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康熙說不信少了姚屠夫,就得吃連毛豬,此話何解?《網路歷史》

他不僅是姚屠夫,還被康熙稱之為『能言鳥』,但是被康熙『陷害』入獄後,三個月沒有一個人和他說話,而且又被索額圖人稱之為『官怪人』,但又說他不同凡響,這到底是為何呢?

康熙的這句話源於民間的另外一句諺語:

少了張屠夫,也不吃渾毛豬。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少了姓張的這個屠夫,大家也不能吃帶有豬毛的豬肉,不能吃沒有去毛的整豬。

此處渾解釋為滿或者全的意思。

那麼康熙把此諺語改為少了姚屠夫,就得吃連毛豬到底為何解呢?

其實康熙說此話純屬賭氣,沒有姚啟聖他還真得吃連毛豬。

那麼這個姚啟聖到底何德何能?

前言:

姚啟聖一度被周培公舉薦,而周培公曾替康熙立下了不世之功,一生隻給康熙舉薦了兩個人:

一是圖海,和周培公一起破察哈爾叛軍,滅吳三桂等三藩,功不可沒,

二是漢人姚啟聖,所以康熙對周培公深信不疑,自然也把姚啟聖看成當世聖人。

那麼姚啟聖到底有何能?

又為什麼被康熙故意『陷害』入獄三個月又無人敢和他說話呢?

又為什麼被三眼索相索額圖稱之為怪人呢?

第一:康熙之所以稱其為能言鳥是因為姚啟聖明知太監李德全是皇宮內奴,還故意假裝不知,而且將其痛打一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姚啟聖首先被功臣周培公推薦,其次康熙又從索額圖口中了解這個人的為官之道後,派內侍太監李德全前去盛京把姚啟聖請到京城來幫助收復臺灣。

太監李德全以權某私,縱馬傷人,還鞭策了九品司廄姚啟聖,官不論大小都是朝廷命官,而且姚啟聖能被稱之為屠夫,自然也不是能忍之輩。

在太監李德全到三裡河馬場之後,被姚啟聖以身為官差,仗勢親欺民,鬧市縱馬,擾亂治安,踢上百姓,按照大清律杖責二十,另外鞭策朝廷命官,依大清律杖責三十,李德全終為自己的狗仗人勢的付出了代價。

最後康熙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入獄,且降旨三個月不許任何人與他講話,否則割舌頭懲罰。

第二:三眼索相索額圖之所以說姚啟聖是個怪人是因為別人做官是越做越大,而姚啟聖做官則是越做越小,最後被順治帝降旨,永不錄用。

順治二年,姚啟聖高居福建巡撫重職,早年在鄭成功收臺之時,有資助糧草之功;

順治六年,因對朝廷的制閩的方略不滿意,抗旨不執,被降職為藩司一職,戴罪任職;

順治九年,多次和上司政見不一,被貶為道臺一職;

順治十三年,因酗酒瀆職,被貶為知縣一職; 順治十六年,不知何罪被貶為漠河軍中為朝廷效力;

康熙五年,姚啟聖再次被降職裁撤,到盛京盛京郊區一個馬場任職九品司廄;

姚啟聖把大清的各級官職是一級沒落下,都當了個遍,能屢屢犯錯,逐級被裁撤而沒有被殺,這不是人才又是什麼呢?

但因姚啟聖屢次無視朝廷法律法規,最後被順治帝降旨永不錄用。

所以三眼索相稱他為官怪,可以說是恰如其分,沒有再沒有任何一個詞語能形容的了姚啟聖這個人的為人和為官之道了。

但是康熙先禮後賓之後還是將姚啟聖收人收心,其心甘情願為康熙收復臺灣,在姚啟聖和海霹靂施瑯的強強聯合之下,一舉收復臺灣。

歷史揭秘:

正史上任施瑯為大將軍,姚啟聖負責平臺政治方略,兩人文武雙全,最終收復臺灣。