷璐的折子就基本作廢了。

第二,張廷玉必須要表態,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為了『江山社稷』。

在張廷璐這個案子上,張廷玉最初的態度其實是想『保持沉默』,不表態。

對於張廷玉來講,表態支持處死他的親弟弟,充感情上講他做不到,或者說不想做——大義滅親,並且是在很多人『為他說話而包張廷璐』的情況下大義滅親,作為飽讀『聖賢之道』的張廷玉來講,很難。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張廷玉選擇沉默,是想讓雍正放過他,他想用沉默表達自己默許雍正處死張廷璐。

這樣他的心裡會得到些許的安慰,畢竟自己還沒『六親不認』。

但是,張廷玉的這種沉默實際上對他是十分危險的,這種沉默不僅不能對緩解張廷璐的死罪起到任何作用,相反,還會引起雍正對張廷玉的『猜忌』,這種猜忌來自於兩個方面,第一,在雍正的心裡,張廷玉參與,甚至是指使張廷璐夾帶考生進而泄露考題的嫌疑會不斷加深。

第二,張廷玉在雍正心裡的地位會大大降低,雍正會對張廷玉失去信任。

如此 ,張廷玉必然大禍臨頭。

所以,左都禦史孫嘉誠會深夜堅持要求覲見,並替張廷玉擬好了給雍正的折子——孫嘉誠的說法就是:張中堂對我有知遇之恩,現在我來『救你了!』

張廷玉是一個相當聰明的人,孫嘉誠的態度實際上就是朝廷『清流』的態度,作為清流領袖之一的李紱,因為是這起案子的當事人《揭發者》而必須選擇回避,孫嘉誠作為另一個清流領袖覲見張廷玉,實際上是代表清流表明了態度:我們是支持處死張廷璐的,同時我們更不願意看到的是作為清流們看好的首輔大臣張廷玉《應該說是張老師或張導師》身陷此案不能自拔。

張廷玉不敢得罪清流,實際上就連雍正也知道得罪清流的後果。

所以張廷玉向雍正上了折子,請求嚴懲張廷璐。

其實,很關心張廷玉的表態的除了雍正和清流之外,還有一股勢力也在密切關注,這就是八爺黨。

八王爺允禩策劃了一場保諾敏保張廷璐的鬧劇,其目的就是讓雍正難堪下不來臺。

同時也有向張廷玉示好以及離間張廷玉和雍正之間關系的用意。

八王爺允禩肯定是希望他的一番苦心能夠有所收獲,所以在八王爺為首的八爺黨看來,只要張廷玉『保持沉默』就足夠了。

張廷玉的沉默,會導致雍正對張廷玉的猜忌和不滿,而這種猜忌喝不慢會因為張廷玉沉默的時間推移而越來越大,並且因為沉默而導致的不滿和猜忌很難消除。

這一點相信很多的讀者都有深刻體會,歷史上的這種例子也是數不勝數。

所以,張廷玉必須表態,而雍正也必須等到張廷玉表態之後再做處死張廷璐的決定,張廷玉的這個奏折,其實是決定雍正和張廷玉今後的關系性質的重要一環。

事實上 ,雍正還是對張廷玉表態有點晚,有點被動而感到了不滿,在宣佈所有的官員都去在執行對諾敏張廷璐死刑時『觀刑』的時候,故意忘了照顧張廷玉的感受而讓張廷玉現場『觀刑』。

這其實算是個張廷玉一個教訓,但是雍正很快就做了自我批評,並安排張廷玉到最後面看不到刑場的位置上。

說明他和張廷玉之間的關系性質已經是十分穩定的『鐵桿關系』了。

張廷玉的折子,對他弟弟的死活起不了什麼作用,但是對於雍正和張廷玉來講都是非常必要的。

雍正等張廷玉的折子,其實是尊重張廷玉。

而張廷玉最終選擇了『大義滅親』,也是選擇了尊重雍正。

不管是為君還是為臣,都是需要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